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铁路丹东站出站口长廊焕新 丹东风景“吸睛”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各地即将迎来客流高峰。为给八方来客留下美好“第一印象”,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广电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民宗局、铁路丹东站联合打造的宣传长廊,以全新面貌迎接游客到来。此次改造中,丹东站出站口长廊的多块广告牌集体换上“丹东文旅新装”:五龙背温泉的氤氲暖意,虎山长城的雄浑壮阔,鸭绿江断桥的历史沧桑,宽甸天桥沟的秀美风光……一幅幅景区高清大图沿着长廊一字排开,生动展现了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值得一提的是,风景长廊还搭配了丹东旅游地图,乘客能迅速了解游玩线路,真正实现“秒懂”丹东。刚抵达丹东的外地游客郑美娥赞不绝口:“来到丹东,一出站台,就看到这些宣传板,感觉真好!想去哪个地方一目了然,无论是品尝安东老街的美食,还是游览河口、虎山长城等景点,上面都有详细介绍。看到这些宣传板,让人倍感亲切,丹东真好!”这样的改变,也让本地市民倍感自豪。市民刘晓云表示:“现在换的这些宣传板非常好看,向外地游客充分展现了丹东特色景点,我觉得特别满意。欢迎朋友们十一都来丹东玩,这里的景色美极了!”此次丹东站出站口长廊的“微更新”,不仅提升了车站的整体形象,更成为丹东文旅宣传的重要窗口,让游客从踏上丹东土地的“第一眼”,就深深爱上这座城市,也为即将到来的双节旅游热潮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记者:潘晓霞葛怡鸣周广庆
    09/29
  • 丹东优品实力圈粉
    9月26日上午,第二届辽商大会在沈阳盛大启幕。会场外,辽商优品展丹东展区以农产品、纺织服饰、传统工艺品等领域的代表性产品为媒,全方位展现丹东地域特色与产业发展活力。依托鸭绿江畔优质生态资源,丹东展区将“天然、营养、地道”作为农产品展示的核心标签。辽宁北方山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上,包装精美的林蛙油与即食鲜炖雪蛤产品吸引了不少客商咨询,其“原生态原料+现代工艺”特色成为丹东绿色农业的生动注脚。“我们带来的林蛙油和鲜炖雪蛤,原料全部精选自丹东本地林区的优质林蛙,通过高温灭菌等先进工艺加工,既保障了食品安全,又最大程度保留了林蛙油的活性营养成分。”总经理马宁现场介绍,这次参加辽商大会,就是想借辽商优品展这个平台,让更多人直观感受到丹东山珍的品质与价值。同样因“生态”出圈的,还有来自丹东市步达远水业有限公司带来的“步达远七号”葡萄样品,凭借饱满的果形、清新的果香,吸引众多客商驻足品尝。企业负责人丁长宝热情推介:“我们的葡萄全程采用山泉水灌溉,生长在丹东特有的微气候环境中,甜度高、口感脆,是典型的‘丹东味道’。”首次来到辽商大会,丁长宝希望通过这个高规格平台,把丹东优质的水果推向全国市场,让更多外地客商知道丹东不仅有好山好水,更有“甜到心坎里”的农产品。除绿色农特产品外,丹东展区还特别设置了康养与日用品板块,集中展示传统技艺与现代健康需求的融合成果。其中,宽甸周家骨伤膏药作为丹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参展,其第五代传承人周立震表示:“这次参展是一次文化展示,希望对接更多康养产业资源,推动非遗技艺市场化发展。”此外,具有丹东特色的纺织服饰与手工艺品,或融入满族传统文化元素,或以鸭绿江文化为主题,既展现了丹东边境文化底蕴,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果展示。“丹东展区亮相辽商优品展,不仅是一次‘丹东制造’优质产品的集中推介,更是借助省级平台搭建丹东与全球辽商交流合作的桥梁。”市工商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联合相关部门与企业,持续深挖丹东的生态、文化、产业资源潜力,聚焦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传统技艺现代化转型、康养产业集群培育等重点方向,推动产业升级与品牌建设,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让丹东的优势更优、特色更特、亮点更亮。记者/刘响宋琳童仕东胡佳良宋永昆吴琼
    09/29
  • “丹东智造”闪耀辽洽会
