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集孙景坤:赫赫战功深藏功名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集蒋文:102岁的独臂老英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集梁瑞林:全歼英军王牌“皇家重坦克营”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集王弼鹏:激战石桥里坚守马良山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五集刘克仁:九死一生始终无悔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集杨柏林:枪林弹雨送物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七集何良才:机智勇敢通信立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集张恒志:血肉之躯接电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集金裕子:战地救护女兵巾帼不让须眉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集贺更新:捍卫电力“生命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一集王佐贤:奋不顾身抢修钢铁运输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二集张积慧:长空比翼勇者无敌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三集郑起:冲锋号响慑敌胆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四集吕品:白云山团旗血染成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五集徐吉宝:让敌军坦克有来无回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六集武振东:佛国山阻七天七夜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七集林科:永不中断的电波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八集张鹏:人在阵地在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十九集赫贵礼:机智勇敢担架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十集毕乃泽:鸭绿江上飞舟救难民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十一集李春超:支前模范用双肩担起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十二集李生华:不顾危险徒手擒水雷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十三集黄宝善:摄影机就是我们手中的武器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十四集高玉枝:战场救战友智勇擒俘虏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十五集程龙江:炸坦克抓俘虏伤痕累累犹不悔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十六集颜秉衡:文化教员上战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十七集李锦华:防化兵抓俘虏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十八集曾范英:民兵排长抓获美军上校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十九集郑洪林:山洞出奇兵 反击夺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十集郝永孝:汽车兵万岁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十一集姜春阳:两过家门而不入音乐作品鼓士气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十二集 乔树新:我们就是大炮的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十三集南启祥:从司号员成长为司令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十四集赵国俊:炸不断的红色电波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十五集靳海芳:万岁军中的尖刀排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十六集王天保:首创世界空战史上螺旋桨式飞机击落喷气式飞机的奇迹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十七集李维波:从初出校园的学生兵成长为坚强勇敢的高炮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十八集朱诚:用生命守护的记忆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三十九集才锦荣:智勇双全领航员国际友爱救儿童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十集满健:妙笔画长卷编剧数《奇袭》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十一集戚长玉:拥军爱民的战地担架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十二集王有翰:鏖战马良山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十三集白清林:敢打会打的“大满贯”连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十四集佘树清:和“毒虫”作战的防疫战士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十五集韩德彩:击落美双料王牌飞行员的空军英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十六集程茂友:日记里的峥嵘岁月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十七集蒋庆泉:王成原型之一“向我开炮”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十八集安业兴:文艺兵的舞台就是战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四十九集李德文:钢铁运输线上的火车司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五十集满志成:万里烽火人在车在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五十一集石毅:三弦鼓军心炮弹打敌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五十二集那启明:空中拼刺刀击落三敌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五十三集曾国兴:向死而生冲锋陷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五十四集潘成发:拼刺刀炸暗堡轻伤不下火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五十五集夏荣忠:随军银行奉献青春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五十六集田光秀:战场上的百灵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五十七集汪一新:指挥高炮 