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丹东市前两月经济运行起步平稳从丹东市统计局获悉,1—2月份,全市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发展态势向新向好,为全年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规上工业开局良好,行业增长面超七成。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从工业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2%,制造业增长6.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8%。分行业看,全市涉及32个行业大类中,有2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同比增长11.2%,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4.9%,纺织服装、服饰业下降1.3%,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2.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8%,汽车制造业增长7.6%,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30.1%,金属制品业增长2.8%,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6.4%。1—2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1.6%,高于全省5.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推进,技改投资势头强劲。1—2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增长28.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1.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4.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0.9%,三次产业投资占比由去年同期21.0:23.2:55.8转变为16.4:36.4:47.2。从重点行业看,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6.1%,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6.4%。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5倍,占全部工业投资的66.4%。消费活力显著增强,城镇乡村保持同步。1—2月份,全市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9亿元,同比增长12.4%。按消费区域分,城镇实现限上零售额19.5亿元,增长11.8%,乡村实现限上零售额2.4亿元,增长16.8%。分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18类主要商品“10升8降”。比重前十位的商品种类中,石油及其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5%,汽车类商品增长0.1%,粮油食品类商品增长27.7%,中西药品类商品增长14.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增长10.7%,家电和音响器材类商品增长1.7%,通讯器材类商品增长80.9%,烟酒类商品增长12.4%,金银珠宝类下降0.6%,饮料类增长19.9%。分商品零售渠道看,限额以上批零单位实现网络零售额0.8亿元,同比增长11.1%。财政收入小幅提升,金融市场运行稳定。1—2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税收收入9.5亿元,增长6.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2亿元,下降19.2%。1—2月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696.7亿元,同比增长6.2%。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544.9亿元,增长2.5%。国际贸易规模扩大,进出口总额实现增长。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26.5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出口总额21.5亿元,下降1.8%;进口总额5.0亿元,增长40.3%。消费价格同比下降,八大类“两涨五降一持平”。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4%,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两涨五降一持平”。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0.9%,衣着类下降2.6%,居住类下降0.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9%,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5%,医疗保健类持平,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7.2%。在食品价格中,猪肉上涨7.2%,水产品上涨2.1%,粮食下降0.1%,鲜菜下降1.8%,鲜果下降3.1%。记者:刘响03/26
