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辽宁省东港市:为人才打造温馨的家
  • 发布日期:2023-1-12 12:23:53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社

日前,东港市举行人才公寓揭牌暨入住仪式,向首批入住的24名人才发放公寓钥匙。东港市委党校教研部党史党建专业教师殷业欣便是其中之一,“公寓里环境很好,设施一应俱全,我们可以直接拎包入住。”

殷业欣家住丹东,2022年10月到东港工作,初到东港,人生地不熟,迷茫之际了解到东港对域外来港人才提供人才公寓的政策,经条件比对,自己恰好符合。“对于我们这种刚毕业的学生来说,真的太暖心了,帮我们解决了住宿的大难题。”殷业欣告诉记者,经过申请,自己成为首批入住人员,公寓的条件让她十分惊喜,费用也比自己租房便宜很多。入住前后,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还经常到公寓看望大家,了解大家的困难和需求、是否缺少东西,“真的提供了很多关心和关怀,特别贴心。”

2022年,东港市建设人才公寓50套,装修投入近200万元,室内统一配置生活设施,达到拎包入住标准,满足人才短期住房需求。人才公寓毗邻医院、学校、市场,交通便利,商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完善。公寓主要面向域外来港工作的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一次性签订五年以上劳动合同且无私有住房的顶尖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等高层次人才。目前,首批入住的人才包括省级领军人才、市级拔尖人才、高级人才,以及企业招聘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等共24人,此举切实增强了人才的归属感和融入感,为吸引人才集聚东港服务振兴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才公寓只是东港市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举措之一。2022年,东港市贯彻落实《关于实施“鸭绿江英才计划”推进丹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立足重点产业项目,布局人才规划、重要政策和创新工程,各项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围绕产业发展,抓好人才引育。搭建平台载体,推进“一产业一专家站”建设,筹建“丹东市安波蚕业专家工作站”,目前,东港市8大产业已建站15家,涵盖4个产业;成立科技公司,建立“辽宁国际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中心”,承载国际技术创新合作、人才交流等服务功能。开展校地合作,推进“一个乡镇对接一所高校”柔性引才模式,目前对接率达到91.3%;两个东港市直部门分别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新闻与传播教学实践基地”,与大连海洋大学合作建设海洋经济研发中心;中国农业大学等3家高校在东港市建立科技小院4家,派驻研究生到生产一线,构建产学研一体培养模式。加强人才培养,成立东港开放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培育乡村振兴人才,实行“技能+项目+学历”培养,目前共培养590人,已发放学费补贴25.44万元;建立电子商务工作培训孵化基地,2022年培训电商人才1000余人。推进技术攻关取得成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企业永明食品,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立的蛤蜊增养殖技术体系,填补了行业空白;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东港服务站理事长彭友良教授与示范农场完成的水稻科研项目,获得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改革,开展“名校优生”和“高校直招”工作,招录了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64人。

着眼乡村振兴,推进“归巢行动”。着力建设一支受过高等教育的村干部预备队伍、能够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的致富带头人队伍、坚韧勇敢的应急先锋队伍。持续引才回流,2022年选聘大学生67人,目前在村工作大学生共229人。开展“国企归巢行动”,招聘高校毕业生9名;举办“百日千万”“百校千企”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等,吸引319名高校毕业生留港来港工作。强化培养锻炼,开展常态化培训,在小甸子镇打造“归巢之家”培养平台,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实践交流”,帮助“归巢”大学生全方位补充乡村振兴知识,提升农村工作本领。坚持正向激励,强化政治引领,2022年发展大学生党员54名。提升待遇水平,采取绩效奖励的方式,为每名大学生每年增加5000元补贴,本科生每年达到2.5万,硕士研究生每年达到3.5万元。开展“归巢贷”,为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将“归巢行动”细化为“三步走”战略,按“引”“育”“留”三个阶段实现既定设计目标。

作者:张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