痛歼敌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五十八集郝永铨:用镜头定格胜利的时光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五十九集吴桂馥:舍身炸暗堡的无名英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十集梁玉琳:孤胆破重围杀敌再立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十一集莫斯文:驾车运物资修车作保障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十二集沈穆:守备英雄连水淹美一师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十三集易玉龙:坑道排烟舍生忘死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十四集顾恒鼎:不分昼夜救死扶伤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十五集王世田:穿越火线运物资精准计算打敌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十六集郭国连:峥嵘岁月生死考验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十七集高鹏华:只身穿越封锁区保障通讯夺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十八集荆云山:机智勇敢侦察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六十九集刘军:10岁年纪最小的志愿军女战士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七十集张大力:辅助指挥引机歼敌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七十一集姜寿昌:智勇双全、不怕牺牲的侦察英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七十二集李英:默默无闻的后勤英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七十三集孔连厚:我是“白云山团”的一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七十四集邵燕云:绽放在三八线的南国之花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七十五集刘建繁:“速成”的雏鹰英雄的僚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七十六集周全弟:英雄“冰雕连”中国的“保尔”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七十七集宋英:出奇制胜打碉堡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七十八集陶天冶:定格历史瞬间的战地记者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七十九集唐章洪:一门炮歼敌425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集丨童志安:我的任务是安葬战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一集丨蔡兴海:手榴弹打空炸,鏖战上甘岭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二集莫若健:敌工交心战翻译立奇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三集赵发林:对空监视哨屡立奇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四集涂泊毅:毁容伤残弭战火自强自立谱新篇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五集毛敬仪:机要员的特殊经历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六集叶发坤:破晓之战炸暗堡失去双腿迎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七集林家保:身中八弹不后退血肉之躯炸坦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八集赵振英王耀珍:盛开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姊妹花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八十九集范鸿志:智勇双全的工兵参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集钟承敏:胜利肩膀扛老乡情谊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一集王胜华:60天抢建129公里龟殷铁路胜利通车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二集游长禄:从陆地猛虎到蓝天雄鹰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三集邓长会:通信畅通比生命更重要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四集朱贯中:学英雄演英雄的舞蹈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五集李志虎:老秃山最后的战斗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六集费景义:默默无闻保运输的铁道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七集钟一安:精准歼敌的防空“千里眼”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八集马世勋:“金点子”统计员“铁肩膀”后勤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九十九集寿楠珍:舍生忘死、能歌善舞的战地护士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集何世露:黄继光精神激励我前进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零一集古文正:四天四夜四易阵地尖刀班鏖战长津湖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零二集盘云:阻击飞虎山血战松骨峰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零三集王礼:“万组无差错”报务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零四集王宝春:我为祖国守海防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零五集于道清:前敌侦察立奇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零六集张枝叶:高炮部队显神威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零七集孙佑杰:刀笔担道义著文作画赞英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零八集姜文隆:修汽车、修高炮“技术能手”连闯难关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零九集刘炳文:火箭炮打出了威风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集陈长岳:鏖战287.2高地的四