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1-9-10 11:31:59
- 消息来源:鸭绿江晚报
在元宝区九江街15号,有一栋由花岗岩铺底红砖到顶的两层中式楼房,九十多年前它就伫立在鸭绿江边。它给予了人们想像的空间,它证明了历史的沉淀。岁月变迁,它依然静默,并秉承了文物建筑的使命:亲历、见证、讲述。这就是志愿军炮兵64师师部旧址,远近闻名的——“汤玉麟公馆”。本期“招商银行 记者带您了解丹东红色旅游”融媒报道,带您走进“汤二虎楼”。
汤玉麟,奉天义县人,是张作霖的“拜把兄弟”,身上一股豪气和胆气,战场上曾三次救过张作霖的命。
“汤公馆”于1922年动工修建,1924年6月建成,占地面积为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337平方米,是当年安东工商户“福兴祥”带头出资,艚船会、木把会、花捐会等捐款,为民国奉天军阀、时任东边镇守使、东北陆军第11混成旅旅长汤玉麟(又名汤毓麟;绰号汤二虎)建起的私人公馆,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汤二虎楼”。
修缮后的“汤公馆”大门面北,门前立有书写着“汤玉麟公馆”石碑。进入公馆,从临江的一面看,迎面的是一栋由花岗岩铺底、红砖到顶的两层中式楼房“凹”字形的大院。从外部看,拱门以及雕刻装饰等,无不透着我国传统古典宅屋形制与欧式风格相融的风情。沿院中间的绿漆楼梯护栏登上公馆的二楼,正面两个大厅分别是汤玉麟的会客厅和书房。在会客厅,可以看到,厅内除民国国旗、老式桌椅沙发及壁画外,一对羊皮染色仿真的“老虎”标本,栩栩如生。据汤玉麟曾孙汤宽义听他父亲说,汤玉麟生前最喜欢老虎,馆里还有一张汤玉麟身着军服骑着老虎的图片。在二楼书房,文房四宝等一应俱全。据工作人员介绍,汤玉麟书法值得一提,苍劲浑厚颇有大家风范,凤凰山进山路上巨石上刻着的“山高水长”四个大字,即为汤所题,风采依旧。
据上世纪八十年代有老人回忆,1922年前后,汤玉麟驻扎在凤凰城,这栋楼的确是汤玉麟下令建造的,汤对工程的要求是:宜居又要适宜军用。新中国成立后,公馆回到了人民手中,这里曾经作为九江小学分校校舍、电力电容器厂房等,1988年被市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