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田间警务 护航春耕
    人勤春来早,沃野备耕忙。正值春耕关键时节,丹东边境管理支队黄土坎边境派出所立足“主防”职能定位,推出“田园警务”模式,通过深化多部门联动机制,构建起涉农犯罪打击、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反诈宣传防范“四位一体”工作体系,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三方联调化干戈针对春耕期间易发的土地边界、耕地灌溉等矛盾纠纷,派出所联合镇综治办、司法所及村委会组建“三方联调专班”,工作人员每日穿梭于村屯巷陌,先后成功化解李家岭村战家屯邻里堆放木柴纠纷、于坨组排水沟倾倒垃圾纠纷等6起涉农矛盾。通过建立纠纷预警机制,民警在入户走访中重点排查农资交易、土地确权等矛盾风险点,做到“小事不出田埂,大事不出村屯”。把牢农资安全关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安心肥,派出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12家农资经销点开展突击检查。查资质看证照、查台账看来源、查标识看真伪、查仓储看安全,累计发现并整改3处购销台账不全问题。同时,开展“护棚行动”,组织民警深入46个蔬菜大棚聚集区,通过案例讲解、应急演练等方式强化防火宣传,发放《春耕安全生产告知书》200余份。反诈宣传进田间“大叔,买农资要认准正规渠道,转账前一定打电话核实!”在春耕一线,民警创新“垄沟反诈课堂”,针对假种子、假农机补贴等新型诈骗手段开展靶向宣传。运用“以案说法+情景模拟”方式,现场演示诈骗话术破解技巧,指导178名群众安装国家反诈APP。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在农资商店、育苗大棚等场所张贴反诈警示贴300余张,让反诈知识与农耕技术同步“播种”。截至目前,该所辖区涉农警情同比下降42%,农资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下一步,该所将持续推进“田间警务”长效机制建设,通过设立春耕警务直通车、开通涉农案件绿色通道等举措,全力保障农业生产有序进行。记者:唐羽廷
    03/27
  • 丹东市公安局开展“平安护航攻坚之战”行动
    为全面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依法查处各类突出违法犯罪行为,丹东市公安局决定自3月21日至6月30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平安护航攻坚之战”百日行动。此次“百日行动”是市公安局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将重点围绕严防命案、亡人交通事故以及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展开,通过强化巡逻防控、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化解矛盾纠纷等多方面工作,进一步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确保社会治安大局平安稳定。行动期间,公安机关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利用“一标四实”“敲门行动”等工作载体,重点排查春耕期间的土地纠纷以及情感、家庭、经济、邻里纠纷,推动矛盾纠纷的妥善化解。针对国道、省道、城区主要交通干道、乡村道路,公安机关将加强交通纠违,强化路面管控,突出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事故易发点段的值守看护,设置护栏、减速设施和警示标志。同时,持续推进“一盔一带”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开展交通秩序整治清查、夜查行动,严查超员、超速、酒驾等违法行为,全力减少亡人交通事故。深挖细研各类违法犯罪线索,集中力量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侵财犯罪、涉黑涉恶、枪爆犯罪等突出违法犯罪行为。针对电信诈骗案件频发的问题,公安机关将加大宣传防范力度,强化重大案件攻坚能力,快速研判涉案信息流、资金流,最大限度阻断犯罪、止付挽损。同时,集中警力资源,严厉打击“黄赌毒”违法犯罪,整治旅游治安乱象,净化社会环境。记者:唐羽廷
    03/27
  • 力保“菜篮子”秤准量足
    为加强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实施的《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杜绝商户计量作弊问题,近日,丹东市振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纤维市场监管所约谈了6处集贸市场的主办者,向商户送递了《致辖区集贸市场主办者和经营者履行诚信计量等义务的一封公开信》800余份,力保辖区市民的“菜篮子”秤准量足。去年8月,纤维市场监管所查获丹东某再生资源公司利用遥控器控制电子秤案,振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作出没收计量器具1台,罚款13500元的行政处罚。为杜绝“鬼秤”,纤维市场监管所创新监管与服务理念,转变监管模式,着力开展集市计量事前、事中监管模式,做到早部署、早普法和早规范,通过警示教育,规范集市计量主体责任者和商户的经营行为,避免集市主办者和经营者触碰法律“红线”,全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放心、和谐的集市秩序。记者:李军翰
    03/27
  • 丹东对民营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情况开展专项检查
