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我市启动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
    9月16日,2025年丹东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启动,决策咨询专家库入库专家、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等众多科技界人士齐聚一堂,共谋发展,共商未来。活动现场亮点纷呈。《回望科普二十载聚力启航新征程》“晓科抖”丹东市全国科普月重点活动等视频,回顾了丹东科普工作历程,展示了本月重点活动。通过“闪电”科普方式对柞蚕产业和口腔健康展开专业科普,让观众快速汲取相关知识。活动中,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通过视频宣布成立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丹东科技服务团,为我市草莓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科普月期间,全市将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突出“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主题,开展各类科普专项活动143场(次),为公众打造全领域、全地域、全媒体、全民参与的科普盛宴,以科普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郑鑫李然博
    09/22
  • 丹东野外综合科学观测研究站挂牌成立
    9月17日,农业农村部丹东野外综合科学观测研究站揭牌仪式在丹东农业科学院举行。该观测站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与丹东农业科学院联合申报建设,旨在系统监测辽东半岛农业生态环境,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观测站的成立,不仅填补了辽东地区系统性农业生态观测的空白,也为区域农业科研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观测站成立后,将重点围绕辽东半岛丰富的玉米、水稻等特色作物资源,系统记录气温、降水、极端天气等气候因子,深入研究其与作物生长、土壤质量变化及病虫害演变的关联规律,形成系统性观测数据。这些数据将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助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及农业生态系统响应机制研究。接下来,辽宁省农科院与丹东农科院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充分发挥省市两级科研单位的优势,深化数据监测与技术创新,促进科研成果在政策制定、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中的转化。丹东农科院作为依托单位,将全力支持观测站的科研工作,持续升级技术手段,打造国内领先的野外观测科研平台。记者:邢漫
    09/22
  • 边城盛开文明花
    文明,一座城市的精气神,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在秀美边城丹东,文明之花娇艳夺目,芬芳着城市和乡村;文明实践遍地开花,浸润着鲜明的时代色彩。文明,正成为丹东又一个标签。振安区:聚焦群众需求焕发乡村新貌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改善硬件设施和农村人居环境。同兴镇变电村维修路面、排水沟下水井箅子,为公厕安装围挡,呈现道路平整、排水畅通、环境舒适的乡村新貌。同时,全力推进变电村五道河河道治理工程,改善通村道路环境,为附近居民提供新的公共休闲区域,展现出“安全、岸绿、景美”的河道新面貌。振兴区:点滴细节入手提升城市品质从“细”处入手、往“实”处用力,用实际行动营造安全、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让居民幸福感“原地升温”。纤维街道始终坚持文明牵着民生,组织开展“楼道焕新颜”“建筑垃圾清理”等专项行动,引导居民主动参与文明创建工作。统筹各类宣传阵地,创新宣传方式,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国防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文明建设内在动力。元宝区:精准施策治顽疾城市面貌展新颜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兴东街道发起清理小广告专项行动,重点对墙面、公共设施等区域进行地毯式清理,倡导大家共同参与,抵制乱贴乱画行为,维护辖区环境。加强日常巡查,进一步规范非机动车停放,打造良好的市容市貌和街道交通秩序。东港:移风易俗促文明时代新风润人心合隆满族乡大力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将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提升村民文明素养,助力和美乡村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女婿”“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村民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凤城:人居环境齐整治和美乡村入画来东汤镇持续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和乡风文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们定期开展“清捡垃圾我先行,美化环境促文明”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在“弘扬节俭美德,共建文明餐桌”活动中,志愿者走进餐饮店铺,发放文明餐桌公示牌,张贴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海报,倡导大家做文明餐桌的践行者、推动者。宽甸:党建赋能树新风文明之花处处开充分发挥村“两委”议事作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党建是古楼子乡南荒沟村文明发展的“红色引擎”,村党组积极推行党员责任区服务模式,党员带头参与文明村镇创建,村民积极响应,营造浓厚创建氛围。从环境卫生到文化活动,从互帮互助到志愿服务,文明之花处处绽放,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全村420户村民“户户有产业”的目标顺利实现,人均纯收入增加至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也攀上20万元的新高峰。记者:张瑞曲丹凤于国洪王一淞
    09/19
  • “银杏筑梦”行动点亮困境儿童未来
    在丹东,一场名为“银杏筑梦”的关爱行动正悄然改变许多孩子的命运。由市民政局牵头、“辽蕾计划”支持的“圆梦课堂”,通过免费特长培训和暖心陪伴,为孩子们叩开一扇通向自信与未来的窗口。每个周日的下午,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圆梦课堂的书法教室都是墨香四溢,一群孩子在这里用工整的笔画书写未来。他们大多来自留守、重残或经济困难的家庭。原来他们沉默寡言,不敢抬头。现如今,一支毛笔、一张宣纸成为了他们破茧成蝶的翅膀。“银杏筑梦”项目开展三年来,依托“辽蕾计划”全市布局,已在元宝、振安、东港、凤城四地设立多个“圆梦课堂”服务点,累计为超过3000人次困境儿童提供美术、书法、口才、写作等免费课程。“圆梦课堂”是儿童关爱服务的众多举措之一。市民政局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动员社工志愿者500余人次,为50个困境儿童链接腾讯公益助学项目;对接眼科医院为40余个孤弃儿童免费进行视力检查;积极开展社会融入活动,举办红色研学活动20余次,吸引了600多个留困儿童参与;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假期托管和圆梦课堂等服务,惠及儿童3000余人次。记者:周晓明赵航潘阳明家齐
