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跨越千里的公证服务
    近日,丹东市辽东公证处派出工作人员前往铁岭和吉林长春两地为当事人提供暖心的公证服务,让当事人王某感动不已。王某的丈夫曲某日前因病离世后,遗留的银行存款需通过继承权公证提取。根据法律规定,曲某的两名弟弟需通过“零接触公证”平台完成远程视频或在当地公证处办理放弃继承。丹东市辽东公证处决定采取“上门办”的形式进行公证服务,而且通过“上门办理”更能真实地了解当事人的意愿。公证员乘高铁至铁岭开原市,为第一位当事人办理公证并录制视频,随后马不停蹄赶往长春,完成第二位当事人的现场公证和视频录制。经过2天不懈的努力,终于让王某同曲家两位弟弟达成了一致协议。记者:刁庆峰
    07/07
  • 用“监督力度”护航“民生温度”
    近日,凤城市东汤镇土城子小学中午放学铃声响起,学生结伴走向校门口的“企业小饭桌”,学生家长李女士透过窗户看了一眼,松了口气说:“孩子能吃上热乎饭,我们在外干活儿心里也就踏实了。”这看似平常的午餐,背后却是一条热线牵出的民生考题。今年4月,凤城市12345政务服务平台接连收到关于土城子小学食堂问题的群众诉求。这所仅有62名学生的村级小学,因原有合作企业取消小饭桌服务,陷入“无资质办食堂、无力量供午餐”的困境。凤城市教育局迅速采取临时措施,但家长对“带饭加热”模式忧心忡忡——“夏天饭盒馊了怎么办?”“冬天饭菜凉得快怎么解决?”凤城市纪委监委立即启动“民生诉求直通车”机制,由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督办,组成教育、市场监管、属地镇街参与的专项督导组,下沉一线开展监督检查,发现该校面临经费紧张无力自建食堂、现有场地不符合食品经营许可标准等问题。“不能让孩子们吃冷饭。”督导组当即向凤城市教育局提出要求,限期破题。凤城市纪委监委建立“日调度、周汇报”的工作机制,全程参与部门协调会议,紧盯学生就餐问题精准发力。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分类施策方式,对暂未达到食堂建设标准的学校,督促制定“一校一策”过渡方案,实行“集中供餐+校内辅助”模式,同时要求学校提供免费冷藏、加热服务,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通过系统施策,推动企业以公益价重启“小饭桌”,同时灵活保留回家就餐、家长送餐等选择,形成多元化服务模式。通过多轮验收和实地查看,企业供餐服务顺利重启,43名学生吃上热气腾腾的营养餐,纪检监察干部还实地检查了冰箱内5个贴有姓名贴的学生饭盒存放情况。除企业供餐外,保留10名学生回家就餐、4名家长送餐的选择权,构建起“企业供餐为主、学校服务为辅”的差异化服务体系,真正实现“各得其所”的民生服务目标。凤城市纪委监委举一反三开展校园餐专项检查,清查7个乡镇的17个村小学,推动解决就餐难问题。同步推动教育局开展校园餐供应情况清查行动,通过建立“结对帮扶+动态监管”模式,消除供餐盲区。同时,督促教育部门加大食材监督力度,实现食材溯源、价格公示、卫生监测“三透明”。“小饭盒里装着大民生,从被动接诉到主动治理,体现的是为民初心。”凤城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紧盯教育领域的“末端堵塞”问题,以“跟进式”监督推动职能部门既答好“应用题”,更做好“思考题”,用“监督力度”护航“民生温度”,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记者:景媛媛
    07/07
  • 开展主题活动 传承红色基因
    近日,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各边境派出所精心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激励全体民警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戍边工作中。太平湾、大鹿岛边境派出所分别走访慰问辖区困难老党员,传承红色血脉;浪头边境派出所民警走访慰问解放战争烈士相振仕遗属,聆听相家“一门三英雄”的感人事迹;永甸边境派出所通过专题党课、红色观影、重温誓词及戍边故事分享会等活动强化思想根基;北井子、东尖头边境派出所及国门湾边境派出所联合共建单位,分别通过廉政教育、观看红色影片、专题党课等形式强化纪律意识和使命担当;安民边境派出所联合社区党支部,邀请专家讲述丹东抗美援朝英雄事迹;新沟边境派出所联合弘文社区等多个支部,为党员带去情景互动式党课;大鹿岛、振江、黄土坎边境派出所及马市边境派出所联合共建单位等,组织党员民警重温入党誓词;东尖头边境派出所举办“榜样的力量”戍边故事分享会;马市边境派出所联合共建单位,分享奋斗故事;长山子边境派出所联合镇政府举办青年党员交流分享会;小韭菜沟边境派出所党支部联合相关单位,开展“党建+安全”联合消防救援演练,提升协同应对能力;振江边境派出所通过多种形式深化“党建联合体”效能;黄土坎边境派出所联合多个村党支部为“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颁发纪念章。记者:唐羽廷
    07/04
  • 实干之行悟精神 红色传承启新程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连日来,元宝区广济街道党工委组织辖区各社区党委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主题活动,通过实地研学、光影党课、知识竞赛等形式,激励党员群众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广济、朝凤社区党委组织老党员到凤城市大梨树村开展“庆七一学榜样”主题实践活动。在村史展览馆,党员们通过参观200余件珍贵实物和影像资料,系统学习乡村奋斗史。在“干”字广场,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八道社区党委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红色观影主题党日活动,辖区60名党员观看了红色电影《一生交给党》。天后宫社区党委紧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开展“红心向党庆七一”作风建设知识竞赛,通过“必答+抢答”检验学习成效。记者:张尧
