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员金晨为丹东大孤山打call
记者:李佳
10/27 - 东港:加速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深秋时节,东港市椅圈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四期工程(吴家村管网段)施工现场“热度不减”,工人们正忙着铺设输水管道,打造全新的供水管网。“吴家村标段施工结束后,能解决10个村民组、755户居民24小时计量供水和饮水难题。”东港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东港市中西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是东港市2025年十项民生实事之一。该工程总投资3.9亿元,设计供水规模为每天3.52万立方米,将解决东港市13个乡镇共计27.11万人饮水安全保障问题。项目区域覆盖东港市北井子、椅圈、长山、孤山等13个乡镇及五四农场小寺和窟窿山分场。工程将在孤山镇建设1处净水厂。建设规模化农村供水工程5处,分别为长山镇农村供水工程、北井子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三期工程、椅圈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四期工程、东港市前阳镇农村供水工程、东港市龙王庙镇农村供水扩建工程。在新农镇、小甸子镇、椅圈镇、马家店镇等地建设小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9处。目前正在实施东港市西部城乡一体化工程一期工程,计划投资2023万元,设计供水规模为每天1371立方米,受益人口11425人。一期工程共分5个标段,分别为长山镇农村供水工程(柞木山村管网段)、长山镇农村供水工程(新民村管网段)、北井子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三期工程(徐坨村管网段)、椅圈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四期工程(吴家村管网段)、东港市西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孤山镇大姜村管网段)。一期将铺设供水管网501556米,安装户外水表箱297个,安装入户计量水表3682块。一期工程计划于2026年4月完工验收。该工程的实施将彻底改变过去农村“靠天吃水”“限时供水”的历史,实现城乡建设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小型农村供水标准化。二期工程计划投资1.2亿元,预计11月下旬开工,2026年9月完工。记者:张瑞
10/27 - 永续传承
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近日,抗美援朝纪念馆迎来参观高峰,全国各地的观众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展厅,深刻感悟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抗美援朝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是国内唯一全面系统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专题纪念馆,收藏相关文物2万余件、各类资料3万余份。记者:卢立业
10/27 - 我市各供暖企业加强设备检修 保障冬季供暖
随着供暖期日渐临近,我市各供热企业加紧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全力以赴做好供暖前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市民温暖过冬。10月22日,记者走进负责振安区五龙背镇8个驻镇单位、15000多户居民供暖的五龙背热源厂,看到几辆重型卡车正有序驶入储煤场,黑色的煤堆如小山般连绵起伏,铲车将新进场的煤炭堆放到指定区域。“目前场区已储煤3500吨,充分满足供暖初期的燃料需求,后续采购将按预定方案稳步推进。”热源厂负责人说。在脱硫车间,检修人员手持专业检测工具,对设备进行“深度体检”,保证各个设备都达到运行标准。在锅炉房内,检修人员正对锅炉的炉排、螺栓、开关等部件进行全面检测。在热源厂调度中心,24小时专人值守,严密监测设备参数,随时接听用户来电,保证出现突发故障时能够快速反应、及时处理。据了解,五龙背镇政府严格落实属地包保、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度,及时组织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召开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启动供热管理工作群,跟踪各小区供热情况,协助供热企业解决施工、维修和运煤等问题,让居民都能享受到稳定、温暖的供热服务。记者:吴琼
10/27 - 学说朝鲜语--第38期 | 조선어 보고 듣고 배우기—제38기 10/27
- 边看边记朝鲜语-单词ㄱ-第15期| 조선어 보고 듣고 배우기-단어 ㄱ-제15기10/27
- 兴东街道:文化服务沉下去 居民幸福感提上来
近年来,兴东街道通过探索与资源整合,文化服务深入基层,形成了可持续、有生机的发展。精准对接,文化服务触手可及。通过资源整合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满足居民“家门口”的文化需求。街道与辖区金瓴物业合作,在江景之都小区大堂打造“书香邻里悦读共享站”,为居民提供安静舒适的阅读空间。鼓励居民自发捐赠图书,交流分享,今年以来,开办读书活动20余场,惠及居民500余人。结合季节与民意,在小区广场开展露天电影主题放映活动,丰富居民的夜间文化生活,塑造和睦友善的邻里关系。通过资源整合有效实现了文化服务的零距离、常态化供给,让文化服务更加触手可及。拓宽领域,文化服务润人心。在筑牢社区文化主阵地的同时,街道积极拓展服务半径,丰富服务内涵。联合社会志愿力量发起“书香漂流”送书进校园活动,推动文化活动“向外走”。建立图书募集与流转机制,将知识的力量与温暖送往乡镇小学。“深扎根”挖掘与守护辖区红色资源,组织志愿者定期开展讲述历史故事等活动,让沉寂的历史资源“活”起来,使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熏陶与精神洗礼,筑牢社区文化根基。激发活力,文化服务生根开花。街道及社区积极扶持社区居民文艺队伍成长,激发居民的文化创造热情,合唱、舞蹈、乐器演奏等十余支文艺队伍快速成长,形成了“社区搭台、群众唱戏”的局面。如今,这些曾经的服务对象已成功转型为社区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在各类节庆和文艺活动中亮相,实现了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再到“创文化”的转变,保障了基层文化活动的常态常新与持久活力。下一步,街道将继续探索创新,推动文化服务更好地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为提升居民幸福感、满意度注入深厚的文化动力。记者:张津硕
10/24 - 现场调研 助推企业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化解我市中药材趁鲜切制企业面临的各种困难,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和科室负责人组成调研工作组,会同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对辽宁午驿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药材趁鲜切制工作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企业生产加工车间,详细询问操作人员对《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及辽宁省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指导原则的掌握、执行情况。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企业负责人汇报了当前生产经营状况及面临的实际困难。针对企业诉求,调研组现场逐一回应并提出解决方案。企业负责人表示,此次调研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后续将以提升产品质量为出发点,积极对接监管部门的标准与技术支持,全力提升鲜切药材质量水平。记者:李美臻
10/24 - 金山热电:全面排查检修 确保按时开栓供暖
为保证今冬供热质量,丹东金山热电有限公司在上个供热季结束后,全面展开“冬病夏治”工作,对两台机组、供热管网和各换热站设备进行全面排查检修,已发现问题全部处理完毕。截至目前,金山热电已有90座换热站上水,64座换热站完成打压试验;改造64处老旧管网,更换管线总长度112.08公里。公司副总经理隋尹表示,公司两台机组设备状态良好,热网系统已准备就绪,“一次网”正在进行1.1倍超水压试验,及时处理隐性缺陷;签订冬储煤采购合同31万吨,储备落实20万吨,为本采暖季保供做好充分准备。记者:许军杨培强
10/24 - 创新宣传模式 边跑边学知识
近日,“健康奔跑启征程工伤预防伴我行”2025年健康跑宣传活动在国门湾公园启幕。本次健康跑突破传统形式,创新采用“个人竞速+知识传递”模式,在起跑区特设工伤预防知识展板,涵盖政策解读、常见工伤类型与预防措施等内容。工作人员在每组交接间隙引导学习、现场讲解,做到“跑前充电,边跑边学”。沿途关键路口均有工作人员指引方向,确保路线清晰。终点处不仅记录成绩,更通过展板再次强化记忆,让安全理念伴随全程。市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李晓丹表示,工伤预防是保障职工安全、助力企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石。“奔跑,是为了更健康地出发;预防,是为了更安全地抵达。”李晓丹说,本次“健康跑+工伤预防”活动是创新宣传方式的一次生动实践。未来,市社保中心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形式,让工伤预防知识走进企业、深入车间、融入人心。记者:李美臻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