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 三年行动·决胜之年
    【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丹东吹响“起步冲刺、决胜全年”的“战斗号角”【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签约大连工业大学!发布自主品牌!丹东这个行业迎来高光时刻!【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辽宁14市“年报”出炉,都谁跑赢了全国?【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丹东,+15【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市工信局:以“六个聚焦”全力落实决胜之年目标任务【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市发改委:锚定目标精准施策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会议结束,几位党员干部如是说……【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市商务局:着力促消费稳外贸稳外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市农业农村局:实施乡村振兴补短板工程,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深耕特色农业【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丹东市振安区64个项目厚植发展底色【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丹东市元宝区18个新建项目蓄势待发【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丹东市振兴区全方位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丹东高新区两个亿元项目建设正酣【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助力项目建设“加速跑”【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丹东企业组团参加第五届中国跨交会【牢记嘱托显担当决战之年夺全胜】奋力夺取“开门红”丨宽甸举行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大会【牢记嘱托显担当决战之年夺全胜】奋力夺取“开门红”丨东港:项目建设蹄疾步稳招商引资精准出击【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奋力夺取“开门红”丨凤城:项目建设“踏春提速”【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奋力夺取“开门红”丨宽甸:决战决胜把更多“施工图”变为“实景画”【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辽宁省丹东市:央地携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合作区:产业项目“多点开花”【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广交会首日!丹东企业签单168.1万美元【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宽甸:精准把握政策导向抢抓发展新机遇【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政策服务“双轮驱动”丹东加速集聚高校学子【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丹东品牌精彩亮相第五届消博会【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隧道贯通!涉及G331!【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北粮南运!丹东港单船玉米装载量创历史新高【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我市举行工业技改及数字化转型项目拉练观摩活动【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丹东主场!这是一场关于森林的盛会【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今天,25家省内外采购商齐聚丹东……【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重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丹东文化产业亮相深圳文博会【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广交会丹东企业多点“突围”【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丹东企业精彩亮相“丝博会”“西洽会”【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北方山奇:让更多“土特产”走出大山【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3.41万吨钢材!丹东港刷新年度单日作业量纪录【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东港打造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新高地【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闯”出奇迹“创”出精彩【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在京丹东同乡,“娘家人”喊你【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首单通关!边民互市贸易出口业务开通【牢记嘱托显担当决胜之年夺全胜】拓展中东欧“朋友圈”,意向订单近千万元
    01/13
  • 【牢记嘱托显担当 决胜之年夺全胜】拓展中东欧“朋友圈”,意向订单近千万元
      6月25日至29日,丹东市商务局组建经贸代表团,赴匈牙利布达佩斯开展系列经贸洽谈活动,助力我市外贸企业开拓中东欧市场,搭建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桥梁。  6月26日至28日,首届辽宁出口商品(中东欧)展览会在布达佩斯举行。丹东展区凭借特色优势产品,吸引大量专业客商驻足洽谈,现场气氛热烈,累计签订意向订单近千万元。  展会期间,丹东鑫环汽车电器展出多款汽车电子元件,涵盖发电机调节器、整流桥等核心产品,首日即获得德国博世集团关注;丹东华洋纺织服装集中展示柞蚕丝面料及成衣,其天然抗菌、植物染色等技术优势受到客商青睐,并与匈牙利本地品牌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活动期间,丹东市经贸代表团还与匈中经济商会主席及来自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的代表举行座谈,详细介绍丹东区位、产业等优势资源,表达积极拓展欧洲市场的意愿。我市将充分发挥边境口岸优势,重点推动汽车零部件、农水产品、轻纺产品等特色产业通过商会网络平台出口中东欧市场。  代表团还赴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实地考察,双方就丹东作为边境口岸城市如何加强与中欧园区的陆海联运合作展开深入交流,力促“东亚—欧洲”国际贸易通道互联互通,提升整体运行效能。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支持本土优质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着力激发与中东欧国家在汽车制造、高端纺织、电子科技等重点领域的合作潜力,持续为打造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注入强劲动能。记者/刘响编辑/邹润
    07/07
  • 【牢记嘱托显担当 决胜之年夺全胜】首单通关!边民互市贸易出口业务开通
