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丹东
- 精细服务 外贸跑出“加速度”年初以来,丹东市商务局从优化营商环境入手,用“有温度”的服务,助力外贸跑出“加速度”。据统计,今年1—2月,丹东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6.5亿元,同比增长4.1%,增幅排名全省第四。为了帮助重点外贸企业精准掌握政策,丹东市商务局主要领导担任“辅导员”,深入新东方智衣(丹东)科技有限公司、九三集团丹东大豆科技有限公司、丹东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向企业负责人和员工“一对一、面对面”宣讲扶持政策,鼓励企业用好政策“杠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九三集团丹东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商务局上门宣讲政策,让我们的发展底气更足了。”建立外贸企业“服务员”制度,制定全年联系走访计划,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建立问题台账,助企纾困。目前服务范围已覆盖265家外贸企业,后续还将扩大。前不久,丹东颢宜粮油销售有限公司在开展第一笔商品进口业务时,因不熟悉相关手续办理流程,遭遇困难。市商务局相关科室了解情况后,全力以赴协助企业起草申请书,协调省商务厅缩短审批时间,帮助企业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企业负责人说:“没想到1个小时就把全套手续办完了。商务部门服务态度好,我们回丹东创业的选择是对的。”该企业第一批进口商品已于3月2日顺利靠港,货值约200万元。在挖掘外贸增量的过程中,市商务局紧紧抓住“产+销”合作关系,帮助生产企业联系专业外贸企业,协助办理出口许可证,通过高效服务将产销两端的企业紧密连接,实现互利共赢。2月份,在市商务局的协调下,去年12月在我市注册成立的辽宁潞博奥进出口有限公司成功完成出口业务,货值约38万元。市商务局充分发挥口岸办职能作用,定期组织丹东海关、大东港海关、丹东港口集团等部门和企业,召开口岸联席工作会议,反馈企业在通关、靠港、装卸等方面的诉求,及时研判形势,“想在企业先、跑在企业前”,助力企业顺利开展进出口业务。据了解,丹东港1—2月完成货物吞吐量574万吨,同比增长34.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7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9.1%;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17.3万吨,同比增长50.7%。市商务局成立工作专班,多次与丹东海关沟通,破解互市贸易进口商品种类少的瓶颈。国门湾互贸区1—2月进口额1500万元,为一季度“开门红”提供了增量支撑。下一步,丹东市商务局将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中国—瑞典贸易投资对接会、法兰克福国际全品类消费品展览会等国内外重点展会,以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服务“温度”,助力丹东外贸高质量发展。记者:刘响03/26
- 丹东市高效办结首例跨省“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企业破产信息核查是2024年国务院提出的“高效办成一件事”中13个重点事项之一,对于加速破产案件办理进程,有效化解企业债务、盘活企业资产有着重要意义。近日,首例跨省“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在我市办结,标志着丹东市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进程中又迈出坚实一步。北京某公司破产管理人通过辽宁政务服务网“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平台,与丹东市数据局取得了联系。其代理的北京某企业进入破产程序,涉及丹东分公司的房产、车辆等8类核心资产需跨省核查,但因企业注册地限制无法线上办理,线下又面临7个部门分头跑的困境,破产办理陷入僵局。接到诉求后,丹东市数据局立即启动“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线下流程,考虑到该公司非本省注册,无法在线办理信息核查,且信息核查涉及大量敏感数据,丹东市数据局为其提供了跨省查询绿色通道,协调联动公安、自然资源、人社、医保、公积金、市场监管、税务等7家部门,根据破产管理人提供的法院调令等有关材料,提前核查好车辆、房产、社保、医保、公积金、企业注册登记及缴税等相关信息。该破产管理人抵达丹东后,经各部门现场核实,仅用2.5个小时,破产管理人便拿到了8份相关破产信息核查报告。“在全国多个城市办理过破产信息核查,只有在丹东,我真正感受到了政府的真诚、热情与高效!”该破产管理人由衷地赞叹道。企业破产信息核查涉及企业注册登记、车辆、不动产登记、社会保险参保缴费记录、医保缴存、企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缴存、税务登记等多项信息查询。以前,破产管理人查询破产企业有关信息时,需携带各类证件和文书资料奔走往返于多个部门,尤其是跨省破产信息的核查,协调难度大,跑动次数多,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影响破产清算效率。针对企业破产处置中的“信息孤岛”顽疾,丹东市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开展了“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工作,将原来分散在7个部门的9类23项核查事项集成办理,针对我省行政区域范围企业破产案件,实现线上核查材料一次提交、一个环节即可办结。下一步,丹东市数据局将聚焦完善协作机制,深度优化“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办理流程与系统功能,主动拓宽“一件事”联办事项的覆盖范围,全力推动政务服务效能再上新台阶,不仅要为企业量身打造更贴心、更高效的服务方案,更要通过优质服务为市场经济稳健前行注入强劲动力,以政务服务的“加速度”赋能企业发展的“新高度”。记者:刘作庆03/25
