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会展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 发布日期:2023-7-3 10:32:17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

今年以来,被称为经济“晴雨表”的会展业,在国内展现出强势回暖态势,多地线下展会陆续开启。丹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会展业发展,积极恢复和发展会展经济,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及开放型城市建设要点中,均对我市会展业发展制定目标并作出规划部署,努力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丹东品牌展会,引进国际会展和展会,力争把丹东打造成东北地区的会展名城。

6月25日,市贸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城市型服务业,会展经济由于其直接性、集聚性和经济性的优势,本身就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这对于城市发展无疑是一个锦上添花的机遇。未来,我市通过打造会展经济,将带动城市交通运输、商贸旅游、餐饮住宿、媒体广告、金融保险等产业发展。此外,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消费、加强合作交流、推动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可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极大提升城市的国际声誉与地位,促进城市繁荣发展。

会展业从发展之初,就和城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丹东曾举办过杜鹃花节、丝绸节、鸭绿江旅游节、台湾周、中国(丹东)国际工艺品暨旅游商品展览会等展会。自2012年起,我市连续举办四届“中朝经贸文化旅游博览会”并取得圆满成功,该展会先后被全国会展业联盟授予“全国十大特色展会”和“最具发展潜力展会”称号。会展曾经给丹东这座城市带来了活力和经济发展新契机,不仅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同时将丹东的优质商品对外展示,匹配更大市场和商家,为丹东企业走出去搭建了“桥梁”,让更多人认识丹东、了解丹东制造。

采访了解到,近几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丹东的会展业发展一度处于低谷状态,每年仅有几场小型节庆活动,无论活动影响力还是带来的经济效益,都大不如前。在当前全国会展市场复苏趋势下,丹东充分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搭乘会场这辆高速行驶“顺风车”。今年1至5月份,我市已先后举办了“丹东味道”饮食消费文化节、首届“膏方”节、鸭绿江(河口)桃花季活动、“鸟语花香游东港”丹东东港文化旅游节、春季房交会、汽车节、朝鲜族饮食文化节等各类会展节庆活动10余场,政府的支持、市场主体的活跃以及效益的增长,为我市会展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相关专业人士认为,要全面落实发展规划、促进会展经济全产业链发展,丹东还需进一步自我提升和完善。从丹东的城市定位、地域地缘关系、产业结构以及会展业发展现状来看,丹东会展经济应是多线同步发展。

健全发展会展经济的组织构架,加快培育和引进品牌展会。结合丹东汽车及零部件、仪器仪表、现代农业产业、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以及边境、红色、生态、温泉、江海、乡村精品旅游集群,开发特色会展项目,以“互市贸易创新发展”“中外运动户外服装名城”“中国防护纺织品名城”“以抗美援朝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等影响力较大的产业和资源为基础,策划举办专业性展会,鼓励引进举办各类国内外知名品牌会展项目,提升现有展会活动质量和水平。

提高软硬件建设水平,推进我市会展相关产业发展。加快专业场地和展馆建设,完善展馆周边公交、物流、商务办公、餐饮住宿、购物商超、旅游娱乐等会展配套设施,促进与会展相关现代服务业发展。充分利用新、老城区以及各县(市)区现有场地资源,统筹策划举办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展会,提高会展综合效益。

完善会展业发展政策支持,加强会展人才培养和引进。完善鼓励会展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帮助培育和引进大型品牌会议展览、推介会展活动、扶持会展企业、培育非政府主导型会议展览活动和会展业发展研究、信息平台建设,形成会展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我市会展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

创新展会发展模式,加快会展业转型升级。构建“政府引导”与“市场决定”的良性互动关系,推动会展业“市场化”转型,大力推进展会的良性发展。整合展会资源,提升信息化水平,采用技术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全面采集、整理、分析、评估等科学处理,提高展会的整体组织效率和服务水平。

记者:邢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