      7月3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辆满载边民互贸出口商品的货车经海关查验后缓缓驶出丹东国门湾互贸区,这标志着丹东正式开启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业务“双通道”并行模式,解锁边境贸易全新发展格局。  “边民互市贸易是国家赋予边境地区边民的优惠政策,边民互市贸易出口业务的开通,在原有互贸进口基础上,扩大了边民参与互贸的方式。”丹东国门湾互贸区运营企业负责人介绍。  边民互市贸易出口业务的开通,将有效推动运输、装卸、加工、电商等相关产业链联动发展,为边民提供更多灵活就业岗位,助力人才回流、创业回乡,进一步释放“互市经济”活力,助推“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目标落地见效。记者/刘响编辑/邹润
    07/07
  • 凤城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合作
    为深入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日前,丹东凤城市举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启动仪式暨国际科技成果推介活动,深化和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在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丹东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交会点,正在依托沿边沿海优势,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目前,丹东已形成食品工业、特种矿产品、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仪器仪表五大主导产业集群,特别是凤城的汽车增压器及半轴、农业机械、矿产冶金、新材料产业与乌拉尔分院的研究方向契合度高、互补性强,双方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此次,凤城市与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达成合作,将引入最新科研成果,赋能相关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显著增量”。丹东市将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共架技术转化之桥、共筑平台协作之基、共拓人才融通之路,推动在丹东的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积极融入中俄科技合作联盟。活动现场,凤城市政府、凤城市科技局、辽宁通达轴业有限公司分别与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签订合作协议。记者:王卢莎
    07/07
  • 丹东雏鹰瞪羚企业达156家
    近日,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公示2025年第二批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名单,我市新增雏鹰企业11家、瞪羚企业4家。截至目前,全市雏鹰瞪羚企业总数达156家,提前超额完成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工作目标。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我市持续完善科技企业培育后备库,联合各县(市)区科技部门开展摸底调查与政策宣讲工作。同时,重点培育科技领军企业,推荐3家优质企业纳入省级科技领军企业库。为精准服务企业创新需求,我市深入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通过需求调研和精准对接,已促成149名科技特派员与118家企业建立服务关系,对接技术需求155项,有效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针对科技企业融资难题,我市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创新政银企对接模式。今年1月至4月,全市新投放科技企业贷款4.9亿元,惠及企业263户,贷款平均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70个基点至4.2%。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我市聚焦仪器仪表、汽车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支持企业与省级实验室开展联合攻关,并获得省级重大专项资金支持。下一步,我市将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全面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记者:刘响杜依帆
    07/04
  • 丹东市各经济开发区发展持续向好
    近日,辽宁省商务厅公布2024年全省95个省级以上经开区(含10个国家级经开区)考核评价结果。我市经开区整体排名再创新高,成绩斐然。据了解,本次量化评价围绕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和统筹协调等5类一级指标,及下设39项二级指标,对全省95家省级以上经开区进行全面“体检”。国家级经开区排名中,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排名晋升1位;省级经开区排名中,东港经开区排名提升9名,首次跻身全省十强;宽甸经开区更是强势跃升20名。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充分彰显我市经开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和卓越成效。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丹东始终将经开区建设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目前,全市共辖8个经开区,包括1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和7个省级经开区,覆盖东港、前阳、凤城、宽甸、金山、振兴、振安等重要区域。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经开区强则全市经济强”为战略导向,将经开区改革创新纳入全市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全力推动其发展。市商务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协同相关部门,为经开区的发展壮大提供全方位支持与服务。2024年,我市8个经开区合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5.8亿元,约占全市总量的半壁江山,同比增长16%,增速远超全市平均水平。在规上工业增加值、税收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进出口等关键指标上,均实现大幅增长。经开区已然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持续为全市经济的繁荣稳定注入澎湃动力。下一步,市商务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会同相关部门,加速改革步伐,全面激发经开区发展活力,助力全市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创造新辉煌。记者:刘响
    07/04
  • 总投资5.2亿元 丹东赴珠三角招商诚意满满
    近日,市经合中心及东港市、凤城市、合作区相关负责人赴深圳,参加辽宁—珠三角招商引资促进周活动。此次招商引资促进周活动是辽宁省深化与珠三角地区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旨在通过精准对接引进优质项目,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丹东市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特别选取3个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性强的项目重点推进,涵盖智慧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及5G智能终端等新兴产业领域,总投资达5.2亿元,凸显丹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鲜明导向。据了解,东港市华凯智慧燃气物联网(IOT)产业化项目聚焦燃气安全与智能化管理,计划投资1.2亿元,建成后将提升区域燃气智慧化监管水平;矿产资源绿色高效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2亿元,致力于推动矿产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助力循环经济产业链延伸;中桥5G智能终端项目同样投资2亿元,瞄准5G技术应用场景,将助力丹东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化迈进。此次招商引资促进周活动期间,中桥5G智能终端项目参加省集中签约。我市将继续围绕重点产业开展系列对接洽谈,进一步拓展与珠三角地区的合作空间,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注入强劲动能。记者:邢漫
