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辽宁丹东:扎根边防路 无悔戍边情
  • 发布日期:2022-7-18 11:15:03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社

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坐落于丹东市最东端,位于“两国两省两江”交汇处,浑江在此汇入鸭绿江,东面隔浑江与吉林省接壤,东南与朝鲜隔江相望,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这里既是边界,又是边境,也是辽宁省边境线最长的乡镇,复杂的地理环境特点,给这里的边境管理增加了难度。近年来,丹东边境管理支队振江边境派出所以党建为引领,深耕主责主业,在做好边境管理工作的同时,用心用情守护这座边境小镇的繁荣稳定,取得了镇内连续3年无刑事案件的好成绩,先后被公安部授予一级公安派出所,省政府授予“工人先锋号”,省公安厅授予“最美警队”等荣誉称号,荣获集体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炕头上的“110”

“报警器上就三个键,只要按下去,家附近的9户村民都能得到通知赶来救援,这炕头上的“110”就是好。”村民口中的“110”就是“警民E家”联防报警系统,每每提起它,村民们都赞不绝口。

村民王某是独居老人,患高血压多年,早年间老人最担心的就是自己有个头疼脑热,身边没人照顾,他将自己的顾虑反映给社区民警。由于当地的空巢老人多,且少有老人会使用智能手机,发生紧急情况老人难以电话求救,派出所一直积极想办法解决此类问题。2018年,振江边境派出所购置了20多台“警民E家”联防报警系统,这个集打、防、管、控、服务为一体的警民应急联动系统一经使用,就取得了极大的效果。此系统以家庭住户为单位,十户为一组,当一户家庭启动“火灾”“医疗”“治安”任意按钮时,其他9户人家、居委会工作人员、驻村民警、派出所报警平台就会同时接到报警,进而以实时图文传送的方式显示报警人的具体位置和周围环境情况,随即以最快、最高效的处置速度解决问题。

派出所辖区有一村民早起上山劳作,家中电路因老化着火,邻居发现后立即按下“火灾”键,随即各家各户拎着水桶赶来帮着灭火,因为行动及时,成功挽回了15万元的财产损失。石柱村10组,有一85岁老人因突发疾病急需就医,因振江镇内没有救护车,“医疗”键启动后,村民第一时间合力出动将老人抬出,派出所警车拉上医护人员,火速将老人送往县医院进行救治。随着“警民E家”报警装置的一次次启动,各类警情一次次的妥善处置,炕头上的“110”在辖区家喻户晓,人人称赞。

炕头上的“110”走进辖区2584户人家,实现了辖区全覆盖。警务改革的强劲推进,既实现了向科技要警力,又加快了处置速度,让村民们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织密边境平安网

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严守强边固防“主阵地”。为夯实队伍信息科技根基,提升业务能力水平,派出所将大数据与边境管理工作紧密结合,精准打防、精确管控、精细服务,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升辖区治理水平。

同时,借助社会力量,推动社会面治安管控。将辖区行政村分为若干警务区,在边境一线重点位置设置若干驻勤点位,警务区内实行区长负责制,配备一定数量的民警、民兵和护边员,组建联防队伍,协同共治保平安。在边境一线挑选工作责任心强、守边热情高、中心作用突出的群众家庭,组建起“边境夫妻哨”“红色农家院”等民间力量,实行建档登记考核,采用专业化、集成化、规范化统一管理,实现边境辖区“人人是哨兵、家家是堡垒”的局面。

执法普法两手抓

作为振江镇的执法机构,派出所面对各类矛盾纠纷警情,从不是单一化解矛盾,而是用法用心用情化解矛盾。村里人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如果调解不理想、化解不及时,很容易导致治安问题或刑事案件。在边境一线,更需要规避此类案事件。因此,派出所民警在执法的同时积极开展普法教育,让村民知道,别人家摆在家门口里的东西,不能因为自己一时急用不打招呼就拿走;别人不在家时,也不能自己推开门就去人家的院子里。村民们有了边界意识,在产生矛盾时,才能够心平气和地去解决,才能不因一起小小的民间纠纷,演变成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导火索。