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4-6-26 10:20:10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丹东沿江临海,具有得天独厚的淡水、海水资源优势,因此,丹东人的餐桌上,水产品的鲜味儿一年四季不断。
6月18日上午,在东港市一处水产养殖场,工人正在进行河豚选苗。“将病弱的鱼苗淘汰掉,筛选出优质健康的苗种放到池塘养殖,等到来年10月份就可以回捕了。”工人介绍。
在丹东,海水养殖以海水池塘养殖、海水工厂化养殖、滩涂浅海养殖等模式为主;淡水养殖主要有淡水池塘养殖、水库增养殖、淡水网箱养殖等。其中,东港市、振兴区以海水养殖、水产品加工与流通、滨海旅游为主体;宽甸、凤城两地以冷水鱼养殖、旅游导向型休闲渔业为主体;其他区以个体户经营涉渔行业为主体。
我们平常吃的水产品,很大一部分来自水产绿色健康养殖。
目前,我市海水增养殖面积121.8万亩,包括浅海72.4万亩、滩涂37.6万亩、港湾11.8万亩,主要增养殖品种有贝类、对虾、海蜇、缢蛏、牙鲆等;淡水增养殖面积54.2万亩,包括大水面50.5万亩、网箱100万平方米、淡水池塘及其他3.7万亩,有各种鱼类89种,其中高价值品种29种。
在养殖捕捞业方面,2023年,全市水产品产量61.5万吨(不含远洋),其中海洋捕捞7.52万吨、海水养殖42万吨、淡水捕捞2.8万吨、淡水养殖9.3万吨,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的比重为8:2,养殖产品与捕捞产品的比重为83:17。
预计今年全市水产品产量可达64万吨,同比增长4%以上,渔业经济总体水平保持全省第二位。
近年来,我市还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年均实施渔业科研与推广项目10个以上。与此同时,远洋渔业规模不断增长,现代海洋牧场建设迅速扩张。
于是,丹东人的餐桌,愈发“鲜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