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致富路上的“领头羊”
  • 发布日期:2025-1-13 13:27:21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多年来,宽甸中绿合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栾吉全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刻苦钻研农业技术,结合本村实际,创新思路,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2021年,他先后获评古楼子乡“产业致富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工作者”称号。今年6月底,我市召开“两优一先”表彰大会,栾吉全获“丹东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多年前,南荒沟村多数村民靠放养柞蚕为生,人均年收入不到5000元。栾吉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心探索出一条产业致富之路。他结合本村地形特点和气候条件,广泛查阅资料,认真研究,向村两委提出发展燕红桃、板栗产业的建议。由于缺乏经验,资金投入大,许多村民不敢尝试。“行不行,只有干了才知道,我先给乡亲打个样!”栾吉全毅然拿出全部积蓄,开始种植燕红桃和板栗。

村里邀请了农技人员提供专业指导,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栾吉全虚心请教,认真学习,逐渐从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在他的精心打理下,燕红桃、板栗收获颇丰,经济效益可观。栾吉全的成功给村民们吃了“定心丸”,大家纷纷加入种植行列。

“控前促后、控上促下,去低留高、去粗留细、去直留斜、去旺留弱、去绿留红,大家按照口诀修剪桃树。”每年冬末春初,栾吉全都会为种植户讲解修剪桃树的方法。他深知科学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仅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还义务指导种植户疏果、打药,帮大家解决难题,减少损失,增加产量。

随着南荒沟村燕红桃、板栗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栾吉全发现了新问题:村里种植户分散经营,自产自销,产量虽然增加,但整体经济效益不高。于是他提出“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发展模式,组建“党群共富联合体”,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共赢”。2013年8月,在栾吉全的牵头组织下,宽甸中绿合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主营燕红桃、板栗等农产品,并入驻电商平台,开展网络直播,拓展销售渠道。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栾吉全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鼓励、引导种植户科学种植。如今,合作社燕红桃种植面积1500余亩,板栗种植面积1600余亩,年产值360余万元,5名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带头作用,南荒沟村人均年收入达到2.2万元。

记者:曲丹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