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辽宁省丹东市:数字化改造赋能“智造强市”
  • 发布日期:2023-2-27 10:29:07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社

装修一新的厂房里整齐地摆放着数十台电脑,正对面墙上大屏幕显示着数字化车间实时画面。视频中,智能生产线平稳运行,焊接机器人、精加工机械手左右腾挪,熟练完成设定的加工工序……这是近日记者在位于东港市前阳经济开发区的丹东日牵物流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的场景。

“数字赋能,重塑企业运营生态,打造敏捷的运营体系;智能化生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企业运营成本。”该公司副总经理潘兴华介绍,此次数字化改造,公司投入大量自动化生产设备,实现了生产自动化、运营智能化、数据价值化、业务信息化、工作电子化,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进一步保证了产品质量。

近年来,在“机器换人”技术推动下,日牵物流装备有限公司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焊接车间,我们购置了5台焊接机器人,现在只要两名工人就可保障运转,而且产品质量更可靠。”潘兴华说,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迎来了用工成本缩减、产能不断扩大的喜人局面。

丹东华洋纺织服装有限公司的裁片、整烫、检查、包装等工序管理,也全部通过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完成。目前,该企业智能制造“互联网+”模式已初步形成。公司总经理于文福说,公司除了生产车间智能化改造升级外,还抓紧筹建虚拟服装产业园项目。该项目集成了工业互联网前沿技术,整合了服装产业各环节资源。“通过虚拟服装产业园平台与产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品牌商解决新供应商开发交期和质量风险高、资源有限等问题。”平台建成后,将有力推动丹东市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丹东日牵物流装备有限公司和丹东华洋纺织服装有限公司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是丹东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缩影。位于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港口工业园区的和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原本20名工人操控的恒温车间,如今只需4人。该企业投资20万元引进数控系统,基本实现了无人操作。思凯电子、华通测控、通博电器、克隆集团等企业也与华为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围绕数字场景进行生产线智能化改造。

采访时,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江湾工业园智慧园区项目正加快建设进度。该项目以“打造数字平台,全力推进企业上云”为着眼点,加速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双向目标,将园区打造成数字化示范园区。园区中,以智能手机镜头聚焦线圈为主打产品的丹东大东线圈工程有限公司,工人密集的传统车间流水线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化生产设备;半导体器件及模块封装测试项目第二条生产线现已正式投产。海合谷服装有限公司、丹东金洋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改造也在加快推进中……

2022年以来丹东市全力推动工业互联网项目建设,推动20户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征集180个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3个,覆盖纺织服装、仪器仪表、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等多个行业,二级节点建设数量居全省前列。打造15个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以及25个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推动5个“5G+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24个“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建设。

工业强则产业强。接下来,丹东市将锚定既定蓝图,聚焦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仪器仪表等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计划推进30户重点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新建10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培育打造50个典型应用场景。推动航天云网(丹东)工业云平台尽快上线运行,年内争取规上企业工业互联网连接率达25%,企业上云上平台率达15%,以此加快“数字丹东、智造强市”建设,助推我市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