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加强电商人才培育 找准振兴新支点
  • 发布日期:2020-10-15 13:10:56
  • 消息来源:丹东新闻网

“水果萝卜、香菇、猴头菇、软枣猕猴桃……好农产,要分享!心礼联合社‘荆’选配送”“中央厨房+农产品溯源基地,生鲜配送,为您的家人健康保驾护航”……在丹东市心礼种植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荆心的朋友圈里,每天都能看到她不遗余力地为丹东农产品做宣传。点开她的“荆选万家”微信店铺,东港大米、虾爬,鸭绿江鸭蛋,宽甸林蛙、蚕蛹等“土”货更是让人馋涎欲滴。

几年前,荆心创建了全市首家乡村旅游农民专业示范社,通过乡村旅游模式,把第一产业带入第三产业,将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将林果产业变为观光采摘产业。为了让旅游带动更多本地农产品销售,201812月,她联合富硒苹果、山野菜、菌类种植等合作社组建联合社。“今年,我们启动了电商平台,因为电商不仅能够推销农产品,还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对于自己的电商之路,荆心坦言自己刚起步,还有许多知识需要学习。“为了尽快成长起来,我经常去外地学习农村电商知识,去请教专家教授。现在网络发达,我无需出门就能请教专家了。”让荆心开心的是,1013日她参加了由振兴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振兴区“两新”组织党工委联合举办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红色商圈助力乡村振兴暨农村复合型人才孵化培育活动”,“这次培训收获太大了,非常难得,老师讲得接地气,全是我们企业急需掌握的,理论加实践模式的培训,让我的困惑一下子解开了。”荆心高兴地说,他们还建了一个微信群,今后有什么问题就可以在群里咨询了。

“电商会让小农户与大市场产生化学反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打通农产品销售路径,推动农业技术普及,提高农业合作质效,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我们首次电商直播人才培训孵化活动瞄准了农村领域。”在此次红色商圈助力乡村振兴暨农村复合型人才孵化培育活动上,举办方工作人员向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113名参加培训人员介绍了培育孵化活动的初衷。

近年来,我市紧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把电商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振兴区积极探索人才振兴新路径,注重人才培育孵化,着力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输送不竭动力。他们以电商为切入点,不断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孵化力度,培育壮大电商人才队伍,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同时,以辖区内安东老街获批辽宁省电商直播示范基地为契机,将本地资源与全市人才工作统筹对接,找准时机,突出主题,利用安东老街全市首家具有示范培训资质的电商直播阵地优势,在金秋十月丰收季邀请全市村“两委”成员、乡镇(村)第一书记、农技人才和致富能手,通过“线下教学、线上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分享电商直播专业知识和技能。本次活动为期10天,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线下理论与技能教学,聘请具有丰富直播经验的专业电商直播团队,分别围绕开播基础知识、直播冷启动、抖音人设打造、交易平台开通、入驻与快速浮现等方面进行演示讲解;第二阶段为线上实操教学,由专业主持和后台团队辅助,在丹东电商节系列直播活动中,参训人员通过直播实战,检验授课效果,积累直播经验。

“我在这次活动中获益匪浅,不能自己学会就完事大吉,我还要把所学传授给合作社的同行和农民,让他们也尽快多掌握电商知识,好搭上农村电商的‘东风’,撬动乡村振兴及走上致富路的‘新支点’。”荆心说,她会在10159点进行转训,首批有50名新农人参训,第二批也将有50人参训。

“满满的都是干货,操作性很强,电商直播可以让农民为自己的产品代言,让技术能手有更广阔的展示舞台,为更加广泛的农业合作趟出了新路子。通过活动,各地区的第一书记、致富能手有了互相交流学习体会的机会。”第一次参加电商直播培训的振兴区汤池镇金崮村第一书记陶准良兴奋地说,这次培训把他们一直想尝试的农民直播即将变成现实。

据了解,农村电商已成为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电子商务知识技能的普及,着力实现“农民变主播,网络变农具,直播变农活,数据变农资”,让农村实用人才向“复合”“全面”快速转变,更好地服务乡村发展。此次振兴区在充分整合红色商圈党建资源,培养具备电商直播技能的农村复合型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下一步,振兴区人才办还将继续探索“短视频+直播”的综合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有力“支点”,真正助乡村振兴,圆电商梦想。记者 唐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