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2-12-19 12:38:54
- 消息来源:辽宁日报
近日,记者走进鸭绿江畔的志愿军公园,大幅抗美援朝主题电子宣传栏格外引人关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上甘岭》《热的血》等抗美援朝主题电影和纪录片,在片中,孙景坤等老英雄结合亲身经历讲述着那段峥嵘岁月。
持续升级改造志愿军公园,既刷新了城市“颜值”,提高了市民生活品质,更涵养了“英雄城市”的红色文化底蕴,让市民和游客有了喜闻乐见的“身边课堂”和“党史教室”。
这是丹东市建设绿色发展、美丽文明的幸福宜居城市的一个剪影。近年来,丹东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老旧小区改造、公园建设等民生工程建设,用心用情用力切实将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并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建设幸福宜居城市的重要抓手,坚持“创城促振兴、创建惠民生”,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创建文明城市
记者在元宝区金海路上发现,一处曾经人们需要掩鼻经过的“藏污纳垢地”被清理后,破旧的墙面变成了一堵“画墙”,成了居民和路人驻足合影的“网红地”。
这堵画墙矗立在城市中心,以砖、木、石为整幅构建主体,画中宅院庭深,花木繁茂,喷泉内置,灵动小物……每个瞬时定格的景象,都为动态的城市添加了静态的气息,达到了动静、虚实、发展与绿色元素的平衡。右上角突出“创城促振兴、创建惠民生”主题,响应努力书写好绿色发展新答卷,以人为本建设幸福宜居城市的总体目标。
伴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持续推进,丹东的街巷、社区环境也在悄然发生着让城市更有文化内涵的变化。
连日来,振安区以打造美丽人居环境为切入点,有力有序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在集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中,振安区各街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河道清漂、户厕整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提升专项攻坚行动,由“清脏”向“治乱”拓展,逐步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振安区各社区纷纷成立“爱家”志愿服务队,开展“清洁家园”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手持扫帚、夹子、铲刀、垃圾袋等工具,对辖区卫生死角、绿化带垃圾、小广告小张贴进行“地毯式”清理。志愿者还积极向辖区居民宣传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居民们被志愿者们的热情感染,主动清理自家门前垃圾和杂物,齐心合力优化社区环境。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丹东市不断做实城市更新和社会治理大文章——破解加梯资金、现场施工等电梯加装难题,出台燃气安全整治三年方案全面推进燃气行业高质量发展……彰显地域特色,丹东市不断擦亮文明底色,加速打造幸福宜居城市。
如今,志愿军公园作为全省唯一案例入选中央党史学习教育案例选编;新建沿江、沿河彩色健身步道,笼式篮球足球场、口袋公园等,丹东市构建起以城市公园和绿地为框架、以城市河流水系为脉络的山水相连城市综合生态景观体系,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更加饱满。
春风化雨间,更多的文明种子在丹东生根发芽;创城过程中,更实的惠民举措让市民暖心动情。
书写老城新事
“不光小区楼道干净了,宣传布告也有地方贴了。”12月12日,丹东市振安区长祥大院小区居民王淑荣向记者讲述着小区的变化。
长祥大院小区长期存在乱堆乱占、乱贴乱画、乱停乱放问题,振安区下决心啃“硬骨头”,让小区面貌环境焕然一新。“不仅改善了小区整体人居环境,而且增加了便民服务和安全保障。”居民们纷纷点赞。
走进丹东市元宝区永安花园小区,记者眼前一亮:粉刷一新的楼体,新规划的停车位,已安装使用的电梯……“现在坐上电梯一键直达7楼,小区改造真是太给力了!”在永安花园小区住了20多年的孙华兴奋地说。
保护好丹东的绿水青山,让丹东越来越美丽,越来越文明,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是建设幸福宜居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年初以来,丹东市持续优化城市建设管理,提高思想认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和生活需求规律,统筹协调推进新老城区发展,规范老旧小区改造流程和标准,扎实做好相关工作,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个个因岁月洗礼而“褪色”的老旧小区,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老旧小区居民也从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能感知的生活细节中,感受到了生活品质的变化。他们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由参与者变成了管理者,共商对策,共建美好家园。
从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和市民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丹东市持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不断加大市政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持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传承红色基因
作为抗美援朝出征地,丹东市在城市更新中,注重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擦亮英雄城市品牌。
“现在的志愿军公园改造得真好,这里不仅是公园,还是特别接地气的红色教育阵地。”市民赵盛林说出了许多市民的心声。
志愿军公园占地13公顷,将鸭绿江畔的自然美景和抗美援朝英雄历史融为一体,成为开放式、全天候、接地气、有人气的红色教育阵地。
2021年7月,改造完工、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的杜鹃广场甫一亮相,便广受人们关注与喜爱。广场中轴线南北长100米,寓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丹东市花杜鹃雕塑宽10.25米,寓意每年10月25日的抗美援朝纪念日;雕塑上56朵绽放的杜鹃花,寓意56个民族紧密团结……与志愿军公园遥相呼应的地理位置,更体现了丹东在城市更新中不忘初心、传承“英雄城市”精神的建设理念。
丹东是一座英雄城市,拥有一大批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为释放更大感召力和凝聚力,丹东市全力保护好红色资源、发掘好红色历史、建设好红色阵地,多举措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这座美丽宜居的城市因红色文化而变得越发生动、自信、精彩。
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不可磨灭的,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始终激励着一代代丹东人民奋勇向前。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为了保护好红色资源,丹东市全面摸排、整理形成《丹东市抗美援朝战争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名录》,制作抗美援朝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标志铭牌,制定管理办法,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做好保护利用工作。
在做好考察、统计的基础上,丹东市按照“一遗址一方案”的原则,认真做好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坐落在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重要的城市外宣名片,也是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丹东市依托抗美援朝纪念馆,讲好抗美援朝故事,传承好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来到鸭绿江边,站在鸭绿江断桥旁,伴随着雄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仿佛听到了当年战斗的号角、炮火的轰鸣。跟着鸭绿江断桥上的LED大型彩屏,人们可以更直观地回顾抗美援朝战争历史。
充分利用浓厚的红色文化优势,深挖红色基因地域特色,丹东市把红色资源用好用活。通过播放历史影像资料、革命歌曲,并充实志愿者讲解员队伍,拓宽线上宣传渠道,更好地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历久弥新的城市精神,让丹东“内外兼修”,让生活于这座城市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更绚烂的色彩和更浓郁的温情,都能有满满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厚植民生底色,让丹东整座城市变得更有色彩和温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一座幸福宜居城市的密码,其实就隐藏于这每一处细节之中。
作者:王卢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