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1-2-9 10:40:30
- 消息来源:丹东新闻网
皑皑积雪装点了山村的腊月,浓浓年味儿弥漫在乡野之间。2月6日,记者走进东港市马家店镇双山西村,只见整洁道路两旁楼房林立,广场上鲜艳的红灯笼在蓝天映衬下格外耀眼,村民朴实的笑脸、手里的大包小裹和不远处响起的鞭炮声提醒人们:年,越来越近了。
“俺村真的是越来越好了,人的素质也提上来了,你看这路面,连个烟头果皮都难找。”说起村里这些年的变化,正在广场上遛弯的村民解贵诚说。
双山西村主导产业除了水稻、玉米种植外,还有温室草莓、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和蛋鸡养殖业。近些年,该村把农村“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作为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重要工作来抓,有效激活农村资源,村集体经济迅速壮大,村民收入快速增加。
改革之初,村里全面开展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核实了260万元集体各类资产,对闲置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入股企业,实现资源变资产;制定政策,界定身份,累计有2183名成员成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股东,实现了农民变股东。此外,开展资产量化、股权设置工作,成员股占70%,集体股占30%,成员股实行一人一股,让农民真正成为集体资产的所有者、管理者、受益者,实现资产变股金。通过一系列改革,双山西村在盘活集体资产的基础上,根据产业优势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让村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成果的新路子。
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农村改革,逐步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我市按照‘整市推进’的原则进行部署,振安区、凤城市、东港市先后纳入国家试点,整县区推进,我市在全省率先搭建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管理平台。”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清产核资,共核增村级资产1.1亿元,核减村级债务6759万元;全市已有667个村建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确认农民股民身份131万人,量化股本总额7.5亿元。其中,振安区鸭绿江街道珍珠村在全市率先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股东每年平均分红1万元左右,最高将近2万元,真正实现了“村强民富”。
在落实“三权分置”方面,我市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共实测集体耕地357万亩,确权314.46万亩,颁发农村土地经营权证35.1万本,实现“应颁尽颁”,土地承包关系进一步稳定。与此同时,围绕放活经营权、促进和规范土地流转,建立市本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及信息平台,东港、凤城、宽甸流转交易市场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并逐步开展了交易业务。
“土地经营权的放活,有效地解决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的难题。”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凤城市宝山镇岔路村为例,该村围绕小浆果产业,流转土地500亩,集聚11个村发展“飞地经济”模式,建成大棚29个,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在培育经营主体方面,我市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吸引更多的农户发展规模经营、合作发展,提高了全市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和能力。
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强化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建设,制定交易规则、完善交易流程,实现村级资产资源效能最大化;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壮大家庭农场,增加家庭农场数量规模,提升家庭农场发展质量;充分运用市级家庭农场管理平台,强化信息名录建设,实现动态化管理,促进“小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事企业”四类不同经营主体有机衔接。记者 邢漫
编辑 邹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