    07/04
  • 歌声嘹亮颂党恩
    6月28日晚至7月1日晚,以“振兴在肩谱新篇,锦绣初心映山河”为主题的连续三场庆“七一”专题晚会在丹东剧院门前举行。6月28日,首场晚会由丹东市民族歌舞剧院倾情演绎。演出在舞蹈《我心中的红》中开场,舞者以热烈奔放的舞姿,展示出中华儿女凝心聚力、携手向前的磅礴力量。《美丽中国唱起来》等耳熟能详的歌曲,引发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民族舞蹈,表达了各族群众对党的衷心爱戴。6月29日,第二场晚会由振兴区文化馆和安东老街民俗艺术团联合演出,12个节目精彩纷呈③,朝鲜舞《平鼓舞》带来民族风味浓郁的视觉体验,少儿京剧《贵妃醉酒》唱出国粹的经典旋律,舞蹈《渔光曲》舞出水乡女子的婉约之美。7月1日,第三场晚会由辽宁锦绣集团及丹东市各合唱团倾情奉献。夜幕降临,绵绵细雨挡不住观众的热情,大家共同欣赏了《四渡赤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10余首经典歌曲,表演者用嘹亮的歌声表达了对党和祖国的深深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颂扬之情。记者:肖航张怡媛于上茹
    07/04
  • 见“证”美好 萌娃这样拥有“人生第一张身份证”
    日前,在凤城市涵蕾幼儿园内,一场充满温情的政务服务正在进行——民警与邮政工作人员化身“服务使者”,携带专业设备上门为小朋友们提供身份证信息现场采集,为娃娃们办理“人生第一张身份证”。这件民生实事离不开市政协的积极推动。在县区政协联络指导委组织的一次委员会客协商活动中,部分委员为方便儿童出行等提出了这个建议。随后,市政协以“把‘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大事’”为宗旨,全力推广“便民办证进幼儿园”等举措,结合发挥“辽事好商量、聊事为人民”丹东政协基层协商平台作用,活动前市政协县区政协联络指导委将公安、教育、邮政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汇聚一堂,研究便民举措的高效落实,充分协商、精心制定服务方案,为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依托政务服务流动服务快车这一创新载体,家长们仅需填写“一单一表”,孩子们便能在熟悉的幼儿园环境中轻松完成人像采集和指纹采集。这一举措彻底改变了以往家长需多次往返公安窗口办证、取证的繁琐流程,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活动当日,众多小朋友顺利办理了身份证。“真是太方便了!不用带着孩子排队,在幼儿园就能办好,太省心了!”家长们对此次便民服务赞不绝口。值得一提的是,邮政公司也积极参与其中,在办证现场推出贴心服务,承诺5个工作日内将办好的身份证邮寄到家,真正实现了小朋友家长“一趟也不跑”,在家就能轻松收到证件。下一步,公安、教育、邮政还将持续发力,推动“便民办证进幼儿园”活动在全市范围内铺开,让更多家庭享受到这项便民服务。记者:刘海东
    07/03
  • 丹东市2万余名党员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七一”前夕,我市有3193名党员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据悉,“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对象是党龄达到50周年、一贯表现良好的党员。纪念章通径50毫米,材质为铜和锌合金,主色调为红色和金色。从2021年首次颁发后,我市至今已有2万余名党员获颁纪念章。各级党组织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党史、革命史教育宣讲活动。记者:景媛媛李冉霞
    07/03
  • “红色教育联盟”走出治理新路径
    近日,大江口边境派出所党支部与毛岸英小学、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河口断桥景区签订联建协议,成立“红色教育联盟”。该联盟以打造“鸭绿江党建红飘带”品牌为纽带,着力推动红色教育与边境治理深度融合,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共建共治新路径。“红色教育联盟”充分整合辖区红色资源。大江口边境派出所党支部依托毛岸英纪念馆的珍贵文物和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的鲜活史料,创新构建“沉浸式+常态化”教育模式。今年4月,借助宽甸边境管理大队“党建协作区”机制,该所联合古楼子、永甸、小韭菜沟边境派出所党支部,与20余名来自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的民警交流学习,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民警们在讲解员带领下,沉浸式感受历史,通过一件件承载记忆的文物,深刻领悟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的职责使命,筑牢守护边境、忠诚为民的信念。红色教育融入日常。民警们走进红色场馆,在党旗下重温誓言,从老兵故事中汲取力量。在毛岸英小学,民警化身“红色导师”,抓住开学季、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节点,开设“开学第一课”“国门安全小哨兵”等特色课程,让红色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警察同志,我的钱包丢了,里面有重要证件!”