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雨情就是命令!丹东多部门全力以赴筑牢防汛“人民防线”连日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我市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各地区各部门第一时间响应、迅速行动,从城区到乡镇,从街道到社区,织密织牢防汛安全网,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那些在雨中坚守的身影,如同一束束光照进人们心中,温暖而坚定。 振安区:事事心中有底,层层压实责任 振安区全面压实防汛责任,镇街联动、多点发力,积极应对强降雨带来的多重风险。五龙背镇组织镇村干部深入村屯,对老旧房屋、低洼地带、山洪危险区等重点区域进行隐患排查,安排专人巡查河道沟渠,保障排水畅通。汤山城镇制定紧急修复方案,协调整改风险隐患点4处。 同兴镇调派机械清理排水沟100余米,提升龙母村周边排洪能力。九连城镇实行24小时值守和“包片巡查+重点盯防”机制,新增隐患点第一时间布设警戒。楼房镇安排专人监控梨树水库水位,开展不间断巡逻。 鸭绿江街道对辖区老旧小区、低洼路段、险房危房等点位开展拉网式排查,成立党员志愿者转移安置小组,做好特殊群体转移准备。珍珠街道增设水泵清淤提效,走访养老院重点排查安全隐患。太平湾街道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开展防洪闸门开关演练,累计操作吊装20余次,有效提升江堤应急处置能力。 振兴区:全链条构筑安全屏障 振兴区从物资储备到信息预警,从隐患排查到转移安置,全方位构筑防汛安全屏障。汤池镇实施“物资下沉”策略,将32类抢险物资预置在重点区域。花园街道联合民警对未拆迁楼宇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到隐患清零。 帽盔山街道组织清淤白房河河道,应急分队迅速清理道路积水,预设安置点物资齐全。永昌街道以“线上+线下”双轨联动,开展“敲门行动”重点关照特殊群体,实现预警信息秒级直达。纤维街道建立34人应急队伍,设立避险点并组织5场实战演练,覆盖转移、抢险等7大科目。 元宝区:第一时间响应,迅速处置险情 元宝区各镇街迅速召开防汛工作会议,确保人员、物资、响应三到位。金山镇出动百余人、两台机械疏通河道,转移高风险群众5户8人。七道街道储备沙袋、铁锹等物资,合理规划保障随时可用。 九道街道开展沙盘推演,明确16户险房与各类风险点。兴东街道实行网格化巡查,闭环整改隐患56处。广济街道设立警示标识、专人值守,目前已安全转移安置群众7户11人。 东港市:多线作战,全市总动员 自7月1日起,东港市8座水库陆续开闸预泄,腾库迎洪。各乡镇清障河道,实施实时动态监测。城区13座泵站全天候值守,26个在建工地全面停工加固,300人应急队伍严阵以待。2039艘渔船全部在港避险,贝类作业人员已全部安全转移。 凤城市:精准预警,提前转移群众161人 7月3日,凤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多轮预警,并派出4个督导组赴各乡镇督查。目前,已安全转移地质灾害隐患区群众161人,其中赛马镇48人,爱阳镇113人。 宽甸满族自治县:严防死守,筑牢基层防线 宽甸落实县乡村三级包保责任,全面开展河道巡查、险点盯守,抢险队伍随时待命。河道内各类作业全部叫停,确保群众绝对安全。 气象部门:以“迅”制“汛”精准预警护万家 6月29日至7月3日,丹东遭遇今年以来最强区域性强降雨。市气象部门强化预报预警,升级“131631”递进式服务机制,联合多部门开展5次地灾气象风险会商,发布预警信息15条,滚动推送气象信息7期,累计触达用户超3.5万人次。 消防救援:闻汛而动,排涝抢险保民生 7月3日15时11分,振兴区瓦房村排涝求助报警后,中和路消防站出动2车10人,快速处置2户院落积水。汛期期间,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全天候备勤,确保第一时间响应处置险情。 应急管理部门:强化监管压实责任 应急管理部门对危化企业、非煤矿山、尾矿库开展拉网式督查,对“头顶库”17户居民再次核查安置预案,织密化工、矿山、工贸企业“三道防线”,确保“隐患清零、物资备战、责任到岗”。 国网丹东供电公司:打好“电力防汛仗” 启动应急机制后,公司41支抢修队伍、711人严阵以待,全面巡查91条重点线路和132座变电站,优化调控策略,并通过多渠道普及安全用电知识。 铁路丹东站:暖心服务,守护旅客平安出行 车站加密排水巡检频次,在进出站通道铺设防滑垫,加派工作人员引导重点旅客安全乘降。调图过渡期间确保运行平稳、服务有序。李冀宁刘佳利李瑞晗赵福来陈薪成王思阳孙林王燕记者/周广庆刘作庆张瑞曲丹凤王一淞于国洪邢漫李冉霞李彤编辑/邹润07/04
- 丹东至北京提速了7月1日13时25分,备受瞩目的复兴号G964次丹东至北京标杆列车正式发车。7月1日零时起,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京沈高铁开行时速350公里复兴号标杆列车。丹东至北京间最快旅行时间为4小时4分,缩短61分钟,进一步拉近丹东与首都间时空距离,密切沿线城市间联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儿子,这趟车4个多小时就能到北京,早点来接我们!”丹东站候车大厅里,张先生和妻子拖着行李箱,一边看着手机上的车次信息,一边和儿子视频通话。二人要前往北京看望工作的儿子,以前坐高铁需要5个多小时,现在只要4个多小时,一家人都很高兴。针对7月1日调图,丹东站提前谋划、周密部署,积极组织对涉及股道变化的21列,涉及时刻变化的47列列车逐岗位进行培训。同时,利用官方平台及时发布列车时刻调整、车次变更等重要信息,在扶梯、地道等重点处所增派服务引导人员,开辟安检、检票进站、站台乘车专用绿色通道,为旅客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务。记者:周广庆07/04