    9月25日上午,第六届中国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沈阳盛大启幕。辽洽会是东北三省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层次最高、成效最显著的展洽活动之一。丹东展区带着全面振兴的蓬勃活力与开放包容的满腔热忱,集中展示我市绿色能源、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等特色产业成果,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放的合作前景,成功吸引与会者的关注。作为第一次参会的“新面孔”,亨通(丹东)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首次亮相便迅速成为会场焦点。在丹东智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板块,企业展出的500kV大截面深水海缆、66kV三芯动态海缆等核心产品,直观呈现亨通科技在海洋电力传输领域的过硬技术实力。“丹东拥有得天独厚的、可开发的海上风能资源,合作区的优质发展环境和区位优势,让我们选择在丹东扎根。”总经理崔巍表示,企业与丹东有较强的产业匹配度,双方合作空间潜力巨大。当前,依托海洋、风力资源的海上风电项目已火热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可竣工投产。“这不仅能为丹东本地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助力民生发展,其发电成果还将实现‘外输+本地使用’的双向布局,进一步推动丹东能源经济融通循环。”展区里,无论是众多老字号、原字号产品的呈现,还是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新字号产品的亮相,“丹字号”商品都让参观者耳目一新。孔雀表业一直是行业焦点。已经连续六届参会的辽宁老字号孔雀手表,借力辽洽会正展翅高飞。81个零件紧密联系在8毫米空间内有序联动、3个旋转轴60秒内时而同步……刚刚研发成功的孔雀中置三维立体球型陀飞轮腕表同样一经亮相,便吸引了众多客商的关注和询问。“我们每年都参会、参展,通过展会我们与国内多家钟表制造行业的实力企业达成了合作,也让更多中外消费者看见了崭新的‘孔雀’。今年我们期待在本届大会收获更多合作。”孔雀表业(集团)有限公司行政部部长王广文说。在交流中形成方向共识,在沟通中促进合作意愿,辽洽会随着影响力扩大,平台效应受到各方广泛赞誉。辽宁柞蚕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其柞蚕资源在全球占主导地位,丹东的企业家们正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不断向下游精深加工领域拓展,将一粒茧的价值挖掘到极致。丹东展区引入正在生长期的柞蚕和蚕茧,生动展示了从“虫”到“丝”的完美蝶变。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工作人员左佳翊介绍,作为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辽宁的依托单位,在“十四五”期间选育了6个新品种,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目前新品种的推广面积已经达到辽宁放养柞蚕的80%以上。凤城瑞沃尔制衣深耕柞蚕丝服装事业,开发上百款柞蚕丝服装,建设600平方米柞蚕丝服装体验馆,让柞蚕丝服装焕发独特魅力,成为柞蚕产业链上新的领军企业之一,今年又带来多款研发的新产品。“每次来到辽洽会,都有新的收获,对于推动柞蚕产业走向世界、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希望古老的丹东柞蚕能在现代消费升级的浪潮中焕发出耀眼的新生光芒。”总经理钟亚丽如是说。“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引进来,眼前就是世界。”随着中国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影响力的持续扩大,平台枢纽桥梁作用日益凸显,资本、技术、产品、人员、信息等各类经济要素自由充分地流动与碰撞,牵手丹东、绽放精彩。记者:童仕东宋琳刘响赵硕胡佳良赫英强宋永昆吴琼
    09/29
  • 丹东首开至抚顺、通化、长白山动车