- 项目为笔产业为墨 绘就决战决胜新画卷又逐春风起,万物焕新生。夯基立柱的轰鸣是发展的鼓点,穿梭往来的车辆织就奋进的画卷……3月17日上午,丹东与全省同步举行2025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55个重点项目于当日集中开工。丹东成为全省四个主会场之一,既是省委、省政府对丹东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丹东发展潜力和后劲的殷殷厚望。塔吊不停运转,各种机械马力全开,工程车辆穿梭作业……走进各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建设者们正抢抓施工黄金期。这55个集中开工项目犹如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产业层次优、创新能力强、带动潜力足,在某种意义上,是我市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是贯穿全市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带动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更是成就丹东打赢决胜之战的重要引擎。总投资7.5亿元的丹东新建粮食仓储项目是省央地合作重点项目。边境经济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高富伟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丹东粮食仓储能力,完善物流体系,促进粮食产业发展,对服务三农、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华电丹东266万千瓦风火一体化项目,是丹东市政府与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携手策划推进的“中国华电丹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集群”先导工程。华电(丹东)海上风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金亚辉表示,该项目建成投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85亿千瓦时,新增680万吉焦供热能力,不仅保障了丹东市未来20年的城市热力发展需求,也为辽宁省未来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绿色电力保障。年初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丹东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谋划项目、跑部进京,赴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地招商引资,逐个县(市)区、逐个项目精准调度,在全市掀起了大抓项目建设的热潮。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先后两轮深入8个县区(经济区)现场办公,建立“日周旬月季”调度机制推动落实。重点经济部门组成专班包县区巡回指导,形成全市“一盘棋”、奋战“开门红”格局。全市上下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各县(市)区依托“项目图谱”“政策图谱”“招商图谱”,不断推进投资项目增数量、壮体量、上速度,确保高质量重大项目建设接续有力,为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奠定坚实基础。振安区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64个,总投资121.3亿元,涉及民生、文化、环保和工业等多个领域,全面打响项目招引、落地开工、建设推进的攻坚战。振兴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分秒必争抓建设,紧锣密鼓谋开工,全区各职能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开通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审批时间,提高服务效率,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元宝区树牢“以项目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全面掀起了大抓项目的比拼热潮,全年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50个,其中新建项目18个、续建项目32个,总投资135.5亿元。抓投资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2025年,我市继续把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全市计划开复工500万元以上项目720个,年内完成投资367.6亿元。一季度,全市将有435个项目开复工,计划开复工率达60%。从项目类型看,不仅涵盖了产业类、社会民生类、基础设施类,在新兴产业领域也有布局。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以全省集中开工为契机,充分发挥重大项目投资的牵引作用,立足“拼抢争实”,紧盯项目落地率、开工率、投资完成率,推动项目建设再提速、再提质、再提效,细化各项服务保障措施,推动工作量、实物量、投资量“三量齐升”。以项目为笔、产业为墨,决策者、建设者们正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画卷上,奋力书写决战决胜的丹东篇章。记者:刘青李雯琪03/25
- 【牢记嘱托显担当 决战之年夺全胜】奋力夺取“开门红”丨宽甸举行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大会3月20日,2025年宽甸满族自治县首季“开门红”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大会举行,京岛(上海)实业有限公司、嘉本(海南)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辽宁中创铝业有限公司、丹东创严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溪时达经贸有限公司等29家企业参加签约。今年以来,宽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发展战略,奋力夺取首季“开门红”。在签约项目中,投资1亿元的年产1万吨铝门窗型材项目位于宽甸经济开发区城南产业园区,建设内容包括新建生产车间、办公楼等,购置挤压机、时效炉、抛光机、固化炉等设备20台(套)。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生产铝门窗型材1万吨,年产值2亿元,利税2600万元,新增就业40人。项目正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准备进行土地组报卷。