天四夜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一集王英海:永远做“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二集范道友:战场上没有前方和后方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三集王程远:报道“奇袭白虎团”第一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四集焦进杰:修机场战沙场初心在情未改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五集关长义:用身体保护电台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六集贾祯:智勇双全的侦察炮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七集李延年:永远的高地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八集冯恩民:排雷能手拆弹专家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九集庞工:让“万岁军精神”永放光茫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二十集高文清:首战出彩、首战挂彩的高射机枪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二十一集金刚熙:从翻译到将军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二十二集漆学昌:密码本比我生命更重要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二十三集孙福保:“猛”字当先“老虎师”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二十四集董兹臣:高炮手打敌机司务长捉青蛙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二十五集杨学伟:英雄的抗美援朝首列机车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二十六集丁建文:我们团是尖刀团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二十七集冯汝智:孤胆英雄美名扬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二十八集张日明:旧火炮抗美援朝立新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二十九集孙泰镐:对敌广播立奇功的朝鲜语翻译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三十集周云湖:冻掉趾甲坚持战斗转达密令成功突围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三十一集冯占武:必须找到粮食必须送上弹药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三十二集胡长哲:黄继光母亲回信激励我前进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三十三集宋光华:在血与火中锻炼成长的文艺战士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三十四集宋广学:亲历出国“第一战”血染征衣终无悔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三十五集陶伟:“空中拼刺刀”第一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三十六集刘喜财:机智勇敢的物资库警卫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三十七集刘德厚: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三十八集王秀文:战场洒热血电影写英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三十九集覃照群:警卫首长躲空袭送信彭总夺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四十集袁辛维:战斗在938.2高地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四十一集陈彩仁:在战斗中学习在关爱中成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四十二集于超:“兵设重伏”完胜正洞西山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四十三集孙永清:“帽子戏法”“罐头阵”巧打硬仗夺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四十四集韩瑞芳:在陈赓身边当警卫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四十五集李承发:“卫生员也是战斗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四十六集崔龙福:曾任三军联络员身经百炼意志坚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四十七集刘吉庆:奔袭三所里血战龙源里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四十八集邹继良:摧毁敌两辆坦克的一炮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四十九集黄晓兰:在战火与鲜血的考验中成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五十集陈斌:火线入党的测绘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五十一集杨兴蓉:我永远是一个不褪色的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五十二集关明臣:没有豪言壮语只想完成任务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五十三集陈记诗:浴血金城反击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五十四集赵兴尧:与敌机斗智斗勇坦克兵初展雄风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五十五集陈宗魁:舍生忘死救伤员一次献血四百五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五十六集黄汇:三打马踏里顽强意更坚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五十七集杨成瑞:舞台就是我的战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五十八集魏煕章:用生命驾驶的炮兵汽车班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五十九集孟自黄:宣传干事能动员文化教员课业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六十集王凤和:三次重伤不退缩两次入朝勇当先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六十一集李永德:尖刀连长鏖战五次战役六次负伤不下火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六十二集王树林:神勇炮兵奋战三年战“五役”威震上甘岭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六十三集姜铁城:探照灯部队立奇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六十四集娄贵:“死的烈士是真正的英