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2-7-7 12:31:27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社
在振兴区浪头镇曙光社区,有一群因疫情防控而走到一起的青年志愿者,他们在组织者杨雪的带领下,创建了“钢铁大白”志愿服务团队;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驻扎在各小区,用钢铁般的“硬核”防疫书写着“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的青春诗篇。
“之所以取名钢铁大白,是因为我们团队成立之初的几个志愿者都住在本钢新城小区,钢铁是信念、意志、毅力的象征。”杨雪亮出了团队的形象标识:绿色背景下,一个憨态可掬的“大白”环抱着房子,中间是“中国志愿者”标志,下方标注着“钢铁大白”的行动口号——没有什么成就比拥有爱和善良更伟大。
据了解,“钢铁大白”志愿服务团队在中国志愿者官网注册成立,目前有队员31人,以青年人为主,他们来自我市制造业、房地产、餐饮等各行各业,还有在校大学生。团队成立以来,成员积极响应各级党委号召,全力参与我市一线疫情防控工作。
杨雪是鸭绿江磨片有限公司妇联主席。疫情发生以来,她“舍下”家里年幼的孩子,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带头走进高风险区域协同核酸采集,开展志愿服务,她说:“守住了疫情,就守住了家园,对于我,这就是责任。”
除了杨雪,还有一群志同道合、并肩作战的“战友”。“90后”李权是福瑞德大酒店高级经理,第一时间到所在社区报到,主动承担辖区内步梯楼入户采集核酸任务。他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携带采集装备一步步、一层层、一户户地扫码登记,乐观向上的他总是说:“能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守护我们的城市,很自豪。”张永烁是一名大二学生,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申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第一次参加核酸检测,便从当日18时一直坚持到次日10时,持续战“疫”16个小时,脏活累活抢着干,她说“我年轻,我先上……”。
在物资短缺时,“钢铁大白”们化身搬运工,马不停蹄地前往封控小区运送物资。志愿者们和社区工作人员携手,解决小区“最后一米”送菜难问题。在核酸检测维持秩序时,他们每天平均站五六个小时,手被消毒液腐蚀得粗糙、掉皮,全身被汗水浸湿,耳朵和脸颊因长时间佩戴口罩被勒出了血痕。虽然辛苦,但大家相互鼓励、关心。社区和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每个人心里都感到温暖。
一位与“钢铁大白”并肩战斗过的下沉干部临别时这样写道:赠予曾并肩战斗未来可期的新时代“钢铁大白”,我这次执行任务收获颇丰,最大的收获就是碰到了一支有血有肉有灵魂有希望的“钢铁大白”,被这股新生的力量深深感动,他们披星戴月、全力以赴,甘于奉献、勇于胜利,希望“钢铁大白”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