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0-12-30 10:36:47
- 消息来源:丹东新闻网
受疫情影响,两年来每周六大清早乘客车前往宽甸大西岔杨林丸美爱心学校支教的孙丽娜,从11月起对杨林学校的学生开始进行网络音乐教学。2018年6月至今,丹东二中音乐老师孙丽娜已和这所学校的师生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2年,丹东二中和杨林学校手拉手。此后每年杨林学校的师生都会到丹东二中学习,丹东二中也会安排全优生和老师前去支教,两校师生结下了深厚的帮扶情谊。2018年6月,孙丽娜随着丹东二中的支教团队前往杨林学校,一起去的还有她十岁的女儿。
那时候,杨林学校的孩子们吃住的环境非常差。被子潮湿,苍蝇、飞虫到处都是,厕所是露天的旱厕。夜里,高年级的孩子陪着低年级的孩子打着手电筒去厕所,既是陪伴也是照顾。临别前,很多孩子哭了。看着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眼神,孙丽娜萌生了去杨林学校支教的想法。女儿则心有灵犀地拉着她的手,诚恳地说:“妈妈,我会照顾好自己,以后你多来这里,多教教他们吧!”
从杨林学校返回后,孙丽娜找到了丹东二中领导,提出了无偿支教的想法,得到了校领导的支持。自此,她每周都会到杨林学校去上课。杨林学校周日、周一休息,所以她每周六清晨出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到学校后,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上课,一直忙到晚上九点。第二天早上,她再上课到下午两点多,完成了杨林学校6个学年6个班级的音乐课,她才踏上返程的客车。在很短的时间里,她就帮助这些原来对音律一无所知的孩子敲开了音乐的大门。
寒来暑往,孙丽娜在支教这条路上,辛苦并幸福地忙碌着。她和杨林学校的师生们同吃同住,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每次返程,孩子们都将她送出很远。每一学期结束,孩子们就会关切地问她:“孙老师,下学期你还会再来吗?”
孙丽娜很珍视师生们的情谊,无论有多少困难,她都没想过放弃。2018年冬季,进行校舍改造的杨林学校,新宿舍和食堂还没有建好,老师们在车棚里搭起炉灶充当厨房,吃饭的地方则是露天的操场。山里的冬天格外寒冷,她和老师们站在冷风中大口吃饭,因为吃慢了饭菜就会凉了,手也冻得拿不住筷子……
杨林学校由于深处大山,信息不流通,加上薄弱的教育资源,所以没有专业的音乐、美术和体育老师。孙丽娜到杨林学校后,不仅完善了1—6年级的音乐课,还在杨林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带领老师们学钢琴、识简谱、学声乐;教会了全校学生《国家》《感恩的心》手语操;组建鼓乐队,带领学生弹琴、学打鼓、排练节目;用饮料瓶装满石子,制作简单“乐器”……
在孙丽娜的指导帮助下,一些有天赋的孩子逐渐显现出较好的音乐素养,还组建了校合唱社团、钢琴社团和鼓乐队。2019年3月,宽甸满族自治县举办中小学生合唱大赛,她带领学生排练的表演小合唱《稻香》获得了一等奖,并代表宽甸参加丹东市教育局举办的“歌颂祖国”新中国成立70周年艺术展演,荣获一等奖。
2018年冬天,孙丽娜在杨林学校上课时,看到一个四年级的小女孩穿着一双露脚踝的棉拖鞋,没有穿棉衣,单薄的外套里面是几件大小不一且破旧的单衣,孙丽娜当时眼泪差点流下来。之后,她从学校老师那里了解到女孩的父亲意外去世,母亲身患重病,家中非常困难。回丹东后,她第一时间给女孩买了棉衣裤、棉鞋等。此后,她不仅自己每月给女孩生活费,还联系同学、同事组织帮扶小组,每月给女孩家提供1100元的生活费,至今已累计送去两万多元。她说,只要孩子能读书,她们就会想办法一直帮扶下去。
孙丽娜的到来,温暖了一所村小的学生,也让孩子们听到了大山外的声音,圆了大山里孩子们的音乐梦。她说,这样的支教生活她还将继续坚持下去,帮杨林学校的老师尽快成长起来,等到他们可以更好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时,她再离开。记者 鞠鑫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