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江、河、湖、海”咸淡交汇的独特水域资源,我市坚持“科技兴渔、生态优先”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在蓝色经济航道上加速前进,有力助推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渔光曲”。
前段时间,在东港市孤山镇小岛码头,340余万尾蟹苗被放流,标志着今年我市伏季休渔期渔业资源恢复工作全面启动。
2006年至今,我市已持续20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投放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红鳍东方鲀等苗种约25亿单位,构建起“休渔保护+产业发展”的绿色循环体系。今年已开展褐牙鲆、中国蛤蜊等多品种放流行动,上半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36.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7.2%,远洋捕捞与水产养殖协同发力成效显著。
我市还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渔区开展“渔技帮扶”,通过清淤养殖池塘1.25万亩、维护7.9万亩基础设施,推进1237亿单位优质苗种繁育计划。东港市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全面建成,种业创新成果尤为亮眼,海蜇与马口鱼品种改良获省级专项支持,绿鳍马面鲀、黄姑鱼等本土优质品种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800万元特色产业资金助推菲律宾蛤仔苗种示范项目,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以来,在全市27家养殖企业全覆盖执法检查中,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连续保持100%。通过建立“从苗种到餐桌”全链条监管体系,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让百姓“舌尖上的鲜味”更放心、安心。
记者:邢漫 童仕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