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中国
大美中国
新华国际时评|述评:这场“战疫”让世界深读中国
  • 发布日期:2020-2-26 12:12:03
  • 消息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 述评:这场“战疫”让世界深读中国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社会表达支持与忧虑的同时,也透过疫情审视着中国。政府运作效率、社会动员能力、卫生保障水平、经济抗压能力……诸多因素被置于聚光灯下,再塑着世界对中国的认知。

  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社会而言,这是一次近乎极限的压力测试:病毒来势汹汹,致病率极高,传染性极强,传播范围极广,加上春节大规模人口流动带来的复杂性,疫情防控难度极大,此外还有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各方面挑战考验着中国政府多线作战的危机应对和治理能力。

  一个多月来,中国政府形势研判精准,资源调度高效有序,各地病患救治及时,防控措施严格有力,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同时,复工复产有条不紊,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正在建立,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战疫”中所展现的能力、意志、决心与担当令世界动容。

  国际上很多学者都在探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密码。这一次,历史将答案浓缩于一场应对疫情的非常战役。民族精神、制度优势以及中国的世界观,这些让今日中国挺立于世界东方的强大构件,在疫情大考中以更加密集而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为世界所感知。

  这场“战疫”,让世界看到了面对生存危机时中华民族所展现的精神。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许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这种精神存在于中国人民抗击外部侵略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中,存在于改革开放谋求发展的脚步中,同样也存在于抗震救灾、迎击非典、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民动员之中。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民族,困难和挑战越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这种特质不只存在于精神层面,也是医护人员脸上被口罩勒红的印记,是方舱医院病床上举起的书本,是风雪中社区人员坚守的身影,是爱人去世却依然奋战在一线医生的泪痕……

  “我从未见过一个社会有如此的集体奉献精神。”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冯思翰这样感慨。“历史一次次表明,无论是遇到瘟疫暴发还是经济危机、饥荒甚或战争等困境时,中国都迸发出强烈的韧性精神。”利比里亚《非洲头版》网站如此评价。

  这场“战疫”,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制度在应对重大挑战时展现出的显著优势。

  社会制度先进与否体现为能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否及时高效回应危机挑战。这次疫情来势之汹、传播之快、扩散之广、挑战之大堪称前所未有,14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司其职、协调联动、万众一心、全力奋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发挥到极致。

  各地医务人员驰援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神速竣工;疫情防控物资全国统一调度;人民军队高效投送疫情防控物资;调派数百支医疗队参与救治……高效的指挥和统筹协调能力,强大的基建和资源调配能力,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感叹:“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

  “中国制度在紧急形势下效力巨大。”俄罗斯政治评论家波罗热科认为,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表现出高度团结,各项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最短时间内集中最大力量抗击疫情,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社会制度的优势。

  这场“战疫”,也让世界看到了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中国担当。

  今日之中国,始终把自己放进世界的参照系,从人类祸福、命运与共的高度进行系统思考。这次疫情,中国采取前所未有、世所罕见的防控与救治举措,及时向各方通报疫情信息,分享病毒基因序列,与世卫组织密切合作,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展现了大国担当。

  爱人者,人恒爱之。当中国遭遇困难之时,人们看到柬埔寨首相亲自赴京向中国政府传递信心,看到斯里兰卡数百万民众为中国人民诵经祈福,看到意大利总统举办专场音乐会为中国加油,看到17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4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的声援函电以及不计其数的物资援助……这是人类共情的写照,是中国初心不改、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回响。

  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所言,历史铭记的不仅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也有各国携手合作应对危机的共同担当。“每当这种灾难波及世界的时候,我们都再一次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恰逢其时。我们都生活在地球村,应该共同与灾难作斗争。”西班牙共产党主席森特利亚这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