- 空铁联运出行无忧日前,记者从丹东机场获悉,在停航期间,丹东机场与沈阳桃仙机场,合力打造空铁联运“无忧出行”模式,通过建立联动机制、打通服务链条,为丹东旅客提供优质航空服务。旅客可通过12306、携程、同程等渠道,一键购买“空铁联运”组合票。通过南方航空app购买空铁联运产品,境内航线可享受购票优惠。广大旅客从丹东出发,乘坐高铁一个半小时即可抵达沈阳。目前,沈阳桃仙机场运营航线163条,包括国内航线150条,国际及地区航线13条。其中,单日出港航班量达到10班的客运通航点有14个,包括上海23班、成都15班、青岛12班、深圳10班;广州、南京、西安航线高峰期间日均航班14班;重庆、长沙航线高峰期间日均航班12班。国内外各条航线航班充足,满足旅客的不同出行需求。从沈阳站、沈阳北站可搭乘地铁或机场大巴到达机场;沈阳南站距离机场较近,旅客可以选择出租车到达机场。值得关注的是,自7月1日起,沈阳南站也将开通机场大巴,往返机场全程免费。广大旅客需要注意的是:要预留合理的换乘时间。火车到站时间到飞机起飞时间建议不少于2.5小时,飞机降落到火车开车时间建议不少于1.5小时。火车与飞机对于行李要求标准不同,例如:乘机区分手提行李、托运行李,超100ml液体需托运、含锂电池电子产品及充电宝需随身携带等,广大旅客需要做好调整。如果在出行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拨打沈阳桃仙机场旅客服务热线024-96833获取帮助。记者:景媛媛07/04
- 12367平台架起国门服务"暖心桥"连日来,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组织开展12367服务平台主题宣传月活动,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便捷高效的移民管理服务新体验。活动期间,丹东港边检站以旅客验放大厅为“前沿阵地”,通过设立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向船员、过往旅客解答平台建设背景与业务受理范围等问题。12367是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统一受理移民管理领域业务咨询、意见建议等服务诉求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是中国移民管理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一体化“客服中心”。以受理出入境证件办理、口岸证件查验、边民往来、外国人停留居留、国籍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咨询、意见建议以及违法线索举报等主要服务内容。12367充分运用互联网云部署和人工智能技术,全面连接全国边检机关和各地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咨询投诉热线座席,一号接入、分类受理中外人员提出的移民管理相关政策咨询、意见建议等服务诉求,提供“7×24”小时全天候、多语种人工服务。还在“移民局12367”APP客户端和微信、支付宝小程序中开通了“12367在线服务”功能。12367服务平台系统将面向来电人统一提供语言和业务两层语音导航选项,根据来电人员实际需求和地理位置,智能流转办理来电事项。境内拨打12367,系统将向来电人提供中、英、俄、日、韩五种语言选项。选择中文的来电,系统将向来电人提供“口岸通关和边境通行”“出入境证件”“意见建议”和“投诉举报”4个业务选项。境外拨打12367,系统将统一转至国家移民管理局移民事务服务中心话务座席接听处理,提供中文普通话、粤语以及英、俄、日、韩6个语言选项,便利海外公民、港澳台地区人员以及外籍人士拨打。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指导意见》要求,12367服务平台要以分中心的形式归并到所在地12345热线,打个比方,12345是咱们国家政务服务热线的“总客服”,而12367是专属国家移民管理服务机构的“分客服”。涉及口岸通关、证件查验及边检现场业务类咨询,可以选择“1-口岸通关和边境通行”业务选项。涉及出入境证件及签证、签注办理等相关咨询,可以选择“2-出入境证件”业务选项。记者:刘馨忆07/04
- 丹东夏韵“鲜”在舌尖 “爽”意无限!07/03
- 东港前夜星光灿烂在6月30日举行的“又见东港”公益晚会上,多位知名影视歌艺人和铁路文工团演员齐聚一堂,通过歌舞表演、嘉宾互动等形式,以文艺力量展现东港自然风貌、人文底蕴和发展成就,助推东港农文旅融合发展。晚会在中国铁路文工团有限公司带来的大型舞蹈中拉开帷幕。主持人张泽群和柯蓝结合自身感受,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优质的地方特产、优厚的文化资源、优越悠然的城市生活“五优”全程推介东港。《再回首》《梅花三弄》《得意的笑》《爱江山更爱美人》《红蜻蜓》《祝你一路顺风》《归来》《唱支山歌给党听》《闪闪惹人爱》《家在东北》……姜育恒、吴奇隆、李丽芬、白景屹、白雪、高文致、刘一鸣等歌手以一首首金曲带领观众回忆经典,多次引发全场大合唱。其中,姜育恒和白景屹还特别演唱专为东港大孤山创作的歌曲《孤山寄情》和《孤山春》。陈意涵、张歆艺等嘉宾则通过东港记忆问答、方言猜猜猜等趣味互动环节,大力推介东港草莓、梭子蟹、蓝莓、杂色蛤、大黄蚬等农特产品和大孤山、大鹿岛等旅游风景区。晚会在歌手董飞、徐瑞阳与铁路文工团共同演绎的歌舞《我爱你中国》中落下帷幕。07/03
