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辽宁丹东:闻汛而动 全面迎战强降雨
  • 发布日期:2022-7-12 13:35:48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社

丹东东港市:全力迎战

受高空槽、台风“暹芭”变性后温带气旋和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丹东东港市7月7日凌晨遭遇强降雨。

东港市防汛抗旱指挥部7月5日17时下发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的通知。7月6日13时下达危险区域人员转移紧急通知,16时下达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的通知。

24名东港市级包保领导6日下午全部下沉乡镇,督查指导防御强降雨工作。241名镇街干部、906名村级包保干部和341名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全部到岗。23个乡镇、农场、街道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全部在岗就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应急处突各项准备。东港市级抢险预备队员120人、22支乡镇队伍5327人全部保持临战状态。

4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4座尾矿库、危房险房区域人员共605人,于6日18时前全部转移完毕。大洋河流域“五镇一场”沿河险区人员全部建档立卡、专人负责,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做好适时转移准备。

强降雨发生前,铁甲水库、罗圈背水库、何家岗水库、合隆水库等23座水库采取预泄措施,累计泄水量3500万立方米。目前,铁甲水库、罗圈背水库等25座水库已开启溢洪道泄洪。

东港市沿河乡镇组织人员盯守巡查,对影响行洪的淤积、网障、杂草等壅水、阻水障碍立即清除。孤山、长安等乡镇安排专人负责山区中小河流、泥石流易发区的定点监控和预警,避免引发次生灾害。

目前,东港部分山区河道、桥涵闸及山区乡镇道路出现受损情况,相关乡镇和部门抓紧抢修。

目前,东港市各类船只2605艘全部停靠港口码头,海上作业人员全部上岸。所有涉水旅游景区、景点已全部关闭,疏散游客。

丹东凤城市:闻汛而动

7月6日14时,凤城市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迅速部署,组织干部群众立即落实防汛各项措施。

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已全面进入防御状态,市、镇、村、组四级防汛责任人全部深入一线、在岗在位、值班值守。所有外出人员全部返岗,坚守岗位。

7月5日,凤城市防指组织召开调度会议,全面落实防御此次强降雨防范工作。

蓝旗镇在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对应对强降雨过程做出周密部署。镇机关干部、村干部迅速集结,对辖区内的住户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排查,第一时间做好险户撤离工作。截至6日18时,蓝旗镇在册险户183人,有的投亲靠友,有的被安置在集中安置点,全部被转移到安全地带。

7日上午,草河街道党员志愿者和防汛应急突击队对黄岭村、爱河村的两处损毁路段进行抢修,避免农作物大面积受损,保障村民出行安全。组织80余名党员志愿者对重点区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采取“每小时报平安”制度,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维护,保证安全度汛。

大堡蒙古族乡党员突击队冒雨排查温室大棚、冷棚西瓜地、农田积水问题,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7日5时,大雨引发树木倒伏压坏电线,乡防汛指挥部第一时间联系电业部门,在2小时内恢复电路畅通。

通远堡镇第一时间组织镇村干部进村入户,转移安置危险地带群众90人,并对尾矿库、危房户、建筑工地、漫水桥、下穿道口等地进行隐患排查。7日,小黑山村铁路下穿道口出现漫水情况,相关部门立即封闭道口,保证群众出行安全。

截至7日13时,凤城市平均降雨量132.9毫米。爱河、大洋河水位明显上涨。所有水库严格执行汛期控制运用计划,水位均控制在汛限水位以下。6日20时前,各类险区群众全部转移,共转移2078人。

丹东宽甸:坚守一线

7月6日晚,暴雨来袭,宽甸各部门各乡镇的党员干部群众闻“汛”而动,坚守在防汛一线,用行动筑成最坚固的“堤坝”。

因为强降雨,牛毛坞镇牛毛坞村十七组的河流水位持续上涨,不断冲刷旁边的道路。村党支部组织机械和村民齐上阵,迫使水流改变方向,铲车不间断疏通河道,保障了道路和附近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太平哨镇各村(社区)干部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优势,对辖区的危旧房屋、低洼地、地质灾害隐患点等进行全面排查。石榴沟村十组道路被雨水冲毁,村民第一时间对损毁地点进行维修和加固。

强降雨导致大川头镇长虹村一处桥洞堵塞,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部分党员跳入水中,清理杂物、疏通管道,保证排水畅通,避免积水冲毁道路。

“河水漫过了桥,老人家岁数大了,身体也不太好,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杨木川镇大榆树村治保委员董志伟开着自家车,将需要转移的村民送至安全地点。

宽甸消防救援大队组织1支水域救援专业队、2支救援小分队以及30余人的后备救援力量,对救生抛投器、水域救援器材、无人机等100余件(套)救援器材装备进行逐一清点和维护保养,确保队伍始终处于备战状态。

宽甸交通运输局第一时间安排部署本次强降雨防御工作,启动恶劣天气道工巡查和公路养护技术人员分片包线督导检查制度,加强重点路段的巡查管护,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宽甸公安局交警大队成立三支抢险救灾梯队,要求接到指令后10分钟内集结完毕,及时参与抢险救灾工作。六个农村路查中队安排人员在所属辖区内不间断巡逻,发现因暴雨引发的交通中断现象,要立即采取布置反光锥筒、摆放提示牌、拉起警戒带等措施,保证车辆行人安全。

振安区楼房镇落实防汛各项措施,尤其做好预警信息发布和危险地区人员转移避险安置等工作,做到应转尽转,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楼房镇针对水毁道路,设置警示标识,安排专人巡查看护。

7月6日晚,振兴区振四街一棵榆树被大风刮断。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园林绿化管理服务中心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对断枝进行清理,保障道路安全通畅。

7月7日,振兴区纤维街道黄海社区工作人员冒雨对辖区内重要路段、重点区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宣传讲解防汛知识,确保居民安全度汛。

“大家听安排,有序撤离!”7月6日晚,元宝区七道街道火速派出街道干部10余人、转移车辆2辆,迅速将辖区内危房险房居民转移至集中安置点或其亲朋好友家,共安全转移20余名群众。面对小部分群众出现的焦虑情绪,七道街道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做好情绪安抚和转移后的饮食起居等保障工作。

元宝区九道街道东尧社区铁路家属房积水严重。7月7日,社区干部组织网格员开展“敲门行动”,将14名群众安全转移至安置点,并提供热水、盒饭等食物,做好情绪安抚和后勤保障工作。同时,组织人员抽排积水、疏通涵洞。

(作者单位:丹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