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0-6-19 9:23:09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
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消费中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带动性最强、受益面最广的领域。近年来,我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近日,为进一步摸清我市乡村旅游工作现状,推动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对全市乡村旅游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到各县(市)、区开展实地调研,每到一处,认真听取相关部门工作汇报,详细询问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征求乡村旅游企业负责人意见建议。
摸清家底
我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极具特色,从自然山水型、海洋生态型,到田园风光型、农事体验型,再到红色经典型、民俗文化型,各色乡村旅游产品一应俱全。
据相关部门介绍,目前,我市共拥有国家和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国家A级旅游景区(4A级9家、3A级18家、A级1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森林公园、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等35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1577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7.2万人。
2019年,獐岛村、大梨树村被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列入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并获得我省旅游专项基金各100万元奖励。全省仅9个村进入名单,大梨树村作为优秀代表参加全国授牌仪式。
近几年,我市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通过规划引领完善了乡村旅游资源布局,依托城市及龙头景区整合休闲农业和民宿文化资源,现已基本形成七大乡村旅游资源集群。同时,不断加大投入,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找准短板
“我市虽然已出台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但由于出台时间滞后,导致近几年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基本上是自发组织、自行设计、自己建设、自主经营、自我宣传,与乡村产业发展融合度不高,缺乏对当地旅游资源的合理运用,规模小而分散,产业链条短,组织化程度不高,距离全市一盘棋、统筹各要素发展乡村旅游尚有差距。”有市人大代表这样总结道。
在实地调研中,代表们还发现,我市乡村旅游大多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只提供吃饭住宿、看花看草、垂钓采摘等初级旅游服务,运营模式和业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用餐、住宿、厕所卫生条件普遍较差。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特色不鲜明,缺少体验性和参与性,休闲度假类、精品民宿类产品明显不足,品质上难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科学发展
为推进我市乡村旅游工作提质增效,人大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在研讨交流中达成共识:要遵循一个要求——“政府引导、统一规划、突出特色、市场运作、可持续发展”,秉持一个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加强规划引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政府部门要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政策保障,加大乡村旅游扶持力度。出台扶持政策,创新工作方式,借鉴北京、浙江等地做法,适时出台我市乡村旅游业质量标准和管理办法,实行等级评定,统一形象标识,规范收费和服务标准,促进乡村旅游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差异化发展。强化行业自律,要尽快成立旅游协会,制定行业文明公约,规范经营活动,服务市场主体。同时,要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推动重点旅游项目做大做强。
推动特色发展,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要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拓展营销渠道。将全市各类乡村旅游景区景点进行整合,打造区域精品线路,并以市、县为单位开展系统营销,拓展渠道,扩大影响,增加效益。
完善配套设施,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要提高基础设施标准、完善智能服务体系、强化产业功能配套,引导相关连锁店、老字号及地方特色商品在乡村旅游景区和度假小镇开设网点,提升服务品质。
实施“旅游+”工程,推动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要加强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传统产品转型升级。鼓励有条件的贫困乡村发展旅游业,加强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加强乡村旅游与体育、教育、工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旅游新优势。
加强人才培养,健全乡村旅游培训体系。要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加大对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宣传营销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此外,还要有计划地培训专兼职导游员队伍,讲好丹东乡村故事,扩大我市乡村旅游的影响力。记者 景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