投资1亿元的福强玻璃深加工项目计划新建16000平方米厂房,预计2026年投产后,可实现产值3000万元,2027年、2028年产值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2029年产值过亿、利税300万元以上。宽甸欣颖矿业有限公司改造升级项目,总投资1.21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将于今年7月开工,建成后预计年生产铁精粉30万吨,年产值2亿元,利税5825万元,为160人提供就业岗位。投资1.9亿元的大牛沟旅游开发项目,位于步达远镇大牛沟村和高岭地村,占地面积120亩,景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今年5月开工。项目建成后,年可接待游客2万人,实现旅游收入6000万元,带动就业100人。项目总体规划已完成,即将进行民宿及游客接待中心的建设。一季度是全年的“风向标”。参加签约的企业家代表在发言中表示,在宽甸投资信心满满,将竭尽全力助推宽甸高质量发展。记者/曲丹凤03/24
- 丹东企业组团参加第五届中国跨交会3月18日至20日,第五届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市商务局组织丹东欣时代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辽宁超粤激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参展,参展企业数量位居辽宁全省之首。延伟机械等4家企业入驻辽宁特装展区,全方位展示丹东行业优势。展会期间,丹东企业收获意向订单近千万元,涉及仪器仪表、日常消费品等多个品类;成功与亚马逊、eBay、Shopee等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建立联系,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与20余家物流、金融、技术服务等领域服务商进行对接,寻求全方位支持。展会期间,市商务局组织丹东参展企业代表参加中国闽商跨境大会暨跨境电商创业分享会、2025年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座谈会、福州海狮数智中心调研等多项活动,深入了解行业前沿动态。超粤激光等企业借助展会平台,成功对接众多跨境卖家,拓宽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了解市场需求,为产品优化和新品研发提供依据。欣时代等企业谋划从热门品类入手,借助新兴跨境电商平台打开国际市场。鑫石贸易等企业谋划与专业跨境服务机构合作,解决物流、海外仓等难题。未来,市商务局将在线上平台及线下产业园区建设方面整合相关经验和资源,探索适合丹东实际的跨境电商发展模式,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区域合作,全面推动申建跨境电商综试区审建工作。记者/刘响03/24
- 实施“提升工程” 激发市场活力今年,市市场监管局统筹实施“消费环境”和“品牌建设”提升工程,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助力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定期调度各县(市)区经营主体发展情况,培育一批“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深化认缴登记制度改革,积极落实《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推进经营主体设立、变更、注销业务“一网通办”。开展第四届“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实施“千亿送贷”,搭建质量支撑、标准引领等服务载体,分型分类提供精准帮扶,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突出公正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实施“净源2025”专项行动,遏制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抽查机制;加强殡葬、医药等重点领域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加大对广告导向的监管力度,加强电子计价秤、加油机等计量器具监管,加大对出具虚假、不实报告行为的处罚力度。开展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深化在线消费纠纷机制建设,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开展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行动、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行动,加强强制检定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鼓励企业、科研院校、行业协会研制仪器仪表、特色农业等重点领域标准,推动2025年丹东市地方标准研制,鼓励企业建立“首席标准官”制度。鼓励、推荐企业申报省长质量奖等奖项,积极推进“辽宁优品”品牌建设。深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贯彻,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记者:王俊03/24
- “链”上发力 释放招商“强磁场”3月18日至21日,丹东市振安区经合中心赴南京开展招商活动,积极对接优质企业,拓展合作领域。近年来,振安区立足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聚焦区内汽车零部件加工、电力装备制造、净化材料生产、纺织服装加工等产业链,实施以商招商、技术革新驱动招商、文体旅融合招商、资产重组招商等多元招商策略,形成多维度、全方位招商工作格局,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通过“雏鹰企业”辽宁康宁药业有限公司,振安区成功招引客商投资创建鸿昇源(辽宁)科技有限公司、星创数字医疗科技(丹东)有限公司。九连城镇通过行业内企业,引进凉电水泥电杆制造等项目,推动产业格局进一步完善。3月18日,在隆盛铸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赶订单。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深耕线束、车桥等汽车零部件生产,持续加大投入,推动技术迭代和工艺优化,提升产品品质。目前,隆盛铸造ATM线束流水线二期项目正在筹备,落地后将进一步完善振安区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链,提升整体竞争力。