- “春风行动”惠民促就业今年1—3月,市人社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总工会、市妇联等部门和单位,共同开展2025年春风行动,做好劳动者换岗流动高峰期和企业复工复产关键期就业服务,全力促就业、保民生、助发展。今年春风行动的主题为“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暖民心”,以农村脱贫人员、低收入群体、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和有用人需求的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依托智慧化市场平台,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目前已举办招聘活动48场,提供岗位9000多个。3月1日在万达广场召开丹东市2025年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暨春风行动启动仪式,来自机械制造、服务、建筑、金融等多个领域的65家企业提供岗位230个。县(市)区公共服务机构组织人员进集市,举办“返乡农民工”招聘活动;安排专人主动与用工企业联系,与相关部门沟通,全面掌握农民工群体就业规模,及时采集企业用工信息,分类统计重点群体(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等)求职需求,推进智慧化公共就业服务向乡镇延伸。此外,我市还开展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需求摸底排查工作,对有就业创业意愿的返乡人员建立台账,做好相关宣传和政策解读等工作。下一步,全市各级公共服务部门将继续广泛征集企业用工信息,根据求职群体需求搭建更多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基层平台和人力资源智慧市场优势,加强对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的宣传解读,及时发布各类招聘活动信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记者:姜慕馨03/25
- 筑牢春季林草“防火墙”近期丹东市大风天气频发,植被干燥易燃,森林火险系数较高。为预防春季森林草原火灾,保障资源安全,丹东市林草局全面落实各项防火措施,严守防火安全底线。加强应急储备。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确保信息传递及时,一旦发生火情,快速反应、迅速出击,实施科学指挥和科学扑救。进一步完善市、县、乡三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足额储备防火物资,建立管理台账,定期盘点清查,及时补充更新,确保物资储备充足可用。严控火源管理。细化火源管控任务,在林区入口、旅游景区、农事用火频繁区域等重点地段,增派值守人员,严格执行进山入林登记、火种收缴等制度,严禁一切火种进山入林。指导群众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按照规定方式用火,确保春耕农事用火安全。对林区及周边居民点、加油站、输配电设施等重点部位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问题隐患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确保及时全面整改。强化支撑保障。统筹谋划林区防火道路、隔离带、瞭望塔、视频监控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网络,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坚实保障。记者:刘响03/25
- “洗脸除垢”迎接靓丽春天3月21日,记者从丹东市住建局了解到,随着春季气温转暖,市民外出活动增多,丹东市即将进入旅游旺季。为给广大市民及来丹游客创造良好市容环境,留下美好城市印象,从3月20日至3月31日,市区两级住建、城管部门以全员“动”、全域“清”、全面“洗”为目标,开展市容环境大清扫“春风行动”,改善城区市容环境面貌。市区环卫队伍迅速行动,抓住晴好天气有利时机,采取“机械+人工”水刷冲洗方式,出动洒水车、扫道车、护栏清洗车、洗扫一体车等机械设备,对城区沿街马路边石、道路两侧、桥梁、隧道立面等位置进行彻底冲洗、冲刷,力争“路见本色、立面干净”。环卫工人开展清扫保洁标准化作业,对大街小巷、绿化带、树池等重点区域进行清理和整治;配合商圈、人流密集场所、夜市,调配力量增加夜间清扫;会同沿街商户、社区,采用水刷冲洗方式对垃圾抱桶进行冲洗擦拭,及时更换破损抱桶;加大公厕保洁消杀力度,提高公厕服务质量。记者:戚文03/25
- 开往春天的高铁3月19日,铁路丹东站传来好消息,沈阳至丹东、大连至丹东间将增开高铁动车。消息一经传开,很快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3月20日上午10点,在丹东站候车大厅,常年往返于大连与丹东之间的郭女士脸上浮现出笑容:“我是丹东人,在大连工作,这次新开通的夜间动车真贴心,晚上7点发车,9点前到丹东,周末回家不要太方便!”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丹东站客运车间党总支书记王燕告诉记者,进入春季,丹东至大连周末客流量激增,此次增开丹东站至大连北站的高铁列车,满足了16点至18点时段旅客的出行需求。“持续优化客车运行图,目的是为广大旅客提供更多出行便利,像这次沈阳至丹东增开的高铁车次,就给因商务活动、旅游、探亲访友等需夜间出行的丹东市民提供了更多选择。”王燕说。3月20日中午,振安区楼房镇东城村的樱桃种植户徐达看到“丹东发布”推送的沈阳至丹东、大连至丹东增开动车的消息后,马上转给其他几家种植户。徐达告诉记者,现在正是樱桃采摘、销售旺季,沈阳、本溪这些省内城市都是重点销售地,往年要去沈阳和客户谈合作,来回都得掂量时间。“新增的动车晚上到沈阳,第二天一早就能拜访客户,当天回来啥都不耽误,真是太好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充分发挥高铁运输时效优势,有效激活沈阳、丹东、大连“黄金三角”旅游产业潜力,增进沿线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此次增开高铁动车车次,从考察线路到敲定方案只用了不到两周时间。旅行社闻讯而动,迅速捕捉商机。“我们目前正在结合新增的车次,研究规划新的旅行线路。”丹东国宾旅行社总经理杨万超说,丹东一直是省内公认的自然景观最多的城市,丹东旅游行业规模位列全省第三位,春季是丹东旅游的第一波高峰期,新增的高铁车次“对症下药”,势必会对丹东旅游业发展起到不小的拉动作用。康辉国旅负责人李帅表示,新增的高铁车次,会让来丹东旅游的散客数量增加。“沈阳和大连都是大站,新增的车次更方便省内外游客到丹东旅游,车程、时长都很‘舒服’,很适合短途游。”李帅说。丹东站作为“引客入丹”的关键门户,除了“开往春天的高铁”,还开通了丹东至大连“赏樱专列”、丹东至延吉“朝鲜族民俗专列”等特色旅游列车,有效促进了市域间旅游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丹东的旅游接待人数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旅游收入大幅提升。每逢年节,铁路丹东站“人均小白箱”成为经久不衰的“全网热搜”。借助高铁快递,丹东九九草莓、东港梭子蟹等各类特产闻名全国,丰富了全国人民的餐桌。记者:戚文03/25
