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3-11-24 10:41:58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
“碗苗没有显蕾是正常现象,不要恐慌。”这是姜兆彤近期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的一条消息。姜兆彤是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与草莓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他,经常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最新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作为一名奋斗在草莓科研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我想尽力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和普及工作,为家乡‘三莓’产业增添光彩。”谈到助力家乡的农业产业发展,姜兆彤语气中满是自豪与喜悦。
作为丹东市自然学科带头人,平日里,姜兆彤经常深入农事企业进行技术指导,走进草莓大棚开展“短平快”的种植技能培训,通过“理论讲解+田间实操”的授课方式,将科学种植技术送到种植户手中。一来二去,姜兆彤成了草莓种植户身边的“大红人”。“实实在在服务农民,既帮助了农民朋友,又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姜兆彤说。
“康复技术推广是公益事业,提高大众康复知识水平是科技志愿者的责任。”平日里,丹东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王健,总会遇到脑卒中、偏瘫等疾病的患者,问诊交谈时,得知他们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康复治疗。因此王健认为,好的医学科普是一剂“良药”。
工作之余,王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健康科普工作中,他参与组建了丹东市康复科普专家志愿服务团队,并加入市卫健委科技志愿服务团队。从制定科普计划到撰写科普文章,再到走进社区或学校面对面向居民讲授康复学科相关知识,王健始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康复知识传播给大众。
用一个人影响一群人,让一群人惠及更多人。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丹东市科协举办10场“专家讲科普”线上视频讲座,10名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轮番上阵,围绕市民感兴趣的保健养生、疾病防治、防灾减灾、生活百科等热点话题进行录播讲解,超过12万人次在线观看。
丹东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丹东市高度重视科技、科普工作,实施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推动科学普及的政策措施。广大科技工作者们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各行各业的自然学科带头人们更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青少年教育等工作中主动作为,全面展示科技工作者的担当和奉献精神,为丹东市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记者:栾柏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