振安区充分挖掘本地资源,打造文体旅融合发展项目,吸引企业投资,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目前,五龙背新建温泉宾馆项目已签约;投资2亿元的五龙山风景区景观提升项目已竣工,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为游客打造全新体验。今后,振安区将依托该项目,不断拓展温泉康养产业链。日前,位于振安区的丹东华洋纺织服装有限公司成功收购德国品牌德拉哈耶,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正与香港爱登堡国际投资集团旗下的爱登堡(中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联合推广本土户外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丰富纺织服装加工产业链。近两年,振安区不断梳理产业链企业名单,推进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成功盘活20多处闲置资产,精准招引客商。此外,依托丹东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区内企业数字化升级,推动产业链向智能化方向延伸,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记者:姜慕馨03/24
- 建设“千帆竞” 发展“春潮涌”年初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丹东市聚力推动项目攻坚,科学谋划实施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重点项目,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依托“项目图谱”“政策图谱”“招商图谱”,不断推进投资项目增数量、壮体量、提速度,确保项目建设接续有力,为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奠定坚实基础。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2025年全市确定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以上的目标任务,全年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720个,总投资1592.9亿元,计划完成投资367.6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382个,总投资811.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1.1亿元;续建项目338个,总投资781.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6.5亿元。计划实施亿元以上项目200个,总投资1436.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3.6亿元。谋划储备重点项目902个,总投资49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90个,总投资4695亿元。一季度,全市计划开复工500万元以上项目435个,总投资794.3亿元,预计完成投资78.1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11个,总投资80亿元;续建项目324个,总投资714.3亿元。计划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139个,总投资692.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9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8个,续建项目121个。从行业看,工业项目186个,总投资24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6.5亿元;农业项目62个,总投资18.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7亿元;服务业项目29个,总投资83.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亿元;基础设施项目75个,总投资5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亿元;能源项目2个,总投资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亿元;交通项目1个,总投资33.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亿元;社会事业项目35个,总投资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5亿元;房地产项目45个,总投资32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2亿元。3月17日,全省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动员大会举行,我市55个500万元以上新建项目开工,总投资4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4亿元。接下来,丹东市将全力抓好计划实施项目,压实年度投资任务,抢抓建设时间节点,签约项目抓落地、计划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积极协调各类要素,推动2025年计划实施项目早开工、早建设,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供强力支撑。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实施进度。严格落实市政府领导包保制度,狠抓重点项目攻坚,重点跟踪服务保障67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倒排工期、压茬推进,抢抓有效时间,全力推动华电金山热电二期、国家级现代化海洋牧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尽早开工;推动宽甸兴边沿江公路、庄河—丹东天然气管道等一批项目加速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和有效投资;推动兰光服装新建隔离衣防护服口罩等防护用品加工生产线、辽宁绿丹药业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中药提取等一批项目提前竣工。做深做实谋划储备项目前期工作,继续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国债等支持方向,充分挖掘政策“含金量”,精准用好政策“工具箱”,谋划储备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抓紧开展前期相关工作,力争一批新的投资项目尽快落地,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记者:邢漫03/21