    沈阳至佳木斯高速铁路沈阳至白河段(简称沈佳高铁沈白段)9月28日开通运营。自9月29日起,原丹东站始发的D8090次动车改经沈佳高铁沈白段,经停抚顺、通化、白山东、长白山站。至此,丹东至抚顺、通化、白山市间无高铁成为历史。D8090次动车将鸭绿江畔与天池仙境串联,大幅拉近沈丹、沈白沿线旅游胜地的时空距离。D8090次动车丹东站14:23始发,16:35到达抚顺站,17:28到达通化站,17:49到达白山东站,18:37到达长白山站。以往需要5个多小时的行程,如今压缩至4小时左右,极大提升了区域交通便捷性,对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丹东、通化、白山、延吉全是旅游热门城市,这个‘十一’必须乘坐体验一下!”市民们表示。记者:景媛媛
    09/29
  • 丹东举办“鸭绿江之声”城市合唱文化展演 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
    9月26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联合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暨“鸭绿江之声”中国·丹东城市合唱文化展演活动在和平广场盛大启幕。本次活动以“鸭绿江畔丹东真好”为主题,依托鸭绿江断桥独特的文化与旅游资源优势,强化“江、桥、城”联动效应,打造沉浸式艺术空间,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在“江畔夜未央”群艺舞乐汇中,传统戏曲、民族舞蹈等轮番登场,沿江步道化身艺术长廊,现场氛围热烈浓厚。创新推出的“江桥夜泊声”唱游启航季,则将断桥演唱与游船合唱相结合。百人合唱团在断桥上纵情高歌,流动合唱团在游船上倾情献唱,歌声在江水与桥梁之间回荡,绘就出一幅动静交融的艺术画卷。作为压轴环节的“鸭绿江之声”合唱嘉年华,多支来自省内外的专业团队与本地合唱团携手登台,为观众呈现了一场高水准的视听盛宴。在万人齐声合唱《歌唱祖国》的嘹亮歌声中,活动达到高潮。市民与游客在歌声中共享爱国情怀,深切感受英雄城市厚重的历史底蕴与新时代的蓬勃活力。据悉,9月27日18时至19时,和平广场还将举办一场开放式群众合唱展演,诚邀广大市民和游客踊跃参与,共同唱响时代主旋律。葛怡鸣李然博记者/李雯琪王子宁文刘海东周广庆肖航张怡媛于上茹图编辑/邹润
    09/28
  • 丹东金秋消费季盛大启幕 “桥畔星空夜宴”点亮滨江夜经济
    9月27日晚,由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市文旅广电局、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2025丹东市金秋消费季促消费活动暨“桥畔星空夜宴”在鸭绿江畔正式启幕。活动现场,特色舞蹈、曲目演唱、魔术表演以及小提琴电音四重奏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烟火绽放瞬间点燃夜空,营造出热烈氛围。观众纷纷拍照记录,分享幸福时刻:“既能看江景烟花,又能逛市集品美食,这才是丹东夜晚该有的样子!”露营区的“星空餐桌”与网红打卡车交相辉映,20余顶帐篷构成“私密聚场”,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惬意体验。千人容量的美食啤酒大棚里香气四溢,50余家餐饮商户带来烧烤、海鲜等特色美食,满足多元味蕾需求。“祈福船”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增添了温馨氛围。酒王争霸、幸运抽奖及特色商品直播等互动环节,更为活动注入活力。据悉,“桥畔星空夜宴”将持续至10月11日,期间不断丰富演出内容与消费场景,为市民游客打造一场集文化、旅游与美食于一体的滨江盛宴。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我市积极响应“乐购辽宁”促消费号召的具体举措,也是以节兴城、以文富民的生动探索。“桥畔星空夜宴”作为金秋消费季核心活动之一,通过多部门联动搭建“文体旅商”融合平台,旨在让市民和游客在赏江景、品美食中尽情感受丹东的独特魅力。记者/刘海东童仕东刘响于上茹编辑/邹润
    09/28
  • 丹东卫健队伍在全省多项技能竞赛中斩获佳绩