今年6月,在河口景区的党员先锋服务站,游客杨女士焦急求助。民警迅速联系景区工作人员,调取监控并沿路排查。烈日下,民警们在人群中穿梭,经过5小时不懈努力,最终在一处长椅缝隙中找回钱包。这样的暖心服务已成常态。由党员民警和河口断桥景区员工组成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每日坚守景区一线,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应急救助等服务。每日上学、放学时段,毛岸英小学门前的“红盟护学岗”准时到岗。民警联合教师、家长志愿者组成护学队伍,化身“安全卫士”,有序疏导交通、维持秩序。民警还充分利用护学间隙开设“教育小课堂”,讲解未成年人网上充值危害,教育学生识别网络谣言、低俗内容等“毒文化”陷阱,提升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红色教育联盟”同样发挥独特作用。今年5月,两名游客因拍照发生争执。巡逻民警联合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工作人员迅速到场,以志愿军团结协作的红色故事为切入点,将红色文化融入调解,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在红色精神感召下,双方很快冷静并握手言和。今年以来,联盟通过融入红色文化的方式,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余起,维护了边境地区的和谐稳定。记者:唐羽廷
    07/02
  • 青春画笔绘就社区新貌
    近日,广济街道广济社区携手辽东学院艺术学院志愿者走进元宝区广济社区文化长廊,开展“青春执笔,绘就社区新画卷”墙绘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学子以艺术为媒、以画笔为介,将创意灵感与社区精神深度融合。活动现场,来自辽东学院艺术学院的数十名志愿者情绪高涨、分工有序。他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结合社区特色与文化需求,围绕“四和社区”精神核心主题,精心设计绘制方案。从构图构思、草图勾勒,到色彩调配、细节渲染,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青年学子的巧思与匠心。志愿者们或登高爬梯,或俯身作画,手中的画笔在斑驳的墙体上灵活游走,将“四和社区”所倡导的“邻里和睦、家庭和美、环境和谐、社区和融”理念,以生动鲜活的图案、绚丽多彩的色调呈现在居民眼前。经过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原本灰暗陈旧、毫无生气的墙体摇身一变,成为承载社区文化内涵的艺术长廊。一幅幅构思巧妙、主题鲜明的墙绘作品,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更以直观的视觉语言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社区精神,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文化的熏陶与滋养。如今漫步在文化长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寓意深刻的主题画面与社区环境相得益彰,成为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前这面墙又脏又破,现在变成这么漂亮的画墙,每天路过心情都变好了!”“这些孩子们太有才华了,把咱们社区的理念都画活了!”墙绘完成后,居民们驻足欣赏,赞不绝口。这些充满创意的墙绘不仅改善了社区的居住环境,更成为邻里交流互动的新平台,有效拉近了居民之间的距离,营造出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记者:张津硕
    07/02
  • 丹东市各社区开展庆七一系列活动
    近日,我市各社区分别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庆七一活动,增强党员群众之间的联系,提升社区党组织凝聚力。站前街道东晨社区举办“银龄向党颂党恩”文艺汇演;二三零社区开展“重温抗美援朝历史,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活动;六街社区开展“探寻红色遗迹,传承英雄精神”活动。纤维街道四道社区开展“赓续红色血脉,永葆初心使命”活动;福春七社区开展“光影流年”电影展映活动;瓦房社区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活动;福春三社区开展“党建引领促发展,砥砺奋进庆七一”活动。永昌街道体育社区开展“七一颂红歌,党情暖人心”活动;振八社区开展“迎七一,对党说句心里话”活动。广济街道景苑社区开展“党旗飘扬映七一,初心不改铸辉煌”活动;崇建社区、县前二社区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实干担当践初心”活动;解放社区、平安社区、新丰社区联合举办“广济聚力心向党,扬帆起航新征程”文艺汇演。九道街道通乡社区举办“凝心聚力心向党,和谐党群颂党恩”文艺汇演;永宝社区举办“不忘初心跟党走,共绘党群同心圆”文艺汇演。珍珠街道临江社区开展“红色观影会,丰碑用传承”活动;振安社区举办“银发映初心,勋章耀征程”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鸭绿江街道东泰社区开展“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庆七一活动;绿云社区开展“庆七一、忆初心、担使命”活动。帽盔山街道铁矿沟社区,浪头镇滨江社区、曙光社区,临江街道东昇社区、工业社区,分别开展形式多样的庆七一活动。记者:张津硕
    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