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1-1-29 12:05:42
- 消息来源:丹东新闻网
“蘑菇、木耳、山野菜、蜂蜜……这些春节食品都通过咱们的平台销售,老百姓真正尝到了甜头。”1月28日,党旗红宽甸电商产业扶贫联盟相关负责人孙秀梅说,扶贫联盟通过发展个性化庭院经济项目,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平台提供技术服务以及产品包装、运输、销售,贫困户无须外出打工,在家便可创收。
党旗红宽甸电商产业扶贫联盟成立于2017年11月。电商扶贫为大山里的农产品打开了“出山之门”,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联盟是在县委、县政府支持指导下成立的,以‘互联网+’为驱动方式。”宽甸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联盟以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村干部、各界电商精英、企业精英等为成员,围绕有关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协调宽甸县域资源优化整合,促进扶贫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
联盟围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以品味宽甸山水、品味宽甸满族文化、品味宽甸特色特产等为基础,通过打造本土地产扶贫品牌“品味宽甸”,提高宽甸农副产品的知名度。2017年至2019年,“品味宽甸”LOGO设计及形象店建设完成,完成了品味宽甸阮老寿乡蓝莓鲜果、蓝莓酒、蓝莓蜂蜜、蓝莓干、牛毛坞香菇、台沟草莓、干沟鸡、百家扶贫蛋等20多个扶贫产品的开发、品牌设计、市场投放。
登录“品味宽甸”电商平台,每一样农产品都有图片介绍,还标注了“精准扶贫”字样。“好多消费者看见这样的介绍,购买热情更高了,他们觉着既吃得放心,又能扶贫帮困。”电商平台负责人介绍,为了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他们在每一枚蛋上都贴上二维码,来源可识别、质量可追溯,让消费者清楚每一枚蛋是谁家产的,了解它的出产环境等信息。
“品味宽甸”是我市创新扶贫模式的成果之一。在我市,以“品味宽甸”“满乡印象”等电商企业为牵引,抓产品宣传促品牌营销,线上线下互动运作,不断涌现出“宽甸石柱参”“河口燕红桃”等一批农特产品电商品牌,带动本地中华蜂蜜、食用菌等农产品走出大山,销往全国各地。
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满乡印象”“品味宽甸”等电商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260万元,直接带动2200多贫困人口销售农产品,人均增收2000多元。2018年9月,全省电商扶贫现场会在我市举行,宽甸的电商扶贫模式在全省推广。2020年9月,国家发改委择优遴选并向社会各界公开推介的50个消费扶贫优秀典型案例中,宽甸“借力电商谋新路 消费扶贫开新篇”是辽宁省唯一入选案例。
与此同时,凤城市蓝旗镇成立农业产业化电商扶贫协会党支部,实现“党建+电商”融合发展,在党支部带动下,引导贫困群众从思想上“摘帽子”,培养电商销售人才17人,发展“订单式”农业,使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通“网上店铺”。2020年,销售板栗700多吨,草莓300吨,销售总额2000余万元,带动全镇229名贫困户脱贫增收。
采访了解到,我市立足资源禀赋,不断创新特色扶贫模式,在电商特色扶贫的基础上,还开展县际间对口帮扶。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以来,东港市、振安区、振兴区、元宝区、合作区分别对口帮扶宽甸贫困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扶贫产业、提供技术服务、促进就业安置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其中,东港市投入资金149万元,帮助宽甸虎山镇建设设施大棚用于出租,租金70%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30%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振安区投入资金103万元,支持青山沟镇房身沟村发展蓝莓种植;合作区投入资金130万元,帮助红石镇上蒿村筹建草莓大棚两座、微商平台办公场所60平方米,为10个村民组安装路灯220盏;元宝区投入资金81.5万元,协调企业为牛毛坞镇张家堡村香菇种植户提供优质菌袋和技术服务;振兴区投入63.85万元,购置宽甸1处临街门市,出租租金为步达远镇干沟子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7.5万元。
记者 邢漫 编辑 邹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