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六十五集李建勋:战天斗地“倒三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六十六集王景有:两次负伤不下火线坚守阵地英勇杀敌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六十七集刘萤:“怕死不当兵当兵就不怕死”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六十八集王洪普:高机射手猎敌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六十九集解立松:不怕牺牲通讯员传达命令夺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七十集魏永嘉:机智果敢的侦察参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七十一集张锦华:“没有时间掉眼泪活着就要做贡献”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七十二集怀印风:受伤重返战场的通讯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七十三集孙德山:枪林弹雨多面手红色展览述情怀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七十四集赵纪友:难忘通信上甘岭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七十五集丁金明:风雪兼程上甘岭冷炮歼敌夺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七十六集肖瑛:画就“不朽勇士”传承英雄精神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七十七集张合:“指哪打哪”独立团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七十八集万维荒:重机枪手保卫机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七十九集吴征和:铸就“打不断、炸不烂”钢铁运输线的铁道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八十集邰胜远:回国重返战场激流涉水送信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八十一集李英模:“英雄楷模”铁道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八十二集龚祥福:“耳聪目明”的炮兵观测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八十三集袁有仁:喝酒御寒下冰河铸就钢铁运输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八十四集朱俊贤:救死扶伤结友谊红色情怀铸丰碑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八十五集杨天吉:修桥押运保运输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八十六集何文俊:“我为电台生为电台死”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八十七集涂雨祥:牺牲多壮志修桥保运输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八十八集杨慎安:战场通信联络红山堡战斗立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八十九集张继楷:脱下袈裟穿戎装保家卫国扛钢枪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九十集吴永麟:“油比我的生命更重要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九十一集李立德:修路通信防轰炸卫生医疗保平安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九十二集黄辉:扛枪上战场的战地救护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九十三集王志远:首战告捷擒俘虏艰苦卓绝上甘岭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九十四集张建群:多才多艺的汽车修理工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九十五集周朝汉:守护最坚固的钢铁生命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九十六集陈厚瑜:无线电保障通信指挥坦克重创敌军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九十七集袁素芬:用自己身体实验药剂的护理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九十八集杨再宏:“杨天乐”带伤作战机枪手勇救战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九十九集周俊余帼华:从冰雪战火中一起走过的革命伉俪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集江春太:百岁老兵追忆冰雪长津湖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零一集王登洲:勇闯“鬼门关”的汽车连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零二集吴无畏:无畏牺牲、炮火开路的观测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零三集刘忠:炮火歼敌抢救战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零四集杨福林:尖刀班带伤炸碉堡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零五集张亮:抓获美军俘虏的工程设计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零六集梁泽俊:缺医少药也要保持部队战斗力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零七集牟元礼:和杨春增并肩血战541高地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零八集唐顺银:学习牛保才铭记上甘岭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零九集戴景山:“我为是38军一员而自豪”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一十集韩远泉:“少云好榜样,精神永放光”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一十一集伍巨辉:上甘岭救死扶伤卫生员受伤致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一十二集蒋永德:没有枪支上甘岭歼敌196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一十三集王吉春:活捉仨俘虏鏖战七昼夜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一十四集周友贤:“骡马炮兵”显神威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一十五集王进才:穿插敌后抓获俘虏铁原阻敌火线入党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一十六集吴国良:“麻雀战”突袭敌营“口袋战”围歼敌军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一十七集韩良益:上甘岭火线抢水入虎穴探获敌情