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凤城市东汤镇土城子小学中午放学铃声响起,学生结伴走向校门口的“企业小饭桌”,学生家长李女士透过窗户看了一眼,松了口气说:“孩子能吃上热乎饭,我们在外干活儿心里也就踏实了。”
这看似平常的午餐,背后却是一条热线牵出的民生考题。今年4月,凤城市12345政务服务平台接连收到关于土城子小学食堂问题的群众诉求。这所仅有62名学生的村级小学,因原有合作企业取消小饭桌服务,陷入“无资质办食堂、无力量供午餐”的困境。凤城市教育局迅速采取临时措施,但家长对“带饭加热”模式忧心忡忡——“夏天饭盒馊了怎么办?”“冬天饭菜凉得快怎么解决?”
凤城市纪委监委立即启动“民生诉求直通车”机制,由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督办,组成教育、市场监管、属地镇街参与的专项督导组,下沉一线开展监督检查,发现该校面临经费紧张无力自建食堂、现有场地不符合食品经营许可标准等问题。“不能让孩子们吃冷饭。”督导组当即向凤城市教育局提出要求,限期破题。
凤城市纪委监委建立“日调度、周汇报”的工作机制,全程参与部门协调会议,紧盯学生就餐问题精准发力。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分类施策方式,对暂未达到食堂建设标准的学校,督促制定“一校一策”过渡方案,实行“集中供餐+校内辅助”模式,同时要求学校提供免费冷藏、加热服务,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通过系统施策,推动企业以公益价重启“小饭桌”,同时灵活保留回家就餐、家长送餐等选择,形成多元化服务模式。
通过多轮验收和实地查看,企业供餐服务顺利重启,43名学生吃上热气腾腾的营养餐,纪检监察干部还实地检查了冰箱内5个贴有姓名贴的学生饭盒存放情况。除企业供餐外,保留10名学生回家就餐、4名家长送餐的选择权,构建起“企业供餐为主、学校服务为辅”的差异化服务体系,真正实现“各得其所”的民生服务目标。
凤城市纪委监委举一反三开展校园餐专项检查,清查7个乡镇的17个村小学,推动解决就餐难问题。同步推动教育局开展校园餐供应情况清查行动,通过建立“结对帮扶+动态监管”模式,消除供餐盲区。同时,督促教育部门加大食材监督力度,实现食材溯源、价格公示、卫生监测“三透明”。
“小饭盒里装着大民生,从被动接诉到主动治理,体现的是为民初心。”凤城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紧盯教育领域的“末端堵塞”问题,以“跟进式”监督推动职能部门既答好“应用题”,更做好“思考题”,用“监督力度”护航“民生温度”,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记者:景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