    近日,辽宁省卫生健康委、省疾控局、省总工会联合举办全省疾控系统卫生监督、预防接种、寄生虫病防治、地方病防治等多场技能竞赛。我市选派的参赛队伍在各项赛事中表现突出,斩获多项荣誉,充分彰显了我市卫生健康队伍过硬的专业素养与良好精神风貌。在全省疾控系统卫生监督技能竞赛中,丹东市疾控中心队员获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个人一等奖;元宝区、东港市相关单位队员分别斩获卫生监督协管员个人二等奖、职业与放射卫生监督个人三等奖;团体赛中,我市代表队获得传染病防控监督、公共卫生监督两项团体三等奖。在同期举办的全省预防接种、寄生虫病防治、地方病防治技能竞赛中,我市代表队团体赛斩获寄生虫病、地方病防治团体二等奖及预防接种团体三等奖;个人赛共获预防接种个人三等奖与优秀奖、寄生虫病防治多项个人二三等奖,地方病防治取得操作技能个人一等奖。近年来,我市卫健系统始终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用”原则,通过常态化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举措,持续提升卫健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为守护群众健康筑牢人才根基。记者:刘沙
    09/28
  • 丹东2025秋季房交会启幕
    9月25日上午,我市举办2025丹东秋季房交会启动仪式。记者在启动仪式上了解到,9月19日至10月30日,我市同步举办“辽宁省第四届房产·家居联动促销活动暨全省秋季房交会”。此次活动为深入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房地产工作部署,促进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振我市房地产市场信心,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大实惠。活动由市政府主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城市建设指导服务中心承办,主题为“金秋惠购房乐享美好家”。活动期间,我市推出多项优惠政策。其中,线下展会时间为9月25日至9月26日,地点在丹东有桥城市露营,展会主要内容为政府房产政策展示和房产及中介企业信息展示等。今年以来,我市房地产市场呈现企稳回升态势,“春季房交会换房大集活动”取得成功,全地区1400余户家庭喜购新房。这次秋季房交会将继续为广大住房消费者提供实惠,在丹东这座宜居之城建立美好家园。本次房交会与全省同步,在各县(市)区全面开展,持续时间再创历年之最,房企、中介机构和家装、建材企业联动,定制优惠政策、挖掘消费潜力,带动住房消费。参加活动的企业为广大消费者定制了打折让利、精装修等优惠举措。记者:王子宁
    09/28
  • 文化赋能庆华诞 文旅融合谱新篇
    在新中国成立76周年到来之际,由振兴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振兴区文化馆承办的一系列饱含家国情怀的群众文化盛宴在“丹东之眼”摩天轮景区温情上演。活动坚持以文体旅深度融合为目标,以文艺精品为基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为市民、游客送上节日祝福,奏响了新时代振兴区文化繁荣、文旅共进的昂扬乐章。9月21日晚,“盛世同庆艺彩振兴”群众文艺汇演率先点燃现场热情。此场演出汇聚了全区优秀群众文艺团队,用多元艺术语言勾勒文化活力图景。新疆舞《打起手鼓唱起歌》以绚丽服饰与灵动舞姿拉开帷幕,朝鲜族民歌《唱夫打令》悠扬婉转,舞蹈《小花戏》等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底蕴,双排键与架子鼓协奏刚柔并济、惊艳全场。京歌《我爱你中国》创新性融合京剧韵味与时代旋律,引发全场合唱,将爱国情怀在歌声中凝聚和升华。9月22日晚,“华诞欢歌同心咏唱”经典歌曲演唱会接续传递深情。晚会以嘹亮为笔,以激情为墨,书写对祖国的热爱与礼赞。《壮美延安》《我的祖国》《松花江上》等经典爱国歌曲轮番唱响,带领观众重温峥嵘岁月。丹东音乐魔方组合带来的《与时代共舞》,创新融合多种乐器演奏,用青春旋律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朝气与活力。演出在合唱《回家》《今天,中国》的温情声中落幕,既传递出“家国同心”的深厚情怀,更凝聚起全区人民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此次庆“十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既是振兴区推动群众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的创新尝试,进一步激发了基层文化创作活力,让文化成为景区串联“游览”与“体验”的核心纽带,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内涵与吸引力,实现了“文化惠民”与“文旅赋能”的双向共赢。记者:刘海东于上茹
    09/28
  • 自驾旅居high游丹东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