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中国
大美中国
滇西雨屏”美丽蝶变——龙陵县创建 “云南省美丽县城”工作纪实
  • 发布日期:2021-4-15 10:23:07
  • 消息来源:云南网

龙陵县城远眺。 (供图)

美丽龙山湖

龙陵美丽县城一角

  3月28日,省政府发出关于命名“云南省美丽县城”“云南省特色小镇”的通知,龙陵县成为获得“云南省美丽县城”的16个县之一。

  龙陵县地处高黎贡山南麓,被怒江和龙川江环抱,国土面积2884平方公里,国境线长19.71公里,森林覆盖率73.62%,年均降雨量2112.6毫米,素有“滇西雨屏”的美誉。2019年以来,龙陵县抢抓创建“云南省美丽县城”的机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城市建设全面展开,一个“美丽县城”破茧成蝶、展现动人新姿。

  明确发展定位 彰显县域特点

  龙陵县城面积不大,全县总人口30.52万人,居住着汉、傈僳、彝、傣、阿昌等2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94万人,县城建成区总人口5.6万人,建成区面积仅为6.03平方公里。

  龙陵县曾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卫生县城”“第四届云南省文明城市”“云南省生态文明县”“云南省园林城市”“云南省平安县城”等称号。因特色产业黄龙玉、石斛、黄山羊等,还曾荣获“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中国紫皮石斛之乡”“云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云药之乡”等称号。

  在“美丽县城”创建中,龙陵县按照“干净、宜居、特色、智慧”的总要求,立足自身特点,依托东西河绕城交汇、四面群山环抱、城中山丘星罗棋布的自然景观和黄龙玉、石斛产业资源,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发展定位,与国际规划大师刘太格先生团队、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国内外知名设计团队合作,高标准编制了《龙陵县概念性空间发展规划》,积极构建“一核托双心、龙脊携四脉、玉带缀多点”的城市空间格局,努力把龙陵县城建设成为以黄龙玉文化、温泉石斛养生文化与山水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滇西雨屏 宝地龙陵”。

  “‘一核托双心’即以中部商业文化组团为核心,向南建设黄龙玉、石斛特色产业中心,向北发展温泉康养文化中心;‘龙脊携四脉’即以龙山路为脊的纵向发展脊梁,以龙华路、白塔路、云山路、玉缘路为脉的横向发展脉络;‘玉带缀多点’即以东西河水系为带,串联城中多点公园和广场,形成玉带缀多点的城市景观格局。”龙陵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凸显产业特色 促进产城融合

  在“美丽县城”创建中,龙陵县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产城融合导向,以城市的开放包容吸引生产要素集聚,打造黄龙玉、石斛全产业链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

  “我们依托黄龙玉原产地的资源优势,持续抓好黄龙玉组织化管理、矿山治理、标准制定、立法保护等基础工作,建成了集毛料交易、产品加工、展示销售、质量检测、玉雕人才培养、民间收藏为一体的黄龙玉文化创意产业园,形成辐射周边乃至全国的黄龙玉加工营销网络。”龙陵县发改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2020年,龙陵县黄龙玉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12亿元,带动县内从业人员2万余人。此外,在第13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2017年五人制足球世界杯、2017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等国际赛事中,均采用黄龙玉制成的“金镶玉”奖牌,黄龙玉作为龙陵县一张闪亮的名片,引起世人瞩目。

  眼下,龙陵县的“县花”石斛花正在盛放,大街小巷时时可见它美丽的身影。近年来,龙陵县全力培植全链条石斛产业,组织成立石斛协会、石斛研究所,建成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石斛种质资源库各1个,培育规模以上企业8户、专业合作社37个,形成 “公司+基地+农户+协会”的产业发展模式,“中国紫皮石斛之乡”“云药之乡”声名远扬国内外。

  目前,龙陵紫皮石斛以占全国紫皮石斛70%以上的产量和独特的品质,获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制定发布了云南省《紫皮石斛》《地理标志产品 龙陵紫皮石斛》《紫皮石斛食品安全》等地方标准,获国家认证专利29项。

  与此同时,全省最大的石斛全产业链企业——云南品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县城,形成集石斛种植、加工、研发、检测、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据了解,2020年龙陵县石斛产业实现农业产值5.8亿元、工业产值12.91亿元,石斛从业人员达4.5万人。

  龙陵紫皮石斛还以品牌价值75.15亿元、潜在价值261.26亿元,荣登2017年度全国农业区域品牌10强、最具潜力区域品牌30强、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建成全国石斛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依托空间格局 建设公园城市

  近年来,龙陵县大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依托城中自然山体,相继建成东坡森林公园、西山坡公园、黄土坡公园等5个城中自然山体公园,抗战广场、玉缘广场等5个节点公园和龙山湖综合公园。同时,正在建设董家沟市民广场、文苑公园等5个公园,全面构筑起以自然山体公园、城内公园广场为底色,以出入城溪流、龙华路水带、龙御江山小区水景等为亮点,以道路、河岸绿化为网格,以园林小区、美丽庭院为衬托的城市山水生态景观体系,推进“城市公园”向“公园城市”转变,实现了“100米见绿、300米入园”。

  龙陵县还突出红色文化与雨城印记等特点,努力建设独具特色的“美丽县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文物保护利用,将县城5个文物保护单位、2个红色革命教育展陈馆、36栋传统民居进行互联,促进红色基因、抗战文化、历史遗存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

  结合多雨的特点,龙陵加快推进城市防洪排涝建设,逐步健全城市雨水综合利用体系,推行“慢行风雨连廊”及“骑楼”建筑风格,目前“骑楼”“风雨连廊”“风雨亭”遍布县城,城市“避风遮雨”体系日趋完善,雨城景观特色更加鲜明。

  运用现代科技 共建智慧县城

  建设智慧城市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引领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创建“美丽县城”工作中,龙陵县全面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龙陵县对2294个县城停车位接入智能泊车收费系统,开通“二维码”在线停车缴费、缴费记录、车位查询等线上功能,实现县城停车“一平台”、停车数据“一张网”、停车治理“一盘棋”。

  积极推广“互联网+医疗”服务。龙陵县启用智慧医疗平台,完善线上预约、线上挂号、线上缴费等服务,推出免费便民服务项目“专属医生”在线“坐诊”,实现群众“智慧就医”。

  共建智慧公厕。龙陵县引进社会资本参与“美丽县城”建设,采用“政府+企业”合作模式,由政府出土地,并由中国移动股份有限公司龙陵分公司在建设5G宏基站的同时配建智慧公厕,实现政府和企业共建共赢。

  共建智慧书吧。龙陵县采用社会资本方提供场地,进行日常管理,政府提供阅读机、文化信息一体机、电脑、图书等设备的模式,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阅读服务。

  推行“智慧出行”。龙陵将县城管理和公共服务接入“一部手机游云南”“一部手机办事通”,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出行,探索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共建共享”的智慧城市管理新体系。

  如今,漫步龙陵县城,一条条街道干净整洁、绿树成荫,一幢幢房屋焕然一新、特色鲜明,一个个广场及公园美好靓丽,吸引着市民和游客纷纷打卡。

  云南网记者 李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