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一十八集黄廷海:“我仅仅是一个很平凡的战士”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一十九集杨志云:在长津湖的冰雪与战火中淬炼成钢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二十集尹光顺:挖通山梁建炮位火线入党上甘岭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二十一集刘秉臣:浴血奋战老秃山文化教员登上“烈士”名单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二十二集秦汉荣:出生入死传命令穿越火线扛炮弹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二十三集张荣福:炮火掩护攻敌阵身体导电传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二十四集钟泽明:用生命保卫“炸不断的电话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二十五集陈锡国:学习黄继光血战上甘岭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二十六集于汉清:架桥修路不顾伤以身试险排敌雷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二十七集邱月杭:“三门”干部三次入朝三张纸片记春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二十八集李代相:三天四夜严岘山一人歼敌150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二十九集邬大为:“一辈子要为战士歌唱”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三十集郑任:讲英雄学英雄争做英雄伟大精神世代传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三十一集许京先:战火中抢救伤员与死神三次擦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三十二集杨建华:摸敌情抓俘虏只身一人完成爆破任务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三十三集杨文彦:跳入冰河修桥梁坚持原则保供给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三十四集师文清:保障空战胜利的无线电通信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三十五集王发:四次受伤不下火线的机枪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三十六集杨国章:机智通讯员英勇侦察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三十七集赵延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地记者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三十八集蒋耀珊:舞台做战场高歌唱英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三十九集朱开富:全歼坦克营死守白云山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四十集黄昌:侦察兵胆大心细“功劳炮”再立新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四十一集陈茂芳:“我是党员,干啥得带头啊!”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四十二集俞继华:冰雪长津湖巍巍五圣山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四十三集王顺秀:金刚川水刺骨寒英雄架桥歌声喧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四十四集杨廷源:排雷破网工兵英雄血染胜利路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四十五集张建功:一炮手战火硝烟中的坚守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四十六集金东辉:突破临津江血战釜谷里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四十七集邹本庄:反敌特拦惊马后勤保障“守粮人”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四十八集李世煇:勇闯“绞杀”敌阵解决断轴难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四十九集林树新:“能修的自己修能造的自己造”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五十集王拥民:身负重伤不下火线的火箭炮排长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五十一集赵光远: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铸就钢铁后勤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五十二集张培林刘家莉:浴血奋战上甘岭不除强敌不生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五十三集郭昌文:趟过北汉江血战上甘岭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五十四集刘学先:既是卫生员又当运输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五十五集邓彰德:鏖战上甘岭荣立特等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五十六集张家裕:穿越封锁侦察敌情精准测绘保障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五十七集薛清明:步炮协同上甘岭两入险境救战友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五十八集邢树山:打满五次战役建设“阵地之家”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五十九集吴发业:战火硝烟中的担运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六十集张长顺:只有炒面没有雪不败精神夺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六十一集罗效孟:政治工作出经验改进战术炮显威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六十二集孙明:担架员保安危司务长知温饱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六十三集陈启瑶:孤勇奋战一等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六十四集苏学福:“只要能动,照样往上冲”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六十五集朱羽君:在战火中经历青春岁月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六十六集王昌元:坚守上甘岭人在阵地在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六十七集冯殿凯:趟冰河、抓舌头,侦察兵屡建奇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六十八集李清扬:领航轰炸三战大和岛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