- 2月份丹东市“好天”27天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月份全市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情况。2月,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7天,其中优13天、良14天。优良天数比例为96.4%,同比上升13.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9.6%。元宝区、振安区、东港市优良天数比例均为100%;各县(市)区优良天数比例均同比上升,其中元宝区上升幅度最大。记者:戚文03/25
- 丹东市再添两家专家工作站3月20日,丹东全友科技有限公司专家工作站和丹东克达禽业发展有限公司专家工作站分别举行了揭牌仪式,并为进站专家颁发聘书。丹东全友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餐具洗涤、消毒剂专用产品研发生产的科技型企业。2024年末,在丹东市科协与东港市科协全力推动下,该公司与大连工业大学专家团队合作成立专家工作站。丹东克达禽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禽蛋数字化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企业,通过与沈阳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合作,共建专家站这一科技创新平台。两个专家工作站的成立将助力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产品品质。近年来,丹东市科协积极推进产才融合平台建设,引进高端智力资源,现已建立50家专家工作站,引进高层次专家200余人,有力推动建站企业在提升发展理念、培养创新人才、突破核心技术、增强竞争实力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接下来,丹东市科协将持续发力,全方位做好服务,借助专家工作站的平台优势,吸引和集聚更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开展新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把专家工作站建成引领创新发展的平台、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记者:栾柏醇03/25
- 清明节小长假 火车票21日开售清明小长假将至购票日历新鲜出炉今年“清明”小长假,丹东站客流以短途旅游、探亲客流为主。丹东站提醒旅客提前规划行程,灵活运用购票技巧,通过12306官网或APP,避免第三方平台附加费用、退改签纠纷及个人信息泄露。清明期间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违禁品,旅客可提前筛查行李,确保顺利乘车,共同营造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王思阳刘仁慧记者/戚文03/24
- 周末游丹东!坐上高铁说走就走!3月21日起,铁路丹东站加开沈阳⇌丹东、沈阳⇌丹东⇌大连多趟夜间高铁列车,在提升旅客出行便捷度的同时,必将为丹东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连日来,市文旅广电局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围绕“周末游丹东”主题,打造“快旅慢游”体验模式,通过交通优化、产品升级、宣传联动、服务提升等多方面发力,吸引更多沈阳、大连及周边城市游客来丹休闲旅游。沈阳⇌丹东、沈阳⇌丹东⇌大连的D7679、D7680、D7775/8、D7777/6高铁列车,为省内游客“周末游丹东”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通选择。算算时间,周五下班后就能乘坐高铁,两小时内轻松抵达丹东,享受周末休闲时光,简直不要太方便!为充分发挥夜班高铁对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市文旅广电局特别设计了“一日游”“两日游”等多种主题路线,涵盖了丹东的经典景点、特色餐饮、舒适住宿等,并附上参考价格,方便游客规划行程。本周末,市文旅广电局将组织推介团,在丹东站热情迎接高铁旅客来丹。同时,策划赴沈阳、大连的专场宣传推介活动,邀请当地媒体一同参与,扩大“周末游丹东”品牌知晓率。另外,为吸引更多游客,市文旅广电局整合旅游资源,组织旅行社、餐饮、酒店等筹备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游客来丹东,能获得各类折扣和优惠,进一步提升“周末游丹东”性价比。为丰富游客的夜间文旅消费体验,市文旅广电局与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安东老街合作,推出夜间消费项目。四合院曲艺社,以传统曲艺如快板、二胡、戏法、二人转、京剧、相声等演出,吸引稳定客流;直播小舞台,邀请网红歌手现场演唱,吸引更多线上关注;轻工业展览馆门前演出区,以吉他和电子琴弹唱、朝鲜族歌舞演出为主,吸引年轻游客停留,提升夜间消费活力。为确保游客的满意度,市文旅广电局正在协调商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发力,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顿行动,全面提升景区、酒店、餐饮等服务品质。一系列举措将促进丹东旅游市场更加规范,游客体验也将更加舒适和安心。未来,市文旅广电局将继续强化“周末游丹东”品牌,不断创新和优化推出多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来丹东体验最美边城独特魅力。修樱童记者/刚越03/24
- 振兴区举办教职工匹克球友谊交流赛3月19日,丹东市振兴区教职工“风采杯”匹克球友谊交流赛在海华小学开赛。本次比赛由区教育局和区总工会联合主办,以“活力匹克强体魄,团结奋进展风采”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区中小学近300名教职工积极参与。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平日里手持粉笔的教师们化身为运动健将,展现出矫健的身姿。在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三个项目比赛中,发球、接球、扣杀,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网前截击、底线吊球等专业技巧频出,精湛的球技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本次教职工匹克球比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为新学期的到来注入了活力与激情,激励着全体教职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记者:吕宝林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