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5-1-8 10:37:12
- 消息来源:辽宁日报
工业兴衰关乎经济兴衰,工业实力彰显经济实力。2024年,朝阳市紧扣实体经济这一核心,精准定位施策,秉承“拼搏”精神,“开拓”勇气,“务实”作风,优化政策体系,加强要素保障和企业服务,全力推进重点项目的开工与竣工,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以工业之稳健支撑起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

据统计,2024年前11个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较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出1.2个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76.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86.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3.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2.3%。

工业是朝阳发展的根基和支柱,也是推动朝阳振兴发展的关键战场和主阵地。若将工业比作高速行驶的火车头,项目则是火车的“轨道”和“动力系统”。

在凌钢220万吨钢焦一体化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加紧对烘炉后的1#焦炉进行单机调试、联动试车、吹扫试验等作业……项目负责人表示:“该项目1#焦炉即将投产,2#焦炉已完成烘炉,正开展管线和电气安装,预计2025年3月可投产。”

2024年,全市共策划实施了包括凌钢焦炉装备升级绿色发展改造、中能建膨润土综合开发利用、金达钛业2万吨航空航天转子级高端海绵钛等在内的769个工业项目。2024年前11个月,工业投资增速达到34.8%,技术改造投资增速高达50.7%。

在以项目为支撑、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工业“体质”和“体魄”、积聚强劲发展动能的同时,朝阳市加快传统产业技术的创新升级,推动产业焕发新活力,助力工业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形成。
创新驱动,是产业向高端攀升的重要动力。“公司通过创新平台,强化产学研合作,在海绵钛技术研发等方面投入超过2亿元,已获得国家专利84项,注册商标5项。”朝阳金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其中,MHT-90小粒度海绵钛等多个系列高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
2024年,全市新增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41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户、创新型中小企业37户、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户、工业企业创新产品31个,加华电子喜获国家工信部“水下无人数据融合技术”竞赛第一名,全省唯一一家钛产业创新中心落户朝阳市双塔区金达钛业,建平县荣获省工业单项冠军县(市)称号。
向“新”发展,拓展产业空间。辽宁新都黄金有限责任公司利用5G技术的高速、低时延特性,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有机融合,形成了以工艺为核心的全流程智能化解决方案,成功突破了传统冶金行业的限制。
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4年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名单,朝阳市再传捷报,19户企业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总数位于全省第三。2024年全市新增数字赋能企业100户。3个项目入选“2024年度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智改数转网联方向支持企业(项目)”、全省仅7个城市16个项目入选、朝阳市入选数量全省第三,龙城区被评为“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新都黄金荣获2024年辽宁省5G工厂称号,北票市宏发食品有限公司“宏发肉禽全产业链/供应链工业互联网平台”被评为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
向“绿色”转型,提升发展品质。在2024年全市首个荣获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称号的朝阳华兴万达轮胎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数字智能设备高效运转,内胎在装料、制作、检测等环节完成后,被打上鲜明的“绿色标识”,产品畅销国内外。
朝阳市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2024年,全市新增省级绿色制造单位11家,不仅位列全省第四,还实现了绿色制造体系的全覆盖。同时,华兴万达、科勒迪和新都黄金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凌源经济开发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当前,朝阳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方面成果显著,同时在新兴产业领域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朝阳正逐步构建起多元化的现代工业体系。
记者:张余 吴仕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