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辽宁大连:昂起开放“龙头” 挺起产业脊梁
  • 发布日期:2021-11-5 10:30:44
  • 消息来源:辽宁日报

扬帆启航新征程,实干笃行开新局。

今年以来,大连市聚力建设“两先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努力在绿色发展、引育壮大发展新动能、解决“新字号”问题上为全省作表率,在畅通循环、实现更高层次对外开放、解决“原字号”问题上为全省作示范,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据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大连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3%和10.4%,对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

恒力年产150万吨乙烯工厂装置区。(摄影:孙鹏伟)

勇立潮头 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因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

开放是大连最大的特色,也是最突出的发展优势,奋进的脚步从未停歇,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十四五”开局之年,大连市更是充分发挥开放平台多、层级高的优势,全面推进更大范围、更高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当好东北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龙头。

新近国务院批复的《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加快提升大连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一核引领、两翼协同、多点支撑”的高质量发展总体布局,吹响了新时代辽宁沿海经济带新发展的集结号,为大连指明了新方向。

辽宁沿海经济带中,大连的核心作用再次凸显。抢抓战略机遇,大连市第一时间行动起来,项目化、清单化、工程化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贯彻落实。

全市确立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围绕“开放引领、基础设施辐射、创新策源、产业牵引”,突出大连的辐射带动作用,包括推进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建设、提升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全面深化与日韩交流合作、建设大连新机场工程和临空经济区等具体实践;一方面,围绕“强化改革创新示范、强化绿色发展示范、强化共享发展示范”,提升大连的示范带动作用,包括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城市、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具体实践。

大连市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持续提升航运、物流、金融“三个中心”功能。大连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家现代物流示范城市、东北地区金融中心和外汇结算中心,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9%以上。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优势产能、装备、技术、品牌和标准“走出去”。今年前7个月,大连市境外投资备案项目13个,协议总投资额12808.9万美元,同比增长19%。

大连市在自贸区创新发展、要素市场等方面积极对接国际商务通行规则,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成立以来,累计推出38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在2021全球最佳自由贸易区排名中,大连自贸片区位居全球前三甲、亚太地区首位。

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沃土,也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因素。大连市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除涉密等不宜上网事项外,全市网上可办率达100%。入选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在全国36个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中跃升至第4位。《大连市社会信用条例》7月1日起正式实施,成为东北地区首个信用立法城市。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提升了对中外客商的投资吸引力,增强了振兴发展动力。今年前三季度,大连市新增外商投资企业249家,同比增长41.5%;实际利用外资7.2亿美元,同比增长94.6%;省外实际到位资金1127.7亿元,同比增长5%。

大连海关关员查验进口氢燃料电池车。(摄影:李进)

平台再造 建设“东北新蛇口”

辽港集团东北亚商品车海陆新通道和外贸商品车班轮航线的货源集聚与辐射作用持续显现,驱动大连港外贸商品车吞吐量高速增长。今年1月至10月中旬,辽港集团外贸商品车吞吐量同比增幅超过220%,创历史同期新高。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开辟新航线,加速构建以大连为起点的国际海铁联运通道,这是大连市提升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能级,进一步扩大“国际朋友圈”的重要举措。

截至目前,大连港海运航线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拥有集装箱班轮航线98条,是东北地区唯一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总体规划的港口。

为增强港口竞争力,大连港正全力打造东北亚集装箱枢纽港、油品矿石等大宗货物中转港、LNG接卸港和国际邮轮始发港。

在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同时,大连市加快推进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开发建设,倾力打造集“港、产、城、融、创”于一体的东北新特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东北亚对外开放新前沿。

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是辽宁省、大连市和招商局集团合作共建的重点产业园区项目,是深化央地合作、优化结构调整、助力东北振兴的新项目、新平台、新模式。其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突出,区域内拥有大型综合港口,是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合港。

9月以来,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接连迎来好消息:“国资国企综合改革特别示范区”获国家批复,辽宁省政府、大连市政府与招商局集团达成的《开发建设太平湾合作协议》也正式签署。同时,一批重大项目签约和集中开工,标志着太平湾开发建设迎来新的里程碑。

开发模式上,招商局集团与辽宁省、大连市以“管委会+开发公司”模式,按照“政府服务、企业主导”原则实施区域开发建设。

开发思路上,按照“创新驱动、内外循环、央企抱团、振兴东北”总体思路,整合资源,聚焦“卡脖子”重点领域,发展以高端装备制造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和以综合物流、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两大产业”,构建“前海—太平湾创新合作平台”“国资央企合作经济飞地”和“东北亚合作经济飞地”。

截至目前,太平湾合作创新区签约项目30多个,涉及造船基地、新能源、智慧城市等行业领域。

随着项目的陆续开工建设,在大连太平湾,一个面向东北亚改革开放的战略高地和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正从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瓦轴集团特大型轴承生产车间。(摄影:鞠家田)

蓄势赋能 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

10月25日,大船集团为招商轮船建造的30.7万吨超大型原油船完工交付,这是大船集团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大型原油船产品,较上一代船型更加节能环保。此前不久,大船集团刚刚签下2艘全球首制7500立方米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订单,标志着大船集团在大型新能源气体船市场上站上新的制高点。

工业是大连的命脉,大连振兴首先要工业振兴。“十四五”开局之年,以大船集团为代表的大连工业企业开足马力,助推大连工业快速前行。今年前三季度,大连市工业生产稳定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

大连市围绕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重点打造15条产业链,实施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等八大工程,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转型,努力构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积蓄振兴发展的强大动能。

改造升级“老字号”。大连推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优势产业数字赋能,密集推出700个数字应用场景项目和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十条政策。围绕重大成套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集成电路装备等重点领域,布局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

中国一重大连核电石化承制的全球首台3000吨超级浆态床加氢反应器、世界最大SD专利环氧乙烷反应器,大连华锐重工全球首台智能化连续卸船机等多个首台套设备成功交付,企业上“云”达到6000家,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巩固壮大。

深度开发“原字号”。立足打造石化产业“黄金产业链”,依托恒力、逸盛等重点企业,促进石化产业向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轻纺等方向不断延伸。

恒力石化年产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实现稳产满产,PTA第四条、第五条生产线和年产150万吨乙烯项目正式投产,大连市炼油、PTA等产能增长位居国内第一,在DMTO催化剂、特种高纯气体、电子化学品等细分领域分别占据主导地位和领先优势,石化产业正在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发展。

培育壮大“新字号”。做大做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数字经济相关领域列为重点支持方向,加强对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领域科创活动的支持引导,推进氢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设立10亿元氢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座加氢站建成运营,首批氢能公交车上线。大连机车助力“复兴号”首登雪域高原,瓦轴集团风电轴承全系列批量生产,金普新区无人驾驶项目启动,华录(大连)数据湖产业园开工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规模化。

突出创新核心地位,持续增强创新策源能力。大连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今年发布58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榜单,47个产学研联合体成功揭榜。举全市之力建设英歌石科技城,预计到2025年,科学城主体框架建成,打造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机构群,在洁净能源、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的技术源头作用初步显现,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