- 丹东各界这样庆“七一”7月1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更是每名党员心中的神圣时刻。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丹东各界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重温入党誓词7月1日上午,抗美援朝纪念馆党委组织开展庆“七一”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全馆60多位党员身着正装、佩戴党员徽章,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序厅庄严宣誓。3193名党员获颁纪念章“七一”前夕,我市有3193名党员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据悉,“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对象是党龄达到50周年、一贯表现良好的党员。纪念章通径50毫米,材质为铜和锌合金,主色调为红色和金色。2021年以来,我市已有2万余名党员获颁纪念章。深化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7月1日,市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以“深化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为主题,组织宽甸虎山镇新合村30余名党员干部参观“丹东舰”。讲解人员以生动鲜活的事例和大量详实的数据,让党员干部深刻感受到国防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振兴区举行庆“七一”系列演出。元宝区举行职工群众合唱汇演6月30日下午,“决胜勇争先元宝奏华章”元宝区职工群众合唱汇演在元宝区文化馆精彩上演,来自全区各机关、街道、企事业单位的12支代表队用歌声唱响红色旋律,礼赞伟大祖国。薪火相传担使命老少同心颂党恩6月29日,由市中小学生公益平台主办的“童心向党传薪火,使命在肩庆七一”大型文艺演出在万达广场举行,汇聚老少两代人的热情与力量,以艺术为媒,奏响了一曲动人的红色赞歌。铭记党史不忘初心7月1日,丹东市第一中学党委联合丹东海关党委开展“铭记党史不忘初心”庆“七一”主题活动。记者:景媛媛李冉霞王子宁刘沙07/03
- “鸭绿江之声”唱响英雄城 | 丹东市举办合唱汇演庆祝建党104周年今天,丹东市直机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鸭绿江之声”合唱汇演在市文化宫举办。1300余名市直机关党员干部以激昂的旋律和嘹亮的歌声,讴歌党的丰功伟业、礼赞伟大祖国,充分展现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奏响全面振兴新突破决战决胜的奋进强音。市委书记宋诚,市委副书记、市长蒋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兵,市政协主席陈福茂出席活动并为获奖单位颁奖。合唱汇演在《红旗飘飘》的激昂旋律中拉开序幕。各支合唱队伍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一首首经典红色旋律如澎湃浪潮接连奏响,不断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唱出了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我的祖国》深情诉说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眷恋;《跟着共产党走》坚定有力,彰显了党员干部听党指挥的决心……整场合唱汇演气势磅礴,生动回顾党的奋斗历程,深情赞颂党的辉煌成就,饱含着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对党的崇高敬意和浓厚感情,引发全场强烈共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此次合唱汇演活动自5月12日启动以来,得到市直各单位积极响应,74个单位组建了55支合唱团参加,最终13支优胜队伍进入决赛。经过激烈角逐和评委专业评审,本次合唱汇演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及优秀表演奖3名。这场演出既是一次艺术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党课。参与活动的市直机关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把对党的忠诚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立足岗位、奋勇拼搏,为打好打赢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生日献礼。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市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市直及部分中省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老模范、老军人,省市“两优一先”代表及市直机关500余名党员干部共同观看演出。记者/宋琳童仕东赫英强文宋永昆周广庆图07/02
