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启动发展“主引擎” 跑出发展“加速度”
  • 发布日期:2025-7-16 9:02:39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64个重点项目开复工、22个优质项目签约落地、三大产业插上数字翅膀……今年上半年,振安区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锚定“三区一地”发展目标,以项目建设为“主引擎”,聚焦产业升级、改革创新、民生改善三大主线,交出一份份满意的“期中答卷”,为决胜之年奠定坚实基础。

围绕“四个图谱”精准发力,为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开复工500万元以上项目64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8个。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32场,对接企业76家,成功签约2000万元以上项目22个。纺织印染服装、电力装备制造、射线仪器三条产业链代表企业与知名工业互联网平台老虎云达成合作意向,为传统产业插上数字化“翅膀”。

农业、工业生产有序开展。一季度,振安区蔬菜菌菇、水果、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6.3%、15.4%和23.6%。3个乡村振兴衔接项目、2个农业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有5个村成功跻身辽宁省美丽宜居村创建名单。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10个“百企百亿技改专项行动”工业项目实施,新增规上企业5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户、创新型中小企业1户,6个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逐步改变工厂面貌。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发展活力。稳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已全面铺开,为农民吃下“定心丸”;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尤为明显,依申请类事项实现“应进必进”“网上可办”,服务好评率达100%,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成为常态。

文体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冰雪温泉莓好欢乐季 冬游振安”“魅力振安 金秋相约”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单日线上流量一度突破17万人次,“振安有好物进社区进大集”等活动轮番登场,叠加“以旧换新”政策红利,使区域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发展的落脚点。通过“春风行动”“百万学子留辽来辽”等17场招聘活动和7场直播带岗,帮助293名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和200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上岗。

同时,持续加大医疗、教育投入,发展成果惠及群众:“一次挂号管三天”的便民就诊模式赢得患者点赞;持续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崭新的五龙背小学和完成改造的二十九中学相继投入使用,为学生提供了更优质的学习环境。

聚焦民生福祉。持续推进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开展“迎双节、净家园”等活动,让乡村面貌一新;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400亩人工造林和150亩森林抚育为大地增绿添彩,空气优良天数等指标稳居前列;持续巩固筑牢安全防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着力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让“老有所养”更有温度。创新养老服务,开展“线上订餐+线下自提”的助餐模式,在试点区域受到欢迎。截至目前,该区累计建成镇街居家和社区养老中心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7个,家门口的“养老幸福圈”正在形成。

接下来,振安区将锚定目标,鼓足干劲,瞄准长三角等重点区域招大引强;确保10个技改项目全面开工;力争新增10个数字化应用场景;推进“一窗通办”改革,覆盖率不低于90%;加快振安区医院分院及发热门诊的改造建设……以过硬作风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奋力冲刺“双过半”。

记者:王一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