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1-11-8 10:21:25
- 消息来源:辽宁日报
风劲好扬帆,奋楫开新局。
今年以来,大连金普新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令人欣喜振奋:
海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集装箱货轮往来靠泊、起航;陆上,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上风驰电掣。项目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声隆隆,“山海关不住,投资到金普”正变为现实;改革后的三大园区你追我赶,广大干部群众焕发出从“要我干”到“我要干”、主动想事干事的精气神儿……
新动能、新活力,缘于金普新区发扬“闯”字精神,勇当开路先锋,以全新的改革姿态进入新时代、再踏新征程,充分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
园区改革开辟新路、国企改革清障除弊、“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金普新区作为东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同时也是我国拥有国家级功能区数量最多、功能最全、优势最明显、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之一,以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构筑对外开放新前沿,在推动新时代大连乃至辽宁高质量发展中打头阵当先锋。
园区改革大刀阔斧 聚焦主业重塑功能
“这是一次超常规、颠覆式、突破性的改革,深度力度广度前所未有!”回顾1年前实施的园区改革,金普新区党工委编办的一位负责人至今仍感慨不已。
因为全区园区中2000余名工作人员,进行了一场“手术刀”式的自我革命。
曾经是领先的园区,面临体制僵化、利益固化、动力弱化的困境。2020年7月,以重塑体制、重塑产业、重塑功能、重塑品牌为目标的园区改革在大连全市范围内正式启动。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作为全国第十个、东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金普新区选择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承担起首开东北地区先河的法定机构改革试点任务。
金普新区是在“神州第一开发区”——大连开发区、东北地区第一个保税区——大连保税区、中国第一批旅游度假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以及金州区基础上成立的功能区,是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的承载地。
“园区改革,不是简单的调人动位,而是要用企业化的思路让园区重回市场资源配置的高速赛道,重新还原到改革和发展‘排头兵’的定位。”大连金普新区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对园区改革的精准解读,成为始终贯穿改革过程的关键核心。
改革“地动山摇”,但人心要稳。
金普新区相关部门首先沟通协调好“关键少数”,将真正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选调入筹备机构中,把被改革对象转变为改革动力。
在灵活措施上,对愿意变换身份去法定机构干事创业的干部给予一定时间的档案封存,留好过渡期。
拿出最高千万元的奖励,向全员征求改革“金点子”。思考“金点子”的过程,也成为干部员工潜移默化统一思想的过程。
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勇气,更考验智慧。
充分理解了“改革的初心是发展,改革的目标也是发展”,改革过程“秩序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取得超出预期的效果。具体实践及积累的经验,为东北地区法定机构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首先是“变机构”,在金普新区所属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大连保税区)、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大连普湾经济区开展改革试点,三个园区的管委会不再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改为依照法定授权履行相应行政管理与服务职责的法定机构。
其次是打破“铁饭碗”,创新人事管理制度。试点园区除管委会主任为公务员外,其他人员均为法定机构工作人员,不保留原有身份,不对应行政级别,参加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管委会副主任职位实行竞争选拔制和任期目标制,法定机构工作人员实行聘任制。建立末位淘汰制,每年淘汰比例为2%至5%。
推行“以绩效论英雄”,实施薪酬制度改革。因事设岗、以岗定薪,建立不唯身份、不唯资历,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收入分配机制。根据园区特点和发展阶段等进行差异化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园区工资总额核定挂钩。
充分放权赋能,激发园区发展活力与动力。在考虑试点园区承接能力的基础上,按照“应放尽放”原则,围绕园区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企业服务等经济管理职能,分类编制园区可享受的省级、市级、区级经济管理权限清单。
目前,金普新区已赋予各园区市级行政职权事项193项、区级1713项,实现了园区内审批扁平化、自主化、便利化。
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让园区作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功能更加突出。今年前三季度,金普新区三大功能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7亿元,占全区的18.1%。固定资产投资66.5亿元,占全区的21%,强力拉动全区增长8.7个百分点。园区完成到位内资159.33亿元,占全区的65.4%。
国企改革攻坚克难 实现做强做优做大
国有企业,振兴的根基所在。转型发展,总是与改革的进程紧密相关。
“金普发布”微信公众号里,最近一段时间持续发布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选聘的相关公告。一场优化区属国资国企布局,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管理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重新焕发国企生机与活力的改革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此次改革,准备充分。实施前,对全区国企运营情况、人员状况、绩效薪酬等重点问题调查摸底,形成13项专题调研报告;制作14本分类图册、开发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提高国资国企资产运行效率、盘活低效闲置资产提供保障;实施中,出台国资国企改革及监管政策文件13个、配套性文件8个,构建起国企改革支撑性政策框架体系。
此次改革,思路清晰。“条块结合”统筹布局,“横向联合”优化重组,构建“1+1+3+N”国资布局架构;聚焦主业,“一企一策”助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全体起立、全员竞聘、市场化选人、末位淘汰;完善管理制度,形成“领导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的市场化企业运营机制;完善国资监管体系,特别要探索有别于国有独资、全资公司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监管办法。
其实细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金普新区不仅起步早,其中已不乏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案例。
为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产配置和运营效率,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20年8月,金普新区整合9家国企组建大连金普新区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00亿元,净资产600亿元,总投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这是金普新区创新体制机制,通过“顶层设计+底层改造”全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
新组建的产控集团作为金普新区城市升级、产业发展、改革创新的重要引擎,不仅参与产城融合、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等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同时通过开展资产管理、基金引导、股权投资及并购,聚焦数字产业、新基建、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航运物流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带动金普新区产业转型升级,并着力引进或培育一批符合大连市战略发展目标的优质上市企业。