- 重点推动200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复工总投资7.5亿元的丹东新建粮食仓储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总投资9亿元的锦城电力100MW新型独立调频储能电站项目,进入开工倒计时;总投资25亿元的亨通电力产业集团海洋能源智慧互联项目,上半年可开工建设……连日来,丹东市各重点项目纷纷按下“快进键”,以项目建设的“开门红”,带动经济发展“全年红”。坚持抢跑争先,起步冲刺,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创新要生产力,是丹东市聚焦“再造一个新丹东”目标任务,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的生动实践。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把重大项目作为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今年,丹东市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720个,总投资1592.9亿元。其中,重点推动200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复工,包括总投资406.5亿元并已全部列入市级领导包保重点项目清单的67个新开工项目,总投资740.1亿元的133个续建项目。聚力“招大引强”,丹东市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营商环境建设贯穿全年。围绕去年末就已“抢跑”部署开展的招商“冬季会战”和接下来的“春季、夏季、秋季”招商会战,丹东市以招商、项目、政策等图谱为参照系,拼抢争实,干字当先。截至目前,一季度计划开复工的435个500万元以上项目,实现应开尽开;到位内资完成年计划近1/3;谋划储备重点项目902个,总投资49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90个,总投资4695亿元。紧盯项目落地率、开工率、投资完成率,丹东市细化各项服务保障措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谋划项目,带队到国家部委争取项目资金,赴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地招商引资,到各地区调研督导,近期又组织四大班子听取所有副市长、副市级领导分管的项目工作汇报,逐个过堂调度,持续开展头脑风暴,全力以赴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抓改革、促创新、扩开放、兴文旅、惠民生,一以贯之打好系列“组合拳”,去年丹东地区生产总值跨越千亿门槛,今年正发力高质量站稳千亿台阶,为“再造一个新丹东”聚力夯基。记者:黄宝锋王卢莎03/21
- 精细服务助推外贸提质增效年初以来,丹东市商务局从优化营商环境入手,用“有温度”的服务,助力外贸跑出“加速度”。据统计,今年1—2月,丹东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6.5亿元,同比增长4.1%,增幅排名全省第四。为了帮助重点外贸企业精准掌握政策,市商务局主要领导担任“辅导员”,深入新东方智衣(丹东)科技有限公司、九三集团丹东大豆科技有限公司、丹东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向企业负责人和员工“一对一、面对面”宣讲扶持政策,鼓励企业用好政策“杠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九三集团丹东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商务局上门宣讲政策,让我们的发展底气更足了。”建立外贸企业“服务员”制度,制定全年联系走访计划,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建立问题台账,助企纾困。目前服务范围已覆盖265家外贸企业,后续还将扩大。前不久,丹东颢宜粮油销售有限公司在开展第一笔商品进口业务时,因不熟悉相关手续办理流程,遭遇困难。市商务局相关科室了解情况后,全力以赴协助企业起草申请书,协调省商务厅缩短审批时间,帮助企业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企业负责人说:“没想到1个小时就把全套手续办完了。商务部门服务态度好,我们回丹东创业的选择是对的。”该企业第一批进口商品已于3月2日顺利靠港,货值约200万元。在挖掘外贸增量的过程中,市商务局紧紧抓住“产+销”合作关系,帮助生产企业联系专业外贸企业,协助办理出口许可证,通过高效服务将产销两端的企业紧密连接,实现互利共赢。2月份,在市商务局的协调下,去年12月在我市注册成立的辽宁潞博奥进出口有限公司成功完成出口业务,货值约38万元。市商务局充分发挥口岸办职能作用,定期组织丹东海关、大东港海关、丹东港口集团等部门和企业,召开口岸联席工作会议,反馈企业在通关、靠港、装卸等方面的诉求,及时研判形势,“想在企业先、跑在企业前”,助力企业顺利开展进出口业务。据了解,丹东港1—2月完成货物吞吐量574万吨,同比增长34.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7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9.1%;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17.3万吨,同比增长50.7%。市商务局成立工作专班,多次与丹东海关沟通,破解互市贸易进口商品种类少的瓶颈。国门湾互贸区1—2月进口额1500万元,为一季度“开门红”提供了增量支撑。下一步,市商务局将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中国—瑞典贸易投资对接会、法兰克福国际全品类消费品展览会等国内外重点展会,以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服务“温度”,助力丹东外贸高质量发展。记者:刘响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