    09/19
  • 全省工业机器人操作手在丹东竞技
    9月15日至16日,2025年辽宁省工业机器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在我市举办。本次大赛由辽宁省总工会、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共同承办,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协办。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省10个市的近60名选手参赛,设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两个赛项。比赛围绕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集成维修、编程维护、故障分析处理等核心能力展开,全面检验选手专业技能水平。优胜选手将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总工会第二届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赛项。此次大赛的举办,不仅为我省工业机器人行业从业者搭建了技艺展示、经验交流、互学互鉴的平台,更有效激发了从业者钻研技术、提升技能的热情,对推动区域工业机器人领域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促进技术技能人才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承办地,我市自2024年起锚定三年行动目标,聚焦“5454”重点产业体系,深入开展“百企万人”劳动和技能竞赛。截至目前,已承办全省级大赛4场、举办市级行业技能竞赛15场,覆盖30多个赛项,吸引100余家次企业、2000余人次职工参与,以赛促训1.5万余人次,在职工中掀起学技练本领热潮,为我市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与技能支撑。记者:葛怡鸣潘晓霞刘沙
    09/19
  • 第七届满族医药国际论坛将于9月21日在我市召开
    近日,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由中国满族医药及健康产业联盟、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满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满族医药国际论坛,将于9月21日在丹东召开。本届论坛汇聚国内外知名医药专家、医药经销商共探满药发展新路径,更贴心为我市市民送上健康福利。作为民族医药的重要分支,满族医药近年来在我市发展势头良好,“中国满药之都”建设成果显著。其中,经辽宁中医药大学专业团队潜心研究近十年的代表产品“复方木鸡颗粒”已斩获20余项专利,成为满药现代化发展的标杆成果。本届论坛期间,《满药复方木鸡颗粒现代药学研究》首发及《满药志》编辑启动仪式两项重磅活动将同步举行,标志着满族医药在民族医药领域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推动满药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值得关注的是,9月21日至22日,位于丹东高新区的中医药文化体验中心将正式运营,并特邀著名医疗专家坐诊。目前,论坛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推进中。这场兼具行业高度与民生温度的满药盛会,将成为丹东满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敬请期待。记者:刘响
    09/19
  • 2025侨商边疆行活动在我市举行
    9月17日,“创业中华侨兴辽宁”暨2025侨商边疆(丹东)行活动在我市举行。9月17日,“创业中华侨兴辽宁”暨2025侨商边疆行活动在我市举行。本次活动由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统战部、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元宝区委区政府承办。60余位侨商走进丹东,汇集侨智、发挥侨力,推动我市边疆特色产业加速融入全国大市场。开幕式上播放了丹东市情宣传片,相关部门作宣传推介,详细介绍招商政策、文旅产业和优秀企业情况,全面展示了丹东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来访侨商侨团与市侨商会、侨商侨企以及元宝区企业签约,达成了长期合作共识。活动期间,侨商们深入边疆特产销全国展销中心、多家企业、鸭绿江断桥、安东老街调研,详细了解丹东科技研发及应用产业、民族医药传承与保护、老字号产业发展、红色文化传承、特色文旅街区建设等情况,并与我市企业家座谈交流,增强合作信心,实现互利共赢。记者:王子宁
    09/19
  • 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9月17日晚,我市各公共场所大屏循环播放“勿忘国耻,吾辈自强”标语,以醒目画面唤醒市民历史记忆,凝聚爱国奋进力量。(记者:刘海东于上茹张怡媛)
    09/18
  • 丹东匹克球跨市圈粉
    近日,市总工会、市直机关工委、团市委携手优迪诺体育有限公司组成联合推广组,于9月3日至5日赴铁岭、抚顺、本溪三市开展首轮匹克球运动推广活动,系统展示我市匹克球发展优势,积极吸引赛事与合作资源。推广组采取“部门联动、政企协同”工作机制,由市总工会统筹协调对接,并配备总价值5.4万元的匹克球专业器材;市直机关工委定向对接三市共55家机关单位参与;团市委侧重面向青年群体开展推广;优迪诺公司全程提供技术支持,有效提升活动体验与专业形象。推广组先后走进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职业学院、抚顺市工人文化宫及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单位开展公益培训。通过联合授课、理论讲解、“实操+互动”等方式开展教学,生动展示匹克球运动魅力,现场互动积极,反响热烈。推广组还系统呈现丹东承接赛事的综合优势与诚意,进一步拓展产业合作与城市联动空间。记者:李冉霞
    09/18
  • 抗美援朝纪念馆ㄇㄎ1-1115号蒸汽机车
    (2013年7月3日拍摄。目前机车展位已经变化,车身已重新进行涂装。)这台编号为ㄇㄎ1-1115的蒸汽机车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铁路英雄”。1951年入朝参战期间,在司机李国珩率领下,机车组冲破美军“绞杀战”的重重封锁,曾创下在敌机持续轰炸两小时下,巧用浓烟掩护成功突围的战场奇迹,将重要军用物资安全运抵前线。因其卓越功绩,全机车组荣立战功,司机李国珩立特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1955年回国后,机车继续服役,1996年,经铁道部批准,沈阳铁路局正式捐赠给抗美援朝纪念馆。这台功勋机车如今静静陈列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国防教育园的露天兵器陈列场,见证着铁道运输战线上的英勇传奇。(记者:姜璐王卢莎编辑:赵晴)
    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