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辽宁丹东:两块“国”字招牌是如何打造的?
  • 发布日期:2022-12-19 12:48:51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社

日前,科技部发布了新一批的国家级众创空间名单,丹东市1987创客空间和海创空间孵化基地历经重重考验,闯关成功。

记者从丹东市科技局了解到,2022年的国家级众创空间评审非常严格。比如增加了公示环节,增加了对申报材料的事实核查,火炬中心等多部门静默式联审等等。此次我省仅8家众创空间进入国家级名单,在这样的情况下,丹东市这两家孵化基地能成功晋级,实属不易。

能从全国众多的候选者中脱颖而出,离不开他们对众创空间的深刻理解。1987创客空间成立于2017年,创始人王黛璐年仅36岁,却已是丹东市孵化器行业的“老兵”。这些年,她主导和参与了政府、院校等多种类型孵化器的运作,既熟悉政策也了解市场。“众创空间为满足创新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创新创业需求,提供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运用众筹、众扶、众包等新手段,以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网络化为服务特色,实现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运营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企业群体壮大提供了有力保障。”王黛璐介绍说。

1987创客空间成立以来,累计入驻企业82家、创业团队125家,创业人员568人,间接带动就业近万人。能拿到国家级的金字招牌,头顶“人社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青年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工信部中小企业志愿服务专家”、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诸多光环,王黛璐自有“秘诀”。

“很多人以为,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给企业和创业团队融上一大笔钱,其实我们的扶持作用不仅限于此。企业和创业团队对特定服务的需求是有阶段性的,我们要保证他们需要的资源我们能提供。”王黛璐举例说,1987创客空间与辽东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签订过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双方发挥各自领域的优势,打造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服务平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辽东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有一个科技创新项目,其主要负责人许雷是辽东学院的毕业生,研究的课题是现场负载模拟器。这是一款针对执行元件提供模拟负载试验的设备。为将这个项目市场化,1987创客空间对许雷的创业团队进行创业知识、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同时为团队提供办公区域,定期由空间创新创业指导专家为团队做发展指导等。2021年12月16日,该团队成功转化为企业——丹东卓见科技有限公司。之后,空间还继续就企业投融资、专利申请等开展孵化工作。从空间到平台,从投资到服务,1987创客空间为入驻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了全方位的孵化环境。“我们的‘秘诀’就是人性化,大到为企业和创业团队融资、注册、对接政策申报,小到调度会议室、招聘职工,都在我们的帮扶范围。”王黛璐笑着说。

“伴随中国向产业链高端突破,在知识密集领域也出现越来越多中国创业者的身影,众创空间作为潜力企业的价值发现者和成长陪伴者,需要更高的专业度,与此同时,众创空间自身也需加强‘核心力量’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立足。”丹东市海创空间孵化基地负责人对众创空间的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海创空间孵化基地是一个为创新者、创业者、投资人和金融机构、政府等多方提供服务的创业平台。基地以丹东城市发展为立足点,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孵化项目、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为己任,以政府政策为导向,是以市场化运作和科学管理为经营理念的共享经济项目转化、全要素孵化平台。

一直以来,丹东市众创空间的发展得到了市科技局等部门的鼎力支持。未来,丹东市相关部门还将继续深化服务,让更多众创空间拿到国家级的金字招牌。

作者:鞠鑫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