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丹东
辽宁丹东:“靠海养海”海更丰,年年有鱼更有余
- 发布日期:2022-1-25 11:50:55
- 消息来源:丹东发布
去年以来,我市先后增殖放流中国对虾幼苗、三疣梭子蟹幼苗、中国蛤蜊稚贝、细鳞鲑幼苗、团头鲂幼苗、鲢鳙鱼等,并协助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完成增殖放流瓦氏雅罗鱼。
在海水水域增殖放流方面,去年6月7日—9日,在黄海北部附近海域增殖放流1厘米以上中国对虾幼苗2.8亿余尾。去年7月22日—30日,在黄海北部附近海域增殖放流仔蟹Ⅱ期以上、全甲宽0.6厘米以上三疣梭子蟹幼苗5000万余只。去年9月9日,在黄海北部附近海域增殖放流0.3厘米以上中国蛤蜊稚贝3300万余粒。
在淡水水域增殖放流方面,我市连续第16年开展淡水鱼渔业资源增殖放流。2021年9月16日,在鸭绿江流域太平湾水库古楼子附近江段增殖放流7厘米以上瓦氏雅罗鱼鱼苗约60万尾。2021年10月27日,在丹东鸭绿江流域增殖放流8厘米以上细鳞鱼鱼苗27357尾。2021年10月25日,在丹东大洋河流域增殖放流12厘米以上鲢鳙鱼鱼苗、团头鲂鱼苗。
坚持增殖放流,促进了我市水域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维持了水域内不同物种的生态平衡,促进渔业增产增收。在增殖放流过程中,相关部门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营造共同修复水生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氛围。
2006年以来,我市淡水流域累计增殖放流各种鱼类1亿余尾,增殖种类不仅有经济鱼类,也有保护性物种如细鳞鱼、池沼公鱼、松江鲈鱼、香鱼等,为鸭绿江渔业资源恢复和濒危珍稀物种的保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努力。
增殖放流,使丹东地区的海洋更富饶,鸭绿江水质得到有效净化和改善,保护了鸭绿江的优美环境,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