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丹东元宝区丨打造特色示范样本
  • 发布日期:2021-8-20 10:34:08
  • 消息来源:丹东发布

  从“我为创城加一分”到“路长制”,从“文明驿站”建设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从整治占道经营到清理“僵尸车”……新一轮创城工作启动以来,元宝区紧盯创城标准,调动各方力量,多项创城工作成为具有特色的示范样本。

  集中精力破难题。数月来,元宝区咬定目标不放松,不断出实招、用实劲,先后开展橱窗广告治理、违章建筑拆除、废品收购点整治等工作。各街镇、各相关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既分兵把口、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统筹推进。全区清理露天烧烤206处,清理马路工厂49处,查处非法占道经营2155处,查处乱堆乱占1810处,清理各类灯箱广告1516处,规范服务摊点321个,清理小广告68040张,清理乱涂乱画6470处。同时,进行城管机制改革,进一步增强街镇权限,加强属地管理。开展市容环境专项督查,成立两级督查体系,4个督查组常规化开展督查工作,设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测评点位督查单》,逐个点位开展达标测评。

  改善设施补短板。遗留24年的历史难题——七道街道仁忠街“拦路房屋”被拆除,百姓拍手称赞。几个月来,元宝区不断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累计维修道路坑洼6056.86平方米,维修步道砖2020平方米,维修、安装路灯60盏,改造动迁区域围挡2260延长米,改造沿街台阶踏步8378延长米。重新铺设城乡接合部(金山大街)道路,铺设背街小巷道路7条。设置新型垃圾收集站88个,完成全部8个公共卫生间的升级改造。

  创新机制提质效。领导带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自6月7日元宝区“路长制”启动仪式以来,全区积极推进“路长制”工作,区领导带头部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和先锋模范作用,各级路长深入路段,结合辖区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带头引领群众实现“全员创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营造干净、整洁、有序、优美的城市环境贡献“路长”力量。

  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创新方法。元宝区以钉钉子的韧劲拔“深根子”啃“硬骨头”,把“创建惠民”落在提升城市品质和百姓生活上。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居民生活环境“颜值”不断提升,背街小巷也有了“美丽模样”;位于金海路的一面“堵心墙”经美化后,变成市民争相打卡的网红“文化墙”;随意张贴小广告的八道沟桥洞经过“科技”改造,变成“图说”文明的桥洞墙,并且创新使用墙面高分子聚合材料布置防粘网,以达到阻止粘贴的作用,首创小广告治理新模式。

  文明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推进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中,元宝区率先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全市首创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设到商业街中的模式。目前已形成一个中心、五个所、45个站及6个文明驿站的“1+5+45+6”文明体系,做到“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让文明成为共同追求,让文明热情增温。

  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元宝区先后在元宝山下、金海女人街正门、城隍庙、新安街、九道等地设立了6处文明驿站,实现了全区文明驿站全覆盖。驿站里每天都有志愿者上岗,为市民免费理发、测量血压,并进行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成为政策宣传、民意诉求接待的窗口、志愿服务阵地。文明驿站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志愿服务的实惠和便利,并一起参与、彼此分享、共同进步。

  几个月来,元宝区始终抱定为民惠民赤诚之心、兴市兴业尽责之志,向着宜业宜居全国先进的目标冲刺。社区居民们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所在小区的变化、道路的变化、市场的变化,感受到环境之美、秩序之美、文明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