今年6月,金普新区产控集团取得联合资信评级机构授予的主体信用AAA等级,评级展望为稳定,正式跨入国内最高信用等级行列,成为目前我省唯一的“市(区)属”AAA级城投类平台公司。金普新区以信用资本为统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维度就此打开。
产控集团是金普新区积极推进国企改革的缩影。探索和实践仍在持续,不断清障除弊、不断勇于先行先试,金普新区正努力打造更多国企改革新标杆,让国有经济释放日益澎湃的新活力。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9月22日,大连市举行第三季度重大项目签约和集中开工仪式。在克诺尔商用车系统项目开工现场,中国区总经理夏斐特别提到:“克诺尔工厂落户金普新区以来,得益于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每年都保持两位数增长。集团此次决定将新工厂项目继续放在金普新区,还是看中优越的营商环境。”
德国克诺尔集团是世界领先的轨道车辆和商用车辆制动系统制造商,近年来在金普新区累计投资超10亿元。建成后的新工厂是克诺尔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和研发工厂,亚太地区主要生产、装配基地。该项目对金普新区汽车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同样至关重要,引领性极强。
“近者悦、远者来”,营商环境已成为吸引投资、拴心留人的重要因素。
优化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是关键。
一方面简政放权,一方面紧紧抓住审批服务这个“牛鼻子”,金普新区近年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多点突破藩篱壁垒,政务环境、投资环境、市场环境不断优化。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三合并、两压缩、一精简”后,社会投资类一般工业、仓储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得到极大优化。目前从土地摘牌到施工许可办理的审批事项由原来的13项精简至7项,审批时限由75个工作日压缩至6个工作日,审批要件由60项精简至18项。
“一窗受理”改革,政务服务提速增效。仅“一窗”即整合办理事项528项,实现前台统一收件、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一体评价反馈的业务闭环。
与之相呼应,“综窗办”“网上办”“掌上办”“24小时自助办”等便利化举措不断出新,“容缺受理”“即来即办”“秒批秒办”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审批速度一提再提,企业和办事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商事制度改革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有助于市场主体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金普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企业注册登记权限一放到底,实现全域通办后,各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均可开展个人独资企业和一人有限公司两种类型企业的设立登记,极大疏解企业注册登记堵点,大幅提升行政审批效能的同时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截至目前,金普新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达到20.93万户。
“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促进金普新区全域营商环境持续迭代更新,其中大连经开区2020年营商环境指数位列全国第五、北方地区第一。“马上办”“金十条”“有事担责、无事不扰”等营商品牌广泛赢得企业、投资者和办事市民的良好口碑。
大连恒坤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增超有感而发:“恒坤新材料在厦门和金普新区都有工厂。尽管分在南北两地,但感受到了一样便捷的投资环境、良好的市场环境。”
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振兴氛围空前浓厚
深秋季节,山、海、城融为一体的金普新区迎来色彩多样的丰收季:苹果、枫叶是红的,稻田、银杏叶是黄的,天空、大海是蓝的,童牛岭、大黑山是绿的……
改革同样进入丰收期,收获累累硕果。
金普新区党工委编办负责人介绍,在全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的基础上,随着党政机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园区等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目前金普新区机构数量大幅精简,职责边界彻底厘清。党政群机构压缩至29个,原有167个公益性事业单位优化整合为16个,21个大大小小开发区(园区)压缩至3个。
干部结构全面优化,干部身份完全理顺。完成了6批次195名区管班子成员选任和调整交流,4批次433名科级领导干部选任。
园区法定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园区回归主业、剥离社会事务、恢复经济功能,构建起“新区统领、三区协同”的管理架构。
“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不干事的人没市场”的用人机制,充分激发全区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导向,让大家在工作中“多了精气神,少了官僚气”。
“明显感觉到他们思想上有变化,工作上更有动力了”,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园区工作人员从“地盘意识”变成“职能意识”“服务意识”是改革带来的最直观变化。
改革的红利不止于此。
法定机构改革以来,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平均每周推出一项制度创新成果,不少于一个重点项目落地或开工。
高水平制度创新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活力充分激发。法定机构改革一年来,大连片区新登记企业7524户,同比增长9.33%。其中,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161户,同比增长65.34%。
今年8月,大连片区发布实施《产业创新特区建设方案》,截至目前,已有新能源、生命健康、数字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等30多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产业创新特区,总投资额近200亿元。
在国际权威机构FDI杂志近日发布的2021全球最佳自由贸易区排名中,大连片区在全球70余个参评的自由贸易区中脱颖而出,名列全球最佳自贸区第三位并荣获亚太冠军。
10月15日,为进一步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品质,全域旅游标准化建设在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全面拉开序幕,参与人数达到7.2万人。法定机构改革重塑体制机制优势,使园区发展定位更加清晰明确:以开工建设的“航海时代海洋文旅城”等龙头型、旗舰型文旅项目为引领,全力打造世界级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改革后的普湾经济区,确定“十四五”期间要打造成为“大连城市化发展战略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区、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国际化和现代化滨海新城的重要增长极”,结合已有产业基础,正积极谋划进军新领域、发展新业态。今年,普湾经济区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达50个。
改革为金普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前三季度,金普新区工业经济累计实现产值2655.8亿元,同比增长18.4%。改革形成的良好营商环境,对海内外资金形成巨大吸引力,重大项目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前三季度,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5.75亿元,同比增长33.6%。其中建设项目完成188亿元,同比增长44.8%。
改革开路,创新破题!
“十四五”开局之年,金普新区敢为人先再出发,以更大力度落实国家战略,以更大力度激发创新活力,以更大力度推进动能转换,以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定当不负使命、勇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