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0-12-17 10:56:44
- 消息来源:鸭绿江晚报
早些年,每至“七夕”,制作巧果是不少人的首选。巧果许多人都会做,但制作巧果的模具却不是家家都有。能雕刻这种模具的师傅,此时变得十分“抢手”。随着岁月变迁,巧果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会制作模具的师傅也越来越少。
12月14日,记者走进位于春一路的一间出租屋,屋内一侧堆满了已经刻好的果模,十二生肖、元宝、金鱼……每一件都凝刻着手艺人的心血。姚纯立是这间小屋的主人,今年60岁的他,自12岁起就跟着父亲学习雕刻果模,一坚持就是40多年。“以前果模可是供不应求,现在东三省还在做的没几个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是丹东果模制作的黄金年代,市里有一个专门制作模具的车间,姚纯立每日的工作就是雕刻模具。这个车间制作出的模具在满足本市需求的同时,销往全国各地。后来,车间关闭了,姚纯立开了一家小型印章公司,随着机械逐渐取代手工,也压缩了他的生存空间。
2008年,姚纯立走上街头,开始摆摊。果模几个月也卖不出一个,无法保证生计,姚纯立就靠着毛笔和水洗布支撑着摊位。可每次出摊,姚纯立都将果模摆放在最上面,将毛笔和水洗布放在最下面,“我不在意挣不挣钱,也从没想过放弃,只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果模。”姚纯立的信念源自他的父亲,今年86岁的老人早已拿不动刻刀,但总会叮嘱儿子:“再去摆一天摊吧,不拿出去,人家看不到,就会慢慢忘了它。”
为了父亲殷切的期盼以及心中对果模的热爱,姚纯立选择默默坚守,除非天气影响,他都会推着三轮车来到街头,将摊位支好,然后静静雕刻。一天,一位70多岁的美籍华人来到姚纯立的摊位前,当看到图案各异的果模后,他惊呼道:“我终于看到爷爷奶奶用过的东西了,看到它们就想起了我的爷爷奶奶!”临走前,他买了许多果模,并对姚纯立说,一定要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姚纯立传承的不只是技艺,还有承自父亲的工具。在他的工作台上,有一个工具箱,箱子里放着上百把不同样式的刻刀,果模就是它们一点点凿刻出来的。姚纯立说,机器压制的比较规整,但显得呆板,且不容易脱模。手工雕凿的,刀口不一样,呈现的效果也不一样,显得更加生动,而且脱模比较容易。“每一个手工雕刻出的模具都包含着手艺人的创意和心血,这一点是机械比不了的。”
对每一个手艺人来说,传承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作为丹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果模雕刻技艺”的传承人,姚纯立面对的是后继无人的局面。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这项技艺,并将其传承下去。
编辑 邹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