六十九集乔立武:爬冰卧雪把信送穿越火线立战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七十集孙运来:警卫员屡立战功战铁原感天动地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七十一集张启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牺牲是光荣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七十二集张健:长津湖八级伤残“钢少气多”夺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七十三集田安化:身体导电保通讯负伤战斗捉俘敌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七十四集杨曼真:《火线报》通联员宣传鼓劲救护重伤员荣立大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七十五集王家熂:恪尽职守出生入死的铁道兵卫生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七十六集吴代康:上甘岭坚守坑道口三处中弹宁死不退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七十七集刘无暇:新中国第一届女雷达兵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七十八集曾伏生:轻伤不下火线宣传罗盛教事迹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七十九集李世英:雏鹰展翅试锋芒英雄集体美名扬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八十集萧志民:15勇士战金城二天三夜夺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八十一集胡恒隆:“我的车要快快地跑一切为了打胜仗”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八十二集潘宗道:“我们想着他们,他们就活着!”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八十三集权明淑:一心救治伤病员三次输血5000毫升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八十四集何临弟:活跃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杂技小演员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八十五集吴潮涌:“这些立功和奖章都有烈士的鲜血”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八十六集周锡全:见证谈判扬我国威侦察尖刀智勇双全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八十七集彭纹:两次入朝作战三次死里逃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八十八集骆秋:志愿军“红小鬼”通信兵立战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八十九集王建民:“保证桥的畅通,是我作为军人的任务和使命”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九十集朱俊:炮火连天过元旦杀声震地过新年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九十一集许万强:血染战旗美如画三山五岳唱军魂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九十二集钱世荣:宣传鼓动夺胜利铁网人梯见英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九十三集张金永:斗智斗勇保运输勇往直前夺胜利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九十四集谭逊勋:两次负伤两次入院两次重返两次立功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九十五集呙志功:“这个信念无坚不摧一往无前”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九十六集宁进全:“不管有多苦,我们都同样忍耐下去”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九十七集李仲元:“我以曾经是志愿军战士为荣”
02/01 - 辽宁“时代楷模”:丹东市融媒体中心《铭记》工作部07/23
- 边境线上的“移动界碑”
振江边境派出所的民警,被誉为边境线上的“移动界碑”,他们时刻牢记的心中信念,正是派出所门前那八个遒劲大字——百里边关,有我而安。2025年,在支队“党建红飘带”工程引领下,该所立足实际,着力构建“党建联合体”,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实现“党建强引领、业务促提升”的良性循环。创新模式筑牢平安防线面对复杂的边境形势和辖区重峦叠嶂、林密沟深的地理特点,派出所在“一队一室”警务改革基础上,创新推行“一区多警+民兵+护边员”社区警务模式,整合港船管理、矛盾化解、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等职能。同时,健全“三法四长五老”三级调解机制,分级分层处置纠纷,实现“三天动态清零”。实现了辖区连续两年刑事案件“零发案”,治安、刑事和可防性案件同比分别下降6%、8%、20%,边境持续安全稳定。忠诚戍边铁骨丹心守国门“甘为边境线上无名石,誓作祖国版图定海针”——这是振江民警的誓言。无论酷暑严寒,他们无畏复杂地形与恶劣气候,日复一日以车巡+步巡方式排查隐患,足迹遍布山林崖壁。派出所联合渔政执法等涉边部门,建立勤务通联和界江联巡机制,年初至今累计开展联巡联防21次,形成强大集群作战效应,维护了边境安全稳定。心系群众点滴小事筑信任在振江镇,民警不仅是执法者,更是群众的贴心人。走访村屯、反诈宣传、安全教育、解决实际困难……从资助老人、调解纠纷,到环境整治、创新“文旅警务”,点滴小事筑起警民信任桥梁。2025年1月,群众连续赠送的三面锦旗,是对户籍民警为民排忧解难的认可;5月6日,万宝村一起田地边界纠纷在民警主持下成功化解,依托的正是派出所建立的“方舱联合调解室”,汇聚了公职律师民警的专业素养与村委会干部的基层经验。“文旅警务”深入景区做宣传针对夏季绿江村游客多、G331国道打卡点密集的特点,民警联合村委会探索“文旅警务”模式,民警深入景区巡逻检查,化身“义务导游”宣传法规知识。警务室还牵头成立“优化营商农家乐协会”,并组织党员骨干组建“山地搜救”“车辆抢修”“水上救援”“医疗救护”四支应急服务队。今年五一、端午期间,累计服务救助游客30余次。薪火相传青春热血铸边关“上下同欲心向党,党群一家守平安”是振江边境派出所党建品牌的灵魂。依托党建联合体,派出所紧抓责任与传承。经验丰富的老警如同灯塔,在案件侦破、群众工作等方面倾囊相授,助力新警成长。在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的氛围下,所内已有3名民警成为公职律师,2名民警通过会计和通信网络资格考试。在“党建联合体”引领下,振江边境派出所通过支部联建、警地共建、军警合建,持续锻造“四个铁一般”过硬队伍。全体民警以“百里边关有我而安”的振江精神,构筑起辽宁东大门的铜墙铁壁,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和平与安宁。记者:唐羽廷
07/25 - 用温暖关爱撑起防汛“安全伞”
连日来,振安区珍珠街道网格员对平房区居民、高龄老人、特殊群体等436人展开细致走访,排查安全隐患、解决生活难题,用温暖关爱撑起防汛“安全伞”。图为东升社区网格员为独居老人送菜,解决老人的燃眉之急。记者:宋永昆
07/25 - 从“有”到“优” 共谋长者食堂建设
