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在第二届辽宁省网球协会团体联赛(总决赛)启动仪式上,丹东市被辽宁省体育局授予“2025年匹克球推广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丹东在匹克球竞技领域取得的突出进步亦获认可,被授予“匹克球成绩突破奖”。
丹东立足长远发展,构建起“政府主导、协会运作、社会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通过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全市重点部门资源,形成跨领域协作合力。在市县两级成立匹克球运动协会,健全集竞赛组织、培训推广、标准制定于一体的行业运作体系,同时推动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实现政策贯通、资源下沉和活动联动。今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将匹克球列为2026年第二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总决赛规定项目,印证了丹东市在发展路径上的前瞻性。目前,全市已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处处有场地”的生动局面。
丹东创新采用“体育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建设模式,系统推进匹克球场地设施布局。市住建局积极响应,在全市各大公园、广场新建9片便民球场,包括鸭绿江风情园、青年湖公园、帽盔山公园等地,构建起“出门即运动”的便民健身圈。同时,丹东市文化体育中心建成可承接国家级赛事的室内场馆,与玉带河公园户外多功能运动中心形成“室内+户外”互补格局。截至2025年10月,全市已新建改建匹克球场地近900片,不断满足群众日常健身与专业赛事需求。
丹东以赛事为牵引,构建起涵盖专业竞技、大众参与和特色主题的立体化赛事体系。通过承办中国匹克球巡回赛CPC-1000、CPC-600等高级别赛事,吸引了全国多地选手参赛;积极打造“丹超”“校超”“村超”等本土品牌赛事,并创新开展工商联、妇联、公安系统等专项赛事,实现多领域人群覆盖。竞技水平显著提升,9月份选派运动员参加全国匹克球锦标赛,团体赛取得全国第五名。
全市通过“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景区、进商超、进企业”的“六进”推广机制,开展公益培训超500场,累计参与运动人数突破8万人次;校园推广将匹克球纳入体育课程与课后活动,培育青少年运动习惯;机关企业联赛成为凝聚团队、促进交流的有效载体;全年在景区和商超举办33场匹克球大课堂活动,让市民与游客在休闲中自然融入这项运动。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推进匹克球运动项目推广,计划新增场地至1000片,扩大参与人次至10万以上,持续引进和培育高水平赛事,推动匹克球与旅游、文化以及体育装备等产业深度融合,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记者:刘海东


中文
朝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