    07/04
  • 数据共享跑出“加速度”
    日前从市数据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推进公共数据资源规范化共享工作,为数字政府建设和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注入新动能。截至目前,依托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已累计发布数据目录6176条,汇聚公共数据5.1亿条,构建起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协同数据“快车道”。近年来,我市以“数据共享、服务提质、安全可控”为目标,着力推动公共数据资源“聚、通、用”协同发展,以高质量数据服务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让数据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群众获得感的动力引擎。以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为中枢,目前已全面建成“数据直达(市级端)”系统,完成78个数据接口对接与目录、资源等8大功能模块的开发,实现对分散数据资源的标准化整合与动态更新。通过优化数据归集路径,强化跨层级、跨部门数据实时交互能力,今年上半年全市共享数据接口调用量突破90万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2%,显著提升数据调用效率和响应速度。“通过标准化数据质检、精准整改和技术支持,我市数据共享效率和服务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我市聚焦企业群众办事“堵点”,深化综合窗口改革,着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扩面提质。其间,通过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实现了业务流程大幅优化,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高效便捷。记者:刘作庆
    07/03
  • “智改数转网联”跃新阶
    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省级数字化车间及先进级智能工厂认定名单,合作区三家企业凭借突出的智能化建设成果成功入选,标志着该区深入落实省、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战略部署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丹东克隆集团数字化车间获评省级数字化车间,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曲轴加工智能工厂与丹东通博电气自动化仪表生产智能工厂双双跻身先进级智能工厂行列。这三家企业的成功入选,是合作区推动“智改数转网联”的生动体现。通过深度应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企业不仅打通数据壁垒,精准优化关键环节,实现生产经营全链条数字化协同升级,还有效缩短产品交付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合作区紧紧围绕“智改数转网联”核心任务,创新实施“点线面”一体化推进策略,全力提升工业企业数字化水平。推广“化整为零”“轻量转型”模式,精准培育“标杆企业”,形成示范效应;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改造,实现“链式转型”,提升整体竞争力;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大力推进“园区转型”“集群转型”,加速政策、技术、应用资源向园区集聚。截至目前,合作区已有省级数字化车间5个、先进级智能工厂2个。这些企业不仅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释放示范效应,为合作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树立了“风向标”,更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合作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强化政策引导与服务支撑,深化“点线面”一体推进策略,加快企业“智改数转”步伐,助力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王一淞
    07/03
  • 多领域发力冲刺高质量发展
    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日前,2024年度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公布,金山经济开发区位列第25名,其中“统筹协调”子项目评价获得全省第2名,“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子项目评价得分均高于全省平均值。今年以来,金山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核心主题,在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安全生产、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等多个领域全面发力。金山经济开发区通过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线上线下招商相结合等模式,积极对接优质项目。上半年共开展“走出去”“请进来”32次,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达3.93亿元,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深入实施“腾笼换鸟”,加大盘活存量资产力度,推动盘活通泰、宇拓两大闲置地块,总面积达3.95公顷。积极搭建企业间合作桥梁,推动金洋针织有限公司与中智精纺达成租赁协议,盘活闲置厂房8000平方米。切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简化审批流程,共完成8个备案项目。构建银企对接桥梁,梳理上报融资需求2.6亿元。为保障安全生产形势稳定,金山经济开发区以“零事故、零伤亡”为目标,先后开展两轮专项检查,排查64家企业,完成31项问题整改;完善《金山经济开发区2025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修订《金山经济开发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金山经济开发区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明细表》,构建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切实筑牢安全防线。下半年,金山经济开发区将持续狠抓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支持传统产业“数转智改”,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实现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加强银企对接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强安全监管及环保监管,深化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为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记者:于国洪
    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