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丹东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暨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动员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关于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工作部署,动员和激励全市上下在三年行动连战连胜基础上,乘势而上、更上层楼,以“起步冲刺、决胜全年”的决心和姿态,坚决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和三年行动目标任务。
擂起出征鼓,吹响冲锋号。丹东市提出,要拿出勇往直前的拼劲、破釜沉舟的勇气、敢打必胜的信心,进一步站稳站牢“千亿台阶”,激发内部潜力和活力,提升发展动能,补齐民生领域、城乡建设短板,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向着决胜之年目标任务发起冲锋冲刺,奋力夺取全面胜利。
锚定三年行动目标不动摇,扎实向“决胜”聚焦、向“决胜”发力,今年,丹东将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用活项目图谱。持续优化重大项目专班服务、管家服务、定制服务,形成项目建设全要素全周期全流程闭环推进机制,递进式开展集中开复工、季度年度拉练及项目工作“回头看”,跑出“丹东加速度”;用好招商图谱。按照既定安排实施招商春季会战,招商方向要再聚焦,紧盯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黑吉蒙等重点地区,突出招大引强、前沿高端、延链补链、优势领域,重点引进“链主”项目,聚企成链、聚链成势;用足政策图谱。紧跟国家政策导向,超前谋划、超前储备、超前对接,算好投入产出“经济账”、综合效果“社会账”、节能环保“绿色账”。
坚定不移抓创新、促转型。以“新”求变、以“质”谋远,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一产”。扛牢粮食稳产保供责任,深入实施现代化设施农业提升行动、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种业振兴行动,推动粮食增产增收、畜牧业提质增效、海洋渔业做大做强、蔬菜水果保质稳供;做强“二产”。坚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紧紧围绕省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推进丹东市关键产业的培育、发展和细化、落实,优化“5454”重点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仪器仪表等5个50亿级和纺织服装等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活跃“三产”。依托“会、展、节、赛”,推出更多具有丹东特色、高性价比的商品和服务。积极发展绿色消费、数字消费、电商直播等,开发更加多样化的消费场景,促进消费持续回暖。
一以贯之抓改革、优环境。以改革开路,以关键落子,带动满盘皆活。围绕丹东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部署的14个方面、55项重点改革任务,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从小处着手、细处破题、关键处改起,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进一批具有丹东辨识度的改革举措。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产业全链条,加强制度供给,推出更多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提升“网上办”能力,优化“掌上办”、“就近办”服务,打造 12345热线品牌,给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让群众便利,推动各级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持续开展各级干部“双进双促”,建立民营企业发展服务平台,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以开放促改革,不断巩固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做大对外贸易规模,深度参与陆海通道建设,积极推进区域合作。
不遗余力惠民生、暖民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党委和政府的行动跑在企业、群众需求之前,让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做大就业“蓄水池”,打造“家门口”就业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提升就业质量和稳定性。把市民的“愿望清单”作为“履职清单”,强化兜底保障,扎实推进10类39件重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可感可及,切实把群众期盼变成党委、政府想干和必须干好的事,增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毫不放松保安全、守底线。树“假想敌”、下先手棋、打主动仗,着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持之以恒转作风、强保障。以过硬作风抓落实,坚持抓“一把手”保决策、抓一班人保执行、抓考察评价保落实。以拼抢姿态抓落实,拿出“丹东振兴、我要先行”的决心和勇气,敢想敢干、敢拼敢争,奋力实现各项工作起跑、跟跑、并跑、领跑的递进式赶超,一步一个脚印将“规划图”变成“实景图”,再创丹东振兴的“加速度”。以闭环监督促落实,夯实三年行动的组织保障、机制保障、力量保障,为打赢三年行动决胜之战提供坚强保证。
记者 : 黄宝锋、王卢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