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工人村社区快速处置树木虫害
    近日,市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春一路6号楼和8号楼的居民向网格员反映,楼院大树滋生害虫,不仅影响树木生长,虫子掉落还时常吓到玩耍的小朋友,给居民生活带来困扰。社区接诉即办,第一时间联动园林绿化部门开展喷药灭虫工作,高效解决了居民的“心头忧”,大家纷纷为社区的高效响应点赞。作者:沈粹
    09/10
  • 振兴区:精准监督织密社会救助“保障网”
    “多亏党和政府的帮助,让我申请到临时救助,渡过了难关!”日前,振兴区汤池镇萌芽村村民卢先生握着回访纪检监察干部的手激动地说。今年以来,振兴区纪委监委紧盯社会救助政策落实中的堵点、难点,发挥“监督的再监督”作用,以护航各项惠民政策落实落细为出发点,着力解决生活困难群众“急难愁盼”,让社会救助既有“及时雨”的温度,更见“精准滴灌”的实效。聚焦关键明责任,织密社会救助“监督网”。振兴区纪委监委不断强化对社会救助领域的监督,督促各镇街党(工)委及民政部门落实责任,通过问题线索起底、清单化监督整改等方式精准施治,督促相关问题责任单位及时整改;成立专项督导组,深入民政部门和各镇(街)、村(社区),排查社会救助领域廉政风险点,对重点岗位关键人员谈话提醒;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跟进监督,形成闭环。今年以来,共收到社会救助领域问题线索106件,立案16件,党纪政务处分11人、组织处理21人,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织密织牢困难群众生活“保障网”。强化排查勤“串门”,守护幸福底色。今年2月,振兴区纪委监委走访时了解到,纤维一社区82岁的付先生独居在一处30平方米的厦子里,其户籍山东,无子女及其他亲属照看,生活窘困。区纪委监委立即将该问题反馈至属地党工委及区民政部门,经多方协调,成功将老人的户口迁至丹东,并主动帮其申请低保,为他的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建立“纪检监察+职能部门+镇街纪工委”联动机制,强化大数据赋能,推动职能部门救助信息互通共享,动态掌握低收入人口现状,精准锁定救助“目标”。聚焦低保、特困、残疾、独居老人等边缘困难群体,及时分类处置预警信息,监督职能部门定期复核救助对象情况,动态更新救助对象数据库。加强线下走访,开展“敲门行动”,动员村(社区)干部、低保专员常态化走访生活困难群众,宣传相关救助政策。上半年,振兴区城乡低保合计3039户、3819人,发放低保金229万余元。创新举措谋善策,让生活困难群众“医有所伴”。为扎实推进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切实解决生活困难群众住院期间无人照料问题,振兴区纪委监委监督推动区民政局开展“困难群众就医陪护”项目,将慈善机构募集的善款作为支撑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为患有重大疾病、在定点医院住院治疗且无亲属照料及陪护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等人员支付医疗及陪护费用。截至目前,该区已开展6例就医陪护服务,发放就医陪护补助24800元,让特殊困难群众就医护理得到保障、精神得以慰藉。“打通社会救助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既是民生工作的‘试金石’,也是纪检监察监督的‘必答题’。”接下来,振兴区纪委监委将继续推动监督力量下沉,以精准监督织密民生“保障网”。记者:景媛媛
    09/10
  • 乡村教师尹爽:十年坚守点亮山村孩子的希望
    在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沟镇,34岁的教师尹爽用10余年的坚守,为山村孩子点亮知识的“灯光”,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辛勤园丁”。大学毕业后的尹爽初到青山沟任教,就去了距镇内30多公里的夹砬子小学。全校仅两个班级、10名学生和3名教师,师生们到校需乘船渡江。面对简陋的教室、匮乏的教学设备,尹爽没有选择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为教好英语,她积极请教老教师,边学边教。学校的生活条件艰苦,进入寒冬冰封期,与外界几乎“隔绝”,停水时老师就用扁担挑水。不足6平方米的宿舍内,冬如冰窖夏似蒸笼,尹爽始终忍耐坚持。白天一丝不苟地讲课,与学生互动做游戏;夜晚坚持挑灯备课、批改作业,成为她的工作常态。2021年,尹爽调至青山沟镇中心校,接手孩子最多的一年级。当时她的孩子仅几个月大,为了全身心工作,只能雇人照顾。一次,丈夫突发肾结石,疼痛难忍,却瞒着她独自就医;父亲重病住院手术,母亲也选择隐瞒,她得知后,仅在父亲手术前后短暂探望,便匆匆返回课堂。功夫不负有心人。尹爽用心血浇灌出硕果:所带班级学生成绩优异、纪律良好,精神风貌积极向上。“相比于家庭,这些孩子更需要我。”尽管对家人心怀愧疚,但尹爽从不后悔。扎根乡村教育,已成为她毕生的事业。多年来,尹爽先后获评县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骨干教师等称号。如今,即便遇到再大困难,尹爽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她认为,笑容是治愈乡村孩子心灵的“良药”,也表达了自己对深耕乡村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记者:李冉霞
    09/10
