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中国
大美中国
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磅礴力量 弘扬奋斗精神 奏响“世界的香格里拉”新乐章
  • 发布日期:2021-6-28 10:19:53
  • 消息来源:云南网

巴拉格宗盘山公路

  6月的迪庆高原,绿草如茵、白云低头,走过一道道山路,翻过一座座山头,坐落在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石麦谷小组的月亮湖映入眼帘。这里是红二、六军团长征进入涉藏地方的第一站,红军指战员模范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赢得了雪域高原各族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6月18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十四场——迪庆藏族自治州专场在昆明举行。迪庆州州委书记王以志在会上发布,迪庆州按照省委、省政府迪庆现场办公会明确的目标定位和路径举措,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世界的香格里拉”。

  斗转星移,时光荏苒,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迪庆各族群众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做好迪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开创了治藏兴藏理论的新境界,为迪庆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省委、省政府迪庆现场办公会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目标定位,指出了路径举措,提供了大力支持,推动新时代新迪庆建设取得新成效。

干净整洁的村庄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开启新局面

  迪庆州始终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长期保持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局面。反分裂反渗透铜墙铁壁更加牢固,牢牢把握主动,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建立了“一月一调度、一月一主题、一月一安排”维稳工作领导机制,及时消除风险隐患,长期未发生重大事件,为全省边疆稳固作出了积极贡献。

  迪庆州持续开展“一日一播报”“一日一说法”“一周一访谈”常态化思想教育引领,广泛开展“四史”教育,全面推广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国先期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教育实践中心和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各族群众“五个认同”不断增强。

  近年来,迪庆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效显著,持续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进步月”等活动,先后实施两轮“十百千万示范创建工程”,创建2个国家级、83个省级、100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今年1月,迪庆州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为云南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打造了新亮点。依法治理能力全面提升。颁布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藏传佛教寺院管理条例等系列法律法规,推动中央治藏方略法治化、规范化、具体化。如今的雪域高原各族群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珍惜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拥护核心、拥护党,党员户户挂党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民族团结进步融入中小学课间操

  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

  迪庆州始终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雪域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实力稳步增强。2020年,全州GDP267亿元,是1955年的2350倍;人均GDP达到68622元,是1955年的980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含农户)244亿元,是1954年的15万倍;工业总产值110亿元,是1951年的8万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亿元,是1951年的6525倍。

  ——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立足自身优势,迪庆州以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为目标,积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文化旅游产业迈上新台阶。围绕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圣地目标,深入推进旅游革命“三部曲”和“一部手机游云南”,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巴拉格宗等特色小镇彰显魅力,以松赞系列为代表的半山酒店蓬勃发展。2019年接待游客2202万人次,文旅产业增加值达31亿元,占全州GDP的12.1%,旅游从业人员占全州总人口的31.4%,成为拉动迪庆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取得新成效。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目标,迪庆州重点发展以牦牛、葡萄、中药材、青稞、松茸等特色资源为主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羊肚菌、松茸远销海外,香格里拉系列红酒、冰酒等绿色饮品走进千家万户。2020年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增加值达20亿元,占全州GDP的7.3%,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助力。

  ——绿色能源崭露头角。围绕建设绿色能源重要基地的目标,迪庆州推进两江流域电站建设,梨园电站、乌弄龙电站、里底电站等运行平稳,全州水电装机容量达405万千瓦,2020年全州绿色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33亿元,占GDP的12.6%,成为促进迪庆经济发展的新支柱。

  ——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迪庆州公路里程从1954年的21公里增加到现在的8485公里,增加了404倍,实现县县通二级路、乡乡通柏油路、通村公路全硬化。香丽高速建成通车,丽香铁路即将运营,结束了迪庆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即将迎来动车时代。机场完成四期改扩建。

焕然一新的巴拉村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迪庆州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全州7.4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个贫困县(市)全部摘帽,14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实现整州脱贫,与全省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十三五”期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8547元和10088元,年均增长7.3%和9.2%。2020年,全州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亿元,是1952年的4万倍,年均增长17.1%。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全面实施14年免费教育,15年免费教育正在抓紧落实,建成普惠性幼儿园139所,实现“一县一示范、一乡一公办、一村一幼”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农牧民孩子公平受教育的权利得到更好保障。

  全州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全州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量2020年分别为292个、1889张和2933人,比1951年分别增长了292倍、472倍、587倍。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全省控制目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

  迪庆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生态法治体系逐渐完善,颁布实施草原管理条例、国家公园保护管理条例,制定出台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等,以最严格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措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生态治理成效突出。认真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深入实施蓝天、青山、绿水、净土“四个行动”,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和长江十年禁渔工作,持续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行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问题整改任务全面落实。

  近年来,迪庆州空气质量优良率、国控省控地表水水质优良率、重点污染源排放达标率保持100%。高原生态森林城市建设有力推进,系统推进特色小镇、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美丽公路建设,稳步开展“河变湖”“树进城”“暖入户”工程,生态湿地公园、城区供暖等一批生态惠民项目落地见效。2020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77.63%,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94.3%,居全省第一。绿色发展成效明显。林下经济、森林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健康发展,选聘生态护林员16946人,2020年兑现生态补偿金1.02亿元。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观念牢固树立,滇西北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

  边疆稳固展现新作为

  迪庆州牢牢把握“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聚焦筑牢祖国西南边疆安全稳定屏障要求,切实履行强边固防工作责任。党对迪庆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探索建立了“五个第一”机制,确保“两个维护”制度化、具体化、常态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拥护核心·心向北京”主题教育,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原铁军,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据介绍,迪庆州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全面完成2517个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任务,实现滇川、滇藏交界地区33个跨省、县市相邻党组织结对联建共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机制更加完善,新时代社会治理模式逐渐成型。边疆稳固的基础不断夯实,探索实施“一村民小组一支部”,党员增加到4万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数量分别增长24.4%和5.5%,在带领群众致富的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在滇川藏边界执勤点的“马背上”、雪山虫草产区、新冠疫情防控一线组建临时党支部,做到有群众就有党员,有党员就有支部,有支部的地方就有党的坚固堡垒。

  王以志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以更加昂扬自信,更加感恩奋进的姿态,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奋力开启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平安的新时代新迪庆新篇章。

  云南网记者 张帆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