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辽宁省朝阳市:筑牢“压舱石” 装满“粮袋子”
  • 发布日期:2024-1-4 11:50:14
  • 消息来源:辽宁日报

烈烈日头汗水咸,袅袅炊烟米饭香;兢兢业业耕作忙,春去秋来谷满仓;丰收大地皱纹深,养育人民是功臣。粮食,以颗粒计算的生命之本、精神之根。

日出里的建平县黑水镇梯田蔚为壮观。(摄影:肖景昕)
日出里的建平县黑水镇梯田蔚为壮观。(摄影:肖景昕)
大田作物机械化播种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摄影:肖景昕)
大田作物机械化播种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摄影:肖景昕)

巍巍凤凰山,苍茫雄浑;悠悠凌河水,奔流不息。千百年来,勤劳朴实的朝阳人,用自己的双手默默守护着“朝阳粮仓”。为了端牢“中国饭碗”,朝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重点工程项目为基础、农业科技为支撑,大力实施1亿元的国家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朝阳力量。

朝阳县七道岭镇玉米收割现场。(摄影:肖景昕)
朝阳县七道岭镇玉米收割现场。(摄影:肖景昕)

全力稳定粮食生产。朝阳市认真贯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保障粮食安全工作。2023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717.38万亩,其中玉米548.52万亩、大豆11.09万亩、油料作物6.61万亩,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5月中旬至7月初无有效降水,214万亩农作物受到影响。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增加灌溉面积、开展人工增雨、实施农艺抗旱以及强化“一喷多促”、补肥追肥、病虫害防治等中后期田间管理,抗旱工作效果明显。加之7月5日后的连续几场降雨,旱情逐步解除,粮食产量测产评估超过30亿公斤,有望收获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

机械化作业收割谷子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摄影:肖景昕)
机械化作业收割谷子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摄影:肖景昕)

落实藏粮于地。牢牢守住906万亩耕地保有量和77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处理“大棚房”问题2个,违规部分全部拆除完毕,现已复耕。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15.5万亩,完工12.8万亩,累计达到309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39.8%。推广保护性耕作234.1万亩,完成测土配方施肥685.8万亩次,北票、凌源落实绿色种养循环项目,北票、建平、龙城实施化肥减量增效项目,五个产粮大县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全覆盖,全市耕地质量较上年提升0.02个等级。龙潭、青龙河等5个中型灌区实施维修改造项目7个,完成投资6368.93万元。

广袤的朝阳大地上大田作物茁壮生长。(摄影:肖景昕)
广袤的朝阳大地上大田作物茁壮生长。(摄影:肖景昕)

落实藏粮于技。全市制种基地面积达到9697.41亩,建设农作物新品种展示推广基地120亩,展示新品种388个次,良种覆盖率达到96.3%。建平县获评省中草药品种种植重点县。实施1亿元的国家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20万亩(全省仅2个),亩产平均提升200公斤以上,达到“吨粮”水平。实施玉米绿色高质高效项目,打造示范区4个,辐射带动面积34万亩,平均亩产提升100公斤以上。全市拖拉机保有量达到3.82万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500台,免耕播种机保有量达到1819台,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94%。

不弃微末,不舍寸功。

践行“国之大者”,守好“朝阳粮仓”,朝阳人将丰收的力量藏在大地深处,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朝阳的广袤田野上,已然稻菽成浪、谷米满仓。

记者:杜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