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4-7-12 10:25:52
- 消息来源:辽宁日报
“从上球台训练到正式比赛,他们最短的只用了9个月,为了珍惜每一分钟的训练时间,打飞的乒乓球弹落得满地都是,捡起来再继续打,满脸汗水都顾不上用毛巾擦干,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对他们展现的意志品质最好的鼓励。”7月8日,在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球队教练董艺跟记者不住地夸着他的队员们。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全国特奥乒乓球、羽毛球比赛中,来自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的6名小选手代表辽宁队参赛。孩子们以顽强的拼搏精神,斩获1枚金牌、6枚银牌、4枚铜牌的佳绩。
要知道,这些孩子取得这样的成绩较之常人要付出更多的艰辛。他们中有唐氏综合征患儿,也有自闭症患儿和后天原因造成智力障碍的孩子,他们是特教校园里的残障孩子,他们曾是手握球拍都需要教练手把手纠正很久的“星宝”“糖宝”,然而,他们更是从凤城特殊教育学校里走出来的特奥运动员。
登上领奖台只是一瞬间,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坚持,是汗水的挥洒。从最简单的熟悉球拍、增强球感,到持拍正手、反手和侧身正手摆动作,再到脚下侧滑步、交叉步,最后进入实战练习,队员拉球、搓球、削球练习、真人对打……董艺见过边掉眼泪边打球的队员,却从未看过他们偷懒,从未听过他们抱怨。
这支参赛队伍的队员从最初的3名扩大到6名,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19岁。他们在训练之初都没有乒乓球运动经验,克服初学者对打乒乓球的陌生,是董艺和他们要跨过的“第一道坎儿”。
为了培养初学乒乓球选手的训练兴趣,让他们在短时间内适应球台,学校特设了室内训练室和室外露天球台。“性格内向胆小懦弱的小刚开始学打球时,只比球台高一个头。”17岁的参赛选手小华是球龄最长的老队员,她是董艺印象最深的女队员,“她不爱说话,白皙的小脸无论冬夏每次上完球课都累得满脸通红、头发打绺,每天都是最后一个离开训练室,其他队员周末休息她就和舍务老师一起练。”最初的小华,击球后的反应慢,接不住对手发球,击球的准确性也差。现如今,她在此次全国特奥乒乓球比赛中摘得女子单打16岁至21岁C组金牌,和队友小洋获得混合双打16岁至21岁A组银牌。
球台边,小小的乒乓球飞速旋转,6个孩子接、推、扣、拉……各种姿态得心应手,董艺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和巨大付出自不必说。
2018年3月,董艺在校领导的支持下组建了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特奥队并兼任公益教练员。“特奥乒乓球运动是帮助智力残障的少年儿童逐步康复的重要手段,可以改善其身体状况和性格,让他们有更独立的生活能力。”谈到对这些残障孩子的运动训练,董艺很有心得,“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通过竞技比赛得到锻炼,在运动中享受快乐和成功,让孩子回归社会,有全新的生活。”孩子们在赛场上的顽强拼搏、与人为善和诚实守纪的优良品行也激励着董艺。6年来,学校常态化开展各项特奥项目训练,在全省、全国特奥会上摘金夺银,总计获得85枚奖牌。
记者 王卢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