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5-7-16 9:20:59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在振兴区站前街道华夏村社区,一场由平凡人的善意串联起的救援,让独居老人在危急时刻重获生机。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着邻里守望的温暖、基层工作者的担当,每一个普通人的微小行动,共同织就了守护生命的安全网。
近日,锦山大街153号楼的居民路过301室时,察觉异常。“这户住着独居老人,平时每天早上都下楼吃早饭,这几天咋没见着人?”一句随口的嘀咕,成了关键的预警。居民赶紧把情况告诉了社区网格员——正是这声及时的提醒,让隐患浮出水面。
网格员心里“咯噔”一下,老人电话关机,日常规律被打破,绝非小事。他没多犹豫,转身就往社区办公室跑,把情况一五一十地汇报给了社区党委书记李明。
“不能等!”李明听完汇报,当即启动应急方案,一边让网格员报告派出所,一边联系房东和老人家属,同时上报街道办事处。电话里,他的声音急促却不乱:“情况紧急,咱们得抢时间!”
站前派出所的民警来得飞快,警笛声刚落,几位民警就冲进单元楼。可联系家属时又遇难题,老人和子女关系疏远,之前从没给过子女联系方式。李明握着电话,耐心又坚定地给老人女儿解释情况:“您父亲现在可能有危险,我们必须开门看看!”电话那头,女儿终于松口,同意破门并立刻赶回来。
当打开门的瞬间,大家心都揪紧了——老人躺在门口,意识已经模糊。“别动他,我打120!”李明蹲下身护住老人,语气沉稳地指挥着,生怕磕碰加重伤害。救护车呼啸而至时,他们一左一右搭手,小心翼翼把老人抬上担架。从发现异常到送进医院,这群普通人用最快的速度,抢回了老人的生命。
“要妥善安置好老人,让守护更牢靠。”站前街道党工委书记赶到医院时,反复叮嘱,并要求社区完善独居群体保障机制。当晚,老人的女儿女婿匆匆赶来,握着社区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第二天一早,李明又拨通电话,确认老人已脱离危险,才松了口气。
这场救援过后,华夏村社区里的“暖心行动”更密了,网格员每天多绕一段路,看看独居老人窗户亮不亮灯;邻居们碰面时多问一句“今天见着张大爷没”;社区的电话本上,每个独居老人的紧急联系人都更新得清清楚楚。
就像李明常说的:“社区里的事,说到底都是身边人的事。你帮我一把,我搭你一程,日子才能过得踏实又暖和。”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跑赢的不只是生命,更是邻里间那份沉甸甸的牵挂。
记者:王一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