晚上还能再回来一些,
最多的时候能有2200多只。”
站在大洋河岸边,村民老李拿出手机打开图库。
“你看,这几张照片都是连着拍的,
每张照片我一只只数,
最后再加到一起。”
老李在大洋河畔居住8年多。
2018年第一批天鹅来到,
老李的生活开始有了新变化。
天鹅的到来,
让老李十分欢喜。
当时赶上下雪,
老李怕天鹅没有食物吃,
便买来玉米和稻谷
撒在岸边和冰面上喂养天鹅。
第二年,天鹅又来了。
这次,天鹅带来了更多的同伴。
此后,天鹅数量逐年增加。
“前年,天鹅数量能有800多只,
去年1100多只,
今年最多的时候2200多只。”
天鹅越来越多,
老李在粮食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多。
去年,老李投入了3万余元,
今年预计投入超过5万元。
对于这些投入,老李没有不舍,
反而觉得很有意义。
“有的游客说这些钱‘白扔了’,
但我觉得这么说不对,
不仅是因为我喜欢它们,更重要的是,
这也为我们丹东甚至辽宁省打造了一张生态名片。”
老李专门为天鹅装了监控,
白天安排人看管,到了晚上就要靠科技“眼睛”。
“我晚上看监控都会到很晚,不放心它们。”
老李找出几段监控视频,一脸关心,像是在讲述自己的孩子。
每年2月15日前后,天鹅都会如约来到大洋河,3月末陆续离开。
老李跟妻子最开始撒玉米时,天鹅离得远远的。
到如今,天鹅跟他俩的距离缩短到几米。
大洋河沿岸乡镇政府与百姓和老李一同守护这片水域,
为天鹅等各种鸟类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