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1-9-10 11:08:35
- 消息来源:人民网
第十四届全运会开幕在即。在此前的东京奥运会上,鞍山籍运动员共有7人出战,共夺得了4金1银1铜的成绩。这是自1984年鞍山选手连续10届参加奥运会以来,成绩最好的一届,金牌总数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位居第一。
鞍山市体育发展中心供图
奥运夺金的背后,是鞍山市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全民健身事业提质增效的强力支撑。以乒乓球为例,鞍山几乎每天都有数万人在打乒乓球,坚持常年训练的少年儿童达千余人。
多年来,鞍山坚持以建设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核心,围绕抓好业余训练这个关键,形成了以市级训练单位为龙头、县(市)区业余体校为基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补充,以体教融合为举措的“三位一体”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高质量的后备人才培养是保证鞍山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在全民健身、全市皆“乒”的环境影响下,鞍山基层优秀教练员全力挑选合适人才,定向培养,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优秀的运动健儿。
夺得2020东京奥运会男子吊环金牌的刘洋曾经是鞍山市军事体育学校的一名队员,他的启蒙教练孔繁启表示:“每个孩子的身体条件都是不一样的,作为教练员要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练习的项目。例如,个子矮小的孩子可向竞技体操方向发展,而个子较高的孩子可以向艺术体操方向发展。在日常训练中要因材施教,挖掘队员自身优势和特点,为其制订更加系统的训练方法,这样队员才能快速地成长。”他还说,作为教练要尽可能地与上一级人才接收单位多沟通,了解接收单位需要哪种人才,从而打通输送渠道。
“选材的成功与运动员是否成材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化选材才能选出好苗子。作为教练员,我们会依照运动员体型、身体素质进行选材,之后根据运动员身体特点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让运动员打牢基础后才上专项动作,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训练。”奥运冠军李雯雯的启蒙教练刘伶介绍说。
为不断改善和夯实全市业余训练的硬件条件,提高青少年体育训练质量和效益,鞍山市以体育训练学校和军事体育学校两所市级体校为依托,合理规划项目发展,从实际情况出发,巩固和提高乒乓球、羽毛球、举重等传统优势项目,优先发展足球、篮球、游泳等重点项目,推动项目协同发展。
鞍山市体育发展中心供图
8月29日清晨,家住烈士山公园附近万泰社区的市民高先生,和往常一样,体验了几件安设在公园北侧的健身器材后,走进紧邻器材区的室外乒乓球活动基地,挥舞球拍运动起来。
高先生告诉记者,在鞍山,无论春夏秋冬,各大公园、健身广场、运动场馆里到处都是健身者的身影。市民们有的在湖边步道晨跑,有的到健身中心练习打球,有的在健身器材区扭腰伸腿……大家尽情享受着健身带来的快乐。
鞍山市体育发展中心供图
要让群众动起来,离不开体育健身设施的保障。目前,鞍山市体育场地面积为62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9平方米。全市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到100%,15分钟健身圈在城市社区的覆盖率达到100%。为加强运动场馆开放力度,打造群众体育好基地,鞍山市奥体中心“一场三馆”全年对外开放300天,设置了羽毛球、乒乓球、笼式足球和田径项目。截至2020年底,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已达9300人,为全市群众体育蓬勃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完善体育健身设施的同时,鞍山市坚持以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为引领,积极推进群众体育蓬勃发展。近年来,鞍山市每年举办大型国家级、省级、市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和体育健身项目展示百余场次,参与者达10万余人次,打造了“季季有主题、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的全民健身发展新格局。同时,鞍山市大力发展传统自主群众体育品牌赛事,已连续15年举办“万人千台”乒乓球赛,连续14年举办“农村万人”篮球赛,连续8年举办全国登山大会,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营造了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推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未来,鞍山市将充分发挥优异的竞技体育成绩及雄厚的群众体育基础优势,以满足群众多元化和多层次体育消费需求为重点,持续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和布局,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互动融合,全力把体育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振兴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