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用“心”驻村 用“行”助村
  • 发布日期:2025-1-10 10:55:05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只要老百姓觉得好,我这驻村工作就没白干。”李慎凯是宽甸步达远镇高岭地村第一书记,他把驻村当成事业,把帮扶当成使命,扎根基层、走进群众,真蹲实驻、真帮实促,在推动高领地村产业发展、办好民生实事等方面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了先锋作用。今年,他被丹东市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作为第一书记,李慎凯来到高岭地村的第一要事就是做好基层党建工作。他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认真研究,创新学习形式,规范开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针对村里党员外出务工较多的情况,他提出开展网络党建的新思路,利用党员微信群开展网上党课宣讲,在线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为提升村干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他积极组织村“两委”班子,学习如何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和带动致富能力,还规范发展党员3名,培养后备干部5名,夯实村党组织工作基础和人才储备。每年七一、春节,他都积极争取帮扶单位和沈阳市江苏商会的支持,慰问困难党员。

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高岭地村的产业规模和集体收入都十分可观,从几年前的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一跃成为村集体经济强村。为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收益,李慎凯立足村情实际,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带领村两委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先后争取资金90万元建设蓝莓暖棚3栋,每年为村集体增收7.2万元,协调乡村振兴资金200万元发展黑猪养殖项目,多次组织党员和农户骨干前往外地开展产业项目考察活动,发展乡村旅游、红松嫁接和中药材种植等项目。目前,高岭地村集体有高标准蓝莓暖棚12栋,30kW光伏电站一座,年收入32.8万元,村集体收入位居全镇第一。

此外,为扩大招商引资成效,李慎凯积极与各地企业接触洽谈,成功引进丹东恒泰农产品贸易公司。通过“党建+产业”、党建引领招商模式,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先后和国开科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沈阳佳合食品有限公司、辽宁馨源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南省车驿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沈阳农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省内外企业进行洽谈,吸引企业到村投资兴业。

“群众利益无小事”,是李慎凯常挂在嘴边的话。驻村以来,他迅速投入工作,全面收集民情民意,着力办好民生实事。摆渡改桥工程是省人大协调的一个重点项目,投资3000余万元,桥梁长420米、宽7.5米,资金投入大、百姓关注度高。李慎凯时刻关注工程进展情况,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帮助施工方协调解决高压线杆固定牵引线过低、疫情期间工程材料运输困难等问题,保障项目的顺利竣工。此项目受益人口1300余人,对高岭地村发展乡村旅游及村民出行、就医、读书和发展产业都有很大裨益。他还带领驻村工作队争取资金200余万元,建设防洪堤坝和板油路;争取资金为各村民组安装路灯90余盏;协调争取防灭火设备30余套;累计协调建设村民活动广场5个;筹措资金近3万元,为高岭地村筹建美发屋,并免费培训美发师;协调省体育局为村里两个文化广场配置健身器材;争取资金3万元对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维修,又协调派出单位捐赠电脑、打印机等办公用品,改善村干部办公环境,满足党员群众的活动需求。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干部,部队和组织培养了我,我想为农村的百姓做点事。”为了实现最初的承诺,李慎凯真抓实干,砥砺前行,用出色的业绩、良好的形象凝聚了民心、赢得了口碑。如今的高岭地村,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图景,正缓缓铺展开来。

记者:曲丹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