    连日来,丹东市卫生健康委对丹东市民营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丹东市卫生健康监督中心及市级三级医疗机构派出的专业人士组成检查组,对市本级12家民营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组重点检查市本级民营医疗机构名称规范使用、机构设置、人员资质、药械使用管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医疗服务信息发布等方面内容,通过现场检查、查阅病历记录、口头询问等方式,全面深入地掌握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方面的责任落实情况。检查中发现,个别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未及时更新离职医护档案信息,悬挂未经允许的“中心”“联盟”标识等三项问题。检查组现场反馈检查结果,存在问题的医疗机构当场整改1项问题,余下问题则被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并及时上报整改成效。下一步,丹东市卫生健康监督中心将适时进行“回头看”,确保所有整改措施在医疗机构得到全面实施。记者:栾柏醇
    03/27
  • 丹东入选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名单
    近日,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2024年度辽宁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名单,丹东市成功入选。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旨在支持试点城市规模化推进中小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推动“小快轻准”产品和服务基本普及,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全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示范经验。近年来,丹东市以创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为目标,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平台基础逐步夯实,实现常态化评估诊断。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3个,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个,均位列全省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率82.5%,规上企业核心业务上云上平台率达到26.3%,位居全省前列。每年组织参加两化融合水平评估、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企业数量分别突破200户、100户,位居全省前列。据统计,2024年参加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企业达到616户。场景优势突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建设。累计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560个,位列全省第3位。每年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数字化转型项目超100个,梯度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41个,获评省级数字化车间13个。试点示范带动融合发展,数字产业化取得新突破。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领域试点示范、典型标杆47个,合作区、高新区先后入选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先导区试点。以东方测控、华通测控、思凯科技等企业代表的本土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服务商,已成为我市乃至全省全国提供数字化服务的重要支撑力量。下一步,丹东市将积极探索形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路径、市场机制和典型模式,围绕试点行业,培育一批优质服务商,开发集成一批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通过示范带动、复制推广,解决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痛点问题,引导和推动广大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达到“试点一批、带动一片”的效果,全面提升丹东市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记者:刘响
    03/27
  • 展现住建风采 绽放匹克活力
    3月23日上午,由丹东市住建局主办的“先锋住建活力匹克球”比赛火热开赛。本次比赛设置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三个项目,来自局机关、供热办、各中心的14支队伍近百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暖场啦啦操以热情洋溢的舞蹈点燃了现场氛围,为即将开始的比赛预热。参赛选手斗志昂扬,发球扣杀刚劲有力、吊球回拍巧妙精准、攻防转换灵动多变,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欢呼声。匹克球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融合了网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的特点,具有趣味性强、上手轻松、参与度高等优势。参赛选手纷纷表示,此次比赛既为大家搭建了强身健体的平台,又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记者:宋永昆张怡媛