- 丹东各地区周密部署压实防汛责任为科学应对本轮降水,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积极行动,进一步筑牢防汛安全屏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东港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开展专题会商研判,安排部署地质灾害隐患点、尾矿库、水库、河道、城市排涝、危房险房等重点部位防范工作,梳理应急物资、机械、抢险人员落实情况。全面摸排梳理尾矿库、危化企业、低洼易涝点、病险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防汛重点领域、关键部位,包括渔船2039艘、地质灾害隐患点37处、A级旅游景点9个、地下停车场52处、城乡在建工地26处、中小学校115所、幼儿园43所、校外培训机构46所等。凤城市构建全链条防汛责任体系,以及“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强化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目前,凤城市已修订完善254个防汛预案,储备各类抢险物资2万余件,组建镇级防汛抢险队21支,为安全度汛奠定坚实基础。凤城市25座水库和水电站落实“四个责任人”制度,严格执行主汛期坝体巡查制度,明确转移路线和报警方式,全面做好险区群众安置保障各项工作。组建专业抢险队21支742人,村级应急力量4488人,形成“半小时救援圈”。宽甸满族自治县对防汛工作进行紧急动员、科学统筹、精准调度。各乡镇、各防指成员单位严格按照防汛包保责任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细化防御措施,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实时掌握各时段降雨情况,突出做好短时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发布到镇、到村、到户、到人,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做好防汛值班工作,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执行应急值守制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及时上报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记者:张瑞于国洪曲丹凤07/02
- 绷紧“安全弦” 打好“主动仗”6月28日18时至30日11时,历时41小时,丹东市平均降雨量41.9毫米,其中,东港38.5毫米,凤城39.7毫米,宽甸40.1毫米,市区57.7毫米。最大点降雨量出现在丹东市站前,为89.3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为39.5毫米,出现在东港市太平水库。目前,丹东市江河水势平稳,水库无超汛限,各地区无灾情上报。为应对本轮降水,市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适时按预案采取坚决有力举措,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调度防汛备汛工作,要求市防办强化责任体系建立、薄弱环节整治,加强水库、水电站、河道堤防、地质灾害隐患点、尾矿库的巡查值守。市防办要求各地、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落实落细各项防御措施,加强值班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根据汛情变化,积极会商研判,并提前做好人员转移准备工作。下一步,市防办将密切关注雨情变化,加强预报预警,做好信息上传下达,有效开展隐患排查和风险管控。6月30日早,强降雨造成曙光路与临江后街道口出现积水,丹东市市政建设总公司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冒雨及时对路面的积水进行处置,并在雨水井口设置明显的警示牌,确保过往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为保障群众安全度汛,元宝区广济街道迅速行动,重点对险房、险坡、险段及低洼易涝区展开全面排查处置。同时,各社区积极落实人员转移避险工作。截至6月30日,广济街道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初家沟区域险房居民,共转移安置群众7户11人。记者:赫英强张尧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