近日,一场围绕提升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的“暖心现场会”在我市展开。来自市民政系统、街道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及长者食堂经营者等40余人,先后走进振兴区福春六社区、花园街道,振安区东泰社区,元宝区兴东街道4家长者食堂,共谋为老助餐服务。在交流环节,市民政局为长者食堂规范运营定调:推动补贴标准、运营机制、菜品定价等核心信息全面公开透明;强化工作人员专业培训,提升助餐服务宣传实效,确保老人吃得明白、吃得暖心。振兴区分享了“政府搭台建设+企业运营管理”的运作经验,元宝区则展示了“服务网络升级,智慧赋能助餐”的创新实践,为各地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样本。在振兴区福春六社区长者食堂,饭菜飘香,其“适老匠心”渗透于每个细微处:缓坡入口消除行走隐患,防滑地砖守护安全,适老座椅符合身形,大口径、易握的调料罐体现无微不至的关怀……食堂从餐桌设计到服务动态,处处流淌着对长者的细心暖意,参观人员感同身受。花园街道长者食堂则诠释了“适口为珍”的巧思:肉类炖到酥软易嚼,蔬菜火候恰到好处;定期更新的食谱,荤素搭配间尽显对长者饮食需求的精准把握。振安区东泰社区长者食堂洋溢着笑声,这里已成为老人们心中“第二个家”。元宝区兴东街道长者食堂人气满满,延伸至社区团购。在为长者提供助餐服务的同时,精心推出针对小区居民的团购套餐,将长者食堂升级为社区共享的“大食堂”,不止集聚了人气,更为食堂的持久运作注入了内生动力。观摩间隙,一场聚焦“如何吸引更多老人”“如何打造长者食堂品牌”“如何发挥街道社区作用”的“头脑风暴”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这次覆盖街道社区多元场景的深度现场交流,为今年全市长者食堂的优化布局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市民政局要求各相关部门持续聚焦长者需求,汇聚各方力量,推动长者食堂建设从“有”向“优”、向“强”稳步迈进,真正把这一方小食堂,办成长者喜爱、家属放心、社会认可的“暖心港湾”。记者:李冉霞
07/25 - 幸福养老再“加码”
近年来,宽甸社会福利中心秉持“为老人解难、为子女尽孝、为社会造福”的宗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打造敬老爱老助老服务标杆,让每位养员安享幸福晚年。据介绍,宽甸养老产业服务中心于2013年投入使用,占地105亩,根据养员生活能力等级分为养护和特护两个服务区,主要提供社会养老、农村困难家庭病人照护等服务,目前入驻养员104人。所有护理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养老护理、心理疏导等多项技能。该中心积极探索“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老人提供健康监测、紧急呼叫等服务,实现24小时安全监护,降低意外风险。同时,与宽甸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定期为老人提供健康体检、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等服务。在硬件设施提升方面,宽甸社会福利中心持续加大投入:2023年申请专项资金对室内设施进行维修改造,为特护区每个房间加装紧急呼叫装置,为卫生间、洗浴间加装安全扶手和无障碍卫浴设备,并实现网络全覆盖;2024年投入430万元,实施主楼维修及院区亮化工程。今后,宽甸社会福利中心将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措施,丰富服务供给,加强体系建设,更好地满足老年群体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记者:曲丹凤
07/25 - 张成龙:术后28天,他奔赴防汛一线
7月21日凌晨,宽甸青山沟镇暴雨如注,青山沟派出所的民辅警们摸黑配合镇村工作人员转移涉险群众。辅警张成龙上个月刚做完甲状腺手术,原定于当天到沈阳复查。看到所里同事们紧急奔赴防汛一线的身影,他披上雨衣就往青山沟村2组一处山脚下跑去,那里有几户村民急需转移。“快!带上贵重物品跟我走!”凌晨2时,镇里街道上的积水已达齐膝深,张成龙顶着水流前行,汗水与雨水早已浸透警服,但他仍挨家挨户呼喊,督促群众转移。雨势稍缓,疲惫的张成龙刚回到所里,便接到一起求助警情。原来,飞瀑涧村村民胡某年过七旬的父亲骑摩托车不慎摔伤,伤势严重,急需转移就医,而进村道路部分路段损毁。张成龙凭借对辖区人熟、地熟的优势,迅速判断地形,向救援队提出:跨越村旁的高速公路,再穿越一块玉米地,便可到达这户村民家。在高速交警的协助下,张成龙带领救援队伍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抵达伤者家,将其护送至高速路接应点,与赶来的120急救车顺利对接,为后续治疗赢得了时间。今年5月,张成龙确诊为甲状腺癌,后实施了手术,距今仅28天。“虽然伤口长好了,但脖子转动不能太用力,咽唾沫嗓子还有点疼。”他说,尽管身体不适,但作为一名辅警,在汛情来临时奔赴一线,责无旁贷。7月22日一大早,连续高强度工作超过20个小时的张成龙,没有一点睡意,又和同事们到镇里的农家乐走访,察看是否有滞留的游客。两天来,张成龙与同事共安全转移涉险群众200余人,救助被困车辆30余辆。入职6年来,张成龙参与破获治安、刑事案上百件,成功化解村民邻里矛盾纠纷近200件,连续4年被所里评为“优秀辅警”。记者:刁庆峰
07/24 - “爱心托管”惠及900余名职工子女
近期,市总工会组织全市企事业单位开展暑期“爱心托管”服务。截至目前,已有6家单位开设41个班次的“爱心托管”,惠及900多名职工子女,有效缓解了职工家庭暑期看护难题。在市中心医院开设的“明日天使学堂”,首批142名职工子女享受到作业辅导、健康教育及生活实践等服务。这种既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又解决家长后顾之忧的服务模式,受到了职工广泛好评。家长们纷纷点赞:“孩子交给爱心托管,我们就可以安心工作了!”据了解,自2020年起,市总工会启动“爱心托管”服务工作,着力打造“托得起”“管得好”“服务优”的托管品牌。为保障服务质量,市总工会为符合条件的托管提供专项经费支持。下一步,将积极吸纳优质社会资源,扩大托管服务覆盖范围,让更多职工感受到“工会娘家人”的关怀。记者:刘沙
07/24 - 老楼“梳妆” 电梯换新
近日,元宝区各街道针对部分老旧小区楼体老化、基础设施陈旧等问题,实施维修改造工程,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九道街道平安街274号棉印家属楼外墙脱落、裂缝,楼顶渗水。该街道多次实地勘察,积极协调区城建集团等单位敲定维修方案,组织专业团队实施裂缝修补、外墙抹灰、强化防水层等改造。经过精心“梳妆”,该楼不仅外观整洁美观,更彻底解决了渗漏顽疾。兴东街道聚宝社区一小区15号楼两部电梯已运行近20年,存在安全隐患。该街道牵头召开专项协调会,与区住建局、物业企业相关负责人和居民代表共商解决方案。目前,一部电梯已试运行,另一部更换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接下来,元宝区将继续聚焦民生领域,通过扎实开展惠民工程,切实增强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记者:于国洪
07/24 - 跟着警车走,我们带大家回家
“跟上警车,平安回家!”这句清晰有力的话语,从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支队长邵明宏的喊话器里传出,瞬间让400余名被困旅客悬着的心安定了几分。7月21日凌晨的强降雨,使流经青山沟的几条大河快速涨水,交通中断。此时的宽甸因强降雨已启动高速公路封闭预案,向吉林方向及丹东方向的高速路口双双关闭,暴雨引发的多路段险情正在紧急抢修。旅客们攥着黑屏的手机反复按动开机键,高速口聚集了不少急着返程的车辆。险情就是命令。丹东市公安局应急救援力量迅速集结出发,赶往青山沟现场。“马上联系相关部门,务必开辟一条安全通道!”市公安局迅速与高速运营公司等部门沟通协调,明确路线方案、敲定清障标准,一条临时安全通道在合力攻坚下快速打通。随后,警车在前引导,喊话器里的提醒清晰有力;多名交警站在车流中间,没有扩音设备就扯着嗓子反复叮嘱:“保持车距!注意安全!”被困车辆排成长龙,跟着闪烁的警灯缓缓前行。最终,150余台被困车辆及400余名旅客全部安全抵达宽甸县城区,顺利踏上回家路。
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