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东港:监督之剑守护碧水蓝天
  • 发布日期:2025-9-17 9:36:14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2024年,东港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354天,优良天数比例96.7%,同比提升3.5%;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降至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空气质量6项指标全部达标……一项项亮眼数据,是东港市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东港市人大常委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聚焦突出环境问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共绘优美生态画卷。

加强水污染防治、海洋环境保护、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监督,促进东港水生态环境改善。2024年,东港市7条入海河流水质全面达标,饮用水水源地、农田灌区水质合格率均达100%。铁甲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是东港市唯一在用的饮用水水源地,东港市人大常委会自2022年起连续3年跟踪监督铁甲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2024年,铁甲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工程竣工。

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持续推进污水治理。加强海水养殖尾水治理,积极推进市政府相关部门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促进水产养殖转型升级,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健康发展。

2020年至2021年,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坚持源头预防、过程管控、风险管控”,构建土壤污染防治闭环体系。加强5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和环境风险监管单位管理,强化污染地块监管,评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12个。强化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管理,形成从源头减量、过程严管到违法严惩的全过程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完善管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机制,形成部门协同、属地负责的共治格局。优化建筑垃圾管理流程,督导属地责任部门提升整治效能,实现建筑垃圾处置规范有序、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自2019年起,东港市人大常委会每年调研上一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在东港市人大的监督下,东港市政府以更实的举措推动空气质量不断提升。以“减煤、抑尘、控车、治源”为主线,构建全方位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治理扬尘和移动源污染,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标准,推动物料堆放精细化管理,实施移动源污染防治工程,治理机动车尾气超标排放,积极推进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防控面源污染,创新监管模式,利用环境监管网络,实现秸秆焚烧、祭祀用火、餐饮油烟管控全域覆盖。

良好的生态环境事关每一个人的生活品质,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石。今后,东港市人大常委会将坚定不移地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使命,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力守护碧水蓝天的生态家园。

记者:景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