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辽宁省辽阳市:让非遗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 发布日期:2023-9-19 10:07:45
  • 消息来源:辽阳日报社

辽阳鼓乐、杨氏古典戏法、千山白酒酿造技艺、张金石手工剪纸……辽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很多非遗项目,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进行保护和传承很有必要。

近年来,辽阳扎实推进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推动非遗在活态传承中得到有效保护、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得到合理利用,让非遗焕发新光彩。工作人员开展了扎实的非遗普查、申报和保护工作,非遗资源不断被发掘。截至目前,辽阳现有非遗项目140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省级项目7个,市级非遗项目131个。

今年,市非遗保护部对非遗工坊进行调研,最后筛选出具有能够开展生产场地条件、吸纳就业广泛、具有较强开展传统技艺培训、生产力和竞争力强的14个非遗项目,成立了市级非遗工坊。

让非遗“活下来”。近年来,辽阳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全方位开展非遗宣传和保护活动,比如利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通过印发宣传页、设立展板、现场讲解、惠民演出等形式,宣传非遗知识;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景区等活动,让市民近距离了解、接触非遗;举办辽阳市鼓乐大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非遗具有活态传承性,其核心保护对象是传承人。辽阳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选派国家级非遗项目“辽阳鼓乐”的5名传承人到沈阳音乐学院学习,有效提升非遗传承人的责任意识和传承技艺水平。

让非遗“走出去”。近年来,辽阳非遗文化逐步走出辽阳,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掀起了一股“非遗热”。2015年,张金石赴非洲进行文化交流。在博茨瓦纳、马达加斯加、津巴布韦,她展示传授剪纸技艺,让辽阳的非遗文化在国外传播。辽阳组织非遗项目参加全国曲艺周及非遗博览会等各类文化展演展示活动,进一步打响辽阳非遗的知名度。

辽阳以文旅文创深度融合为契机,整合非遗资源、地方名优特产,成功打造了具有辽阳特色和民俗风情的旅游品牌——“辽阳有礼”,吃喝样样有,玩乐都齐全,增强辽阳旅游商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旅游商品规模化、特色化,让辽阳成为一座“有礼”的城市。

非遗文化是历史积淀,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接下来,辽阳将进一步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和利用,让非遗动起来、活起来的同时,给辽阳的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亮出新名片。

记者:苗利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