    03/26
  • 把牢渔船作业“安全关”
    连日来,丹东市区两级城管部门开展清理乱搭乱建、圈占车位、堆占杂物、小广告,规范占道经营、流动商贩以及共享单车整治等多项行动,提升城市颜值。眼下正是春季季风期,海上风大浪高。连日来,丹东市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队对作业渔船开展了安全检查,全力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及渔业生产安全。执法人员重点检查渔船安全通导设备和高频对讲机的使用情况,确保通信畅通;查看船舶证件,核实船员配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排查渔船非法加装问题,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检查中,执法人员向作业人员强调,严禁渔船“带病”出海,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回港避风。截至目前,执法队共出动执法艇6艘次,航行400余海里,查扣涉嫌改变作业类型、私拆屏蔽北斗终端、非法加装等违法违规渔船9艘,发现安全隐患2处并责令整改。记者:邢漫
    03/26
  • 市容整治 提升城市颜值
    连日来,丹东市区两级城管部门开展清理乱搭乱建、圈占车位、堆占杂物、小广告,规范占道经营、流动商贩以及共享单车整治等多项行动,提升城市颜值。行动中,重点对商业街、农贸市场、商超、集市、公园、广场、景区景点、网红打卡地等节日人流密集场所的乱摆卖、乱堆占、坐商外溢等行为进行管理约束,同时建立反馈机制,畅通服务管理信息沟通渠道,维护临街良好市容秩序。振兴区城管局执法人员根据学校高峰时间,采取错时执法,对校园周边发现的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采取规劝引导;元宝区城管局执法人员对华美大厦商圈附近沿街流动商贩进行劝导,引导其到指定区域售卖;振安区住建局执法人员对辖区内建筑立面、城市家具上的小广告等乱张贴、乱涂写进行排查清理;合作区执法队采取柔性执法等方式,对沿街商户占道经营行为进行规劝,督促商户将“门前四包”落到实处。行动以来,市区两级城管部门共计清理临街乱搭乱建43处,圈占车位362处,清理堆占锥桶、旧物等杂物727处,清理小广告2989处,规范占道经营及流动商贩1980处,清理破旧、脱落招牌42处,规范停放共享单车793台次。记者:王子宁
    03/26
  • 丹东市大洋河天鹅摄影大赛启幕
    3月21日,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凤城市委市政府主办,凤城市委宣传部、凤城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凤城市林业和草原局承办的2025丹东观鸟季暨“凤凰山杯”大洋河天鹅摄影大赛在凤城蓝旗镇大洋河畔启动。活动以观鸟旅游为切入点,着力打造大洋河白天鹅旅游IP,全方位展现凤城的生态魅力,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此次摄影大赛以“共赴天鹅之约·畅享生态盛宴”为主题,邀请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天鹅之美。启动仪式上,丹东、凤城文旅部门发布了春季观鸟赏花主题精品线路和摄影大赛细则。现场同步举办地方特色商品展销,吸引大批游客选购。摄影爱好者们架起设备,捕捉天鹅蹁跹起舞的瞬间。蓝天碧水映衬下,洁白的天鹅与湿地构成绝美生态画卷,成为丹东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观鸟季期间还将举办科普讲座、摄影展等活动,让游客在赏景中了解鸟类保护知识。丹东是全球知名的鸟类栖息地,每年吸引数百万只候鸟停栖。凤城蓝旗镇大洋河段因独特的生态环境,成为天鹅迁徙的重要驿站。每年2月至4月,数千只天鹅在此聚集,形成“天鹅集群”的壮美景观。作为辽宁省生态旅游示范城市,凤城深度融合自然美景与满乡文化,持续擦亮“山水凤城·养生福地”品牌。自2018年当地村民发现小群天鹅栖息以来,凤城蓝旗镇大洋河段天鹅数量逐年增长,从最初的6只扩展到如今的六七千只,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天鹅迁徙停歇地。2020年起,观鸟和摄影爱好者陆续涌入。2024年春季单日游客量峰值近万人,其中有本地居民,还有省内多地及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外客群,以及国际游客。记者:李琦
    03/26
  • 携手直播电商 赋能民企转型
    近日,丹东市总工会联合市工商联举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直播电商沙龙”,以“携手直播电商,赋能民营企业新发展”为主题,吸引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电商平台及民营企业代表共谋转型路径,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沙龙围绕直播电商发展趋势展开深度交流,多家电商平台负责人分享运营策略与成功案例,制造业、零售业民营企业代表结合实践商讨转型方案。市总工会与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联合行业部门梳理企业诉求,提供招聘、培训、就业一站式服务,搭建专业技能人才供给平台,帮助企业突破流量获取、供应链优化、品牌推广等瓶颈,提升线上和线下市场竞争力。记者:包芙蓉
    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