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5-1-10 10:54:18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是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现实路径,也是塑造发展新动能,推进丹东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全市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抓手。近年来,丹东市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聚焦丹东市纺织服装产业实际,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多措并举,协同共振,助力我市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
连续监督 提质增效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大开展监督工作的永恒主题。近年来,丹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轻工业发展,特别是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高位推动、高位谋划、高位打造,充分发挥纺织服装业产业基础和传统优势,持续加强技术改造、品牌提升和市场开拓等工作,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持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链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动丹东纺织服装产业融入省万亿级消费品工业基地。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市委工作部署,将助力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列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把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推进纺织服装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为目标,调研各种不同类型服装企业,以专项调研、专项视察、听取报告等多种形式,选准切入点开展监督。2023年9月,深入华洋纺织、辽宁金凤凰服饰有限公司等企业视察,听取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介绍,观看服装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节点场景演示和企业产品展示,组织座谈交流,听取关于我市纺织服装发展情况的汇报,与企业家和专家进行深入交流,了解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找出加快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对策。2024年3月加大监督力度,建议在培植头部企业、促企业智改数转等方面下功夫,推进我丹东纺织服装产业再上新台阶。
专项监督 助推发展
丹东市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市人大代表和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本地纺织服装产业进行深入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代表意见建议,在充分掌握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历史底蕴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主动参加“走出去,请进来”系列活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并深入我市辽科丝绸、兰光服装、新东方智衣等企业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提出工作建议,为市委决策提供参考。在市人大监督助力下,市政府进一步理清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心,加快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精织“百亿”篇章。
联动监督 做大做强
增强人大监督实效就要切实做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市人大常委会强化上下级联动,不断加大监督力度,今年4月,与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联动推进全市轻工业高质量发展调研,重点对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进行调研,促进省、市、区三级工信部门积极作为,发挥自身优势,丹东市纺织服装产业呈现“多点开花、亮点频出”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市工信局、发改委、商务局等部门作用,邀请各级人大代表、行业专家参与监督全过程,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推动纺织服装产业一体式发展。丹东市成功承办了辽宁省特色纺织产业集群产品供需和政策对接活动,展示丹东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成果,进一步推动纺织服装产业深度发展,促进消费热点,激发城市活力。活动中,丹东市签约项目11个,达成合作金额近12亿元。
记者:景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