  • 工人村社区携手文化惠民服务队共商“文化进社区”
    9月2日,丹东市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召开“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对接座谈会,特别邀请丹东市文化惠民服务队队长王士鹤参会,双方围绕资源共享、服务共建展开深入交流。就合作方向达成初步共识,计划结合社区实际需求,共同策划“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通过专业社工统筹协调、志愿者具体执行的方式,将优质文化资源精准送到居民身边。记者:沈粹
    09/10
  • 元宝区举办美术教师艺术培训活动
    近日,元宝区文联、区教育局与区教师进修学校联合主办美术教师艺术培训活动,提升辖区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记者:张尧
    09/10
  • 家门口来了“国家医疗队”
    9月8日清晨,宽甸县中心医院一楼门诊大厅人头攒动。许多人早早赶来,只为等候一场特殊的义诊。“听说这次来的都是‘国家医疗队’的大专家,我一早就带着老妈的检查片子来排队。”宽甸居民洪振国语气激动,“这样的专家,就算我去省城也未必能挂上号。现在他们来到‘家门口’,机会太难得了。”为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在省卫生健康委协调、指导下,国家巡回医疗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当日正式进驻宽甸满族自治县,开展为期3周的巡回诊疗工作。医疗队将通过疾病诊疗、健康宣教、医务人员培训等多种形式,全力提升当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共组建了82支国家医疗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作为辽宁省内唯一的国家医疗队,精心选派了8名政治素质过硬、技术水平优良、医德医风端正的专家,专业覆盖儿科、中医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等科室。看到义诊桌前排起的长队,医院党委书记汤艳清深切感受到基层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渴望,表示一定不负重托,圆满完成此次国家巡回医疗任务。义诊现场,宽甸中心医院儿科医生于永川一直站在盛京医院儿科负责人许巍教授身后,认真观摩,飞快记录。他说:“今天跟着专家学到了很多,特别实用。”许巍也感慨良多:“除了常规门诊、教学查房、手术,我们每名队员都带着明确任务而来——与本地医生深入对接,推动建立专病、专科联盟,实现危急重症患者上转、慢病患者下管,真正打通双向转诊通道。我们不仅要传递技术,更要传递科学的临床思维和方法,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巡回医疗不是一时一地的临时任务,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的常态化医疗帮扶任务。下一步,国家巡回医疗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还将根据百姓实际需求,持续增派心内、呼吸、超声等科室专家开展帮扶,真正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群众身边。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副处长张良海在巡回医疗现场表示,除了国家医疗队,今年我省还组建了省、市、县三级医疗队赴基层开展巡回医疗,47支省级医疗队将实现县域全覆盖。各级医疗队将进一步打通医疗资源下沉通道,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用心用情做好为民服务健康实事。记者:王敏娜
    09/10
  • 边看边记朝鲜语-动词 2| <조선어 보고 듣고 배우기>-동사2
    09/10
  • 边看边记朝鲜语-动词 1| <조선어 보고 듣고 배우기>-동사1
    09/10
  • “辽超”开幕 丹东出战
    第二届辽宁城市足球超级擂台赛9月5日晚在沈阳市沈河区文化体育中心开幕。由厚德集团冠名赞助,以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男子足球队为班底组建成的丹东厚德实业队代表我市出征“辽超”赛场。开幕式上,全省16支劲旅齐聚亮相,多彩文体节目轮番上演,丹东带来的长鼓舞尽显朝鲜族风情。场外“辽超”市集人气火爆,丹东展区同样实力“出圈”:丹东板栗、大香蕉汽水、河口燕红桃、光华醋、匹克球装备等多款特产好物齐亮相;边疆有礼企业自主品牌“一盒丹东”诠释地道丹东风味;优迪诺体育一站式展示匹克球装备从生产、销售到体验的全链条场景;朝鲜族歌舞、小提琴独奏、玩偶互动、旅游推介……丹东展区吸睛无数,辽宁日报在直播中对丹东展区进行了专访。据了解,第二届辽宁城市足球超级擂台赛,包括分区赛、淘汰赛、决赛三个阶段,采用赛会制+主客场制。丹东队落位C组,将对阵大连、辽阳、营口队,9月中下旬激战本溪,全力冲击八强。记者:于国洪
    09/09
  • 市元宝区开展校外供餐单位全面检查
    新学期伊始,元宝区纪委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区教育局对校外供餐单位开展全面检查,从原料采购到餐品配送实施全链条监管,为校园食品安